从新加坡去台北,我和孩子这样玩~

一直耳闻台湾是亲子游的热门地,但我们不知为何拖了这些年,直到今年三月才得以成行。去之前的那个星期,我特地重读了白先勇先生的那本《台北人》:纵然书中人物无不沉浸在对往昔生活的迷恋之中,但每当我看到“逛西门町、看绍兴戏,坐在三六九里吃桂花汤团”、“仁爱路五段”之类的字眼,总会心生出对台北的无限向往。

台北是一座神奇的城市。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很多其他地方的影子:市中心主干大道上闪烁的霓虹灯、静立的梧桐树和精致的大楼,令我有回到上海的错觉;拐进路边小巷,矮旧的老房子和杂货店,又很像我小时候生活过的江浙城市;西门町那带则留着浓浓的日系风格,华灯初上时宛若小东京——这所有的影子相互重叠、交叉渲染,竟造就了如今这座独一无二、充满生活气息的台北城。

(从酒店房间看到的台北景观)

此次我们只安排了一周的行程,确切地说只有五个整天的时间,虽来不及去台中或垦丁游玩,却已足够我们从多个角度探索台北及其周边地区。民国控如我,小清新如我,资深吃货如我,都能在台北找到合适的路线;而且,能顺带将亲子活动融入其中,皆大欢喜。

台北 | 遛娃记

到达台北的第二天上午,我们便直奔大名鼎鼎的诚品书店,作为台北遛娃的第一站。听说诚品的童书部有关于中华历史、文化和教养的台湾本土绘本,很值得扛几斤回来;但当天我仔仔细细找了很久,却没有发现特别合适的,反而看到很多外国经典童书的译本。最后,我只选了一本《我的故宫欣赏书》,V宝自己选了一本《偷偷看一眼动物园》,收入囊中。

台北动物园和猫空缆车也是热门的亲子游打卡点。相比于新加坡动物园的小而精致,台北动物园属于大而空旷,动物品种不算丰富。很多小朋友喜欢乘坐猫空缆车,有趣又刺激,部分路段确实有点惊险,全程的景观也称得上赏心悦目,很适合不常坐缆车的家庭。可惜我们之前在圣淘沙附近住了好几年,出门分分钟能坐花芭山的缆车,于是猫空缆车的新奇感又少了三分。

到达猫空站,吃一顿茶叶入菜的特色午餐,将窗外山坡上各种层次的绿意尽收眼底。

台北另一个著名的遛娃景点便是台北故宫博物院,基本属于每个家庭带娃必去之处。去之前,我特地与娃们一起阅读了《我的故宫欣赏书》,让她们先对中华文物有个概念。

去台北故宫的那天,阴雨连绵,典型的台北天气。站在大门口抬头看,孙博士的“天下为公”赫然入目,不禁思绪万千。

台北故宫是个值得一去再去的地方。无奈当天院内人山人海,各个场馆也只能走马观花;倒是B1楼的儿童学艺中心给了我们小惊喜:这里浓缩了台北故宫的精华,以儿童的视角和语言,将馆内的几大镇馆之宝重新展示。比如:

我也来当把小皇帝,盖个印章:

将古代名画中的元素用积木呈现,再让孩子们发挥创意、重新拼搭:

墙上挂着一整幅缩小版的《清明上河图》,上方还有专为儿童做的注解。小艺术家V宝十分投入地搭起同主题积木,尽情描绘她自己心中的清明上河图。

此外孩子们还可以闻闻鼻烟壶,摸摸迷你版的翠玉白菜。台北故宫还以院内的热门文物和古代名画里的动物为角色,重新设计,制作了一部好莱坞风格的动画片在此播放。这个儿童学艺中心设计得可谓十分用心了,两宝玩得不愿离开,遛娃待个大半天亦毫无压力。

从台北故宫出来,几分钟的车程便能到士林官邸。其实从现代的眼光来看,官邸的园林极其普通,蒋宋故居更是朴素到令人讶异,但娃娃们喜欢在这个大园林里逛著。雨过天晴的午后,整个园林湿漉漉得犹如画迹未干的泼墨作品。忽然在转角处遇见一个池塘,水面覆满落叶;岸上站着一只神似鸳鸯的鸟儿,正奋力拉着刚在泥土里找到的美食。就这样一个颇具古诗意境的画面,娃儿们看了很久,可见孩童们总能捕捉到大人们忽略的有趣瞬间。

台北近郊 | 怀旧小清新

其实我们的遛娃活动贯穿了整个台湾行程。本次行前做攻略,我在“是去宜兰农场喂动物,还是去九份十分放天灯”这个问题上纠结了很久,最终因为司机建议“去宜兰最好能住上一晚”而放弃了宜兰,选择了九份——一条著名的怀旧路线。

去之前只知道九份依山面海,是《悲情城市》和《千与千寻》的拍摄地,却不知去九份要开过那么多盘旋的山路。途经的一些景点——黄金瀑布、黄金博物馆——听起来乏味无趣,身临其境时却也能感到一番趣味。

这黄金瀑布在春日艳阳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黄金博物馆在入口处毫无亮点,然而,等我们爬上一段石阶、正琢磨着要放弃时,却忽然看到一片山顶花园,被四周层层叠叠的翠绿山景包围着——顿时颇有误入桃花源的惊喜感。

阳春三月,正值樱花浪漫时,我们便顺便赏了把樱。

娃们在矿车的小站台玩耍。下图是否有点像台湾校园青春片的剧照?

下山时看到一个供小孩淘“金”的地方,本是一项让游客掏腰包的活动,但V宝对此表现出强烈的兴趣。于是,两位小公主卖力地干起炼金工人的活儿,一锤二磨三筛……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金粉(铜末)到手了

到了九份老街,真的与其他商业老街没有区别……连拥挤的程度都十分相似。

都说九份的芋圆美味,我们还特地去品尝了最有名的“赖阿婆芋圆”。但口味这种事确实见仁见智,芋圆虽好,我却开始想念家乡的黑芝麻汤圆和上海的酒酿小圆子。

午饭的餐厅和菜式乏善可陈,海景却是一流的。这一眼,道尽了九份的美。

站在餐厅的大露台上,对面就是大名鼎鼎的阿妹茶楼,因宫崎骏的《千与千寻》在此取景而闻名。看过一张同样角度的在夜晚拍摄的照片,茶楼上的灯笼齐齐点亮,红彤彤一片,映衬著那深蓝的夜幕,魔幻得令人震撼。

一回头,发现旁边有一家名为“戏梦人生”的茶饭馆。那虚幻的店名、夸张的牌、满墙的好莱坞老电影剧照,很像香港老片里的场景,又有点黑色幽默。若再看一眼,似乎也会在某一瞬间困惑,人生是否真的如戏梦一场。

宝宝们对去十分放天灯的环节期待已久,但到达之后,却发现十分的铁轨被慕名而来的游客们挤得水泄不通。尽管如此,V宝和我还是认真地在天灯上写下了祈福的话,并与家人顺利地放了一回天灯。幸好,拥挤喧嚣的人潮和过度商业化的氛围,没有妨碍V宝享受这个仪式感满满的活动。

自从《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大获成功,电影里柯震东和陈妍希放天灯的场景就带火了十分;原本台湾人喜欢去放天灯的平溪反而变得无人问津。

娃儿们又在平溪饶有兴致地看别人放灯。远处缓缓驶来的火车,铁轨上不紧不慢放灯祈福的少女们,这颇有意境的场景,我们却意外地在平溪捕捉到了。

(声明:作者与文中提到的酒店、餐厅均无利益关系)

抵达台北的那天晚上,我见到了在美国法学院读书时相熟的台湾同学。从纽约分别,又在台北再次相聚,令我有些许“人生何处不相逢”的感怀;聊起当年学校的人和事,望着眼前熟悉的笑容,又会有穿越的错觉。得知同窗们各自在台北过着幸福的生活,深感慰藉之余,亦能从他们身上窥见台北人不紧不慢、笃定知足的生活态度。

曾几何时,台湾的偶像剧和综艺节目给了年少的我们一个华丽世界的启蒙:以道明寺为代表的富家子弟、台湾名媛、家族企业的小开、天王天后。然而游客眼中的台北是个很接地气的地方。若把纽约比作雍容的贵妇,把上海比作精致的闺秀,台北就像亲切的邻家女孩,鲜活、真实,处处洋溢着贴近生活的烟火气和灵动的存在感。

北投 | 温泉之旅

我并不是个温泉爱好者,上一次泡温泉,还是多年前在东京附近的Hoshinoya度假村。但好友强烈推荐带着娃在北投住两天,我也估摸著娃爸和娃们会喜欢住在山里,于是欣然前往。因最有名的三二行馆(Villa 32)不接待儿童入住或就餐,我们就选了这间风评不错的Grand View Resort Beitou (北投丽禧酒店)。

从士林上阳明山,有一条路可以开到北投,顺带还能去阳明山赏花。然而现实情况是,当日天公不作美,下了一个上午的雨,等我们到阳明山时雨虽已停,路面仍旧湿滑;加上山路险峻,司机又对这带不熟,整个过程好比坐过山车,有点惊心动魄;事后想想还是替自己和家人捏了一把汗。(此行发现台湾的山路奇多,阴雨天频繁,带娃来台湾的家庭需要考虑避免有安全隐患的行程。)

北投的温泉酒店都集中在阳明山脚下,而且大部分走精品酒店的路线。我们入住的酒店从装修到服务细节,无不透著浓郁的日式风情。傍晚时分,服务生会为每个房间送上一壶清香甘甜的梅子酒;小酌一口,微醺。

从繁华喧嚣的台北市中心到北投,不过半小时的车程,却画风突变,好像到了另一片天地——推开窗便是苍翠的山景,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那一刻,耳边只留下鸟语花香,仿若与世隔绝。

从房间能看到酒店旁边的北投文物馆。娃娃们喜欢风景优美的大阳台,跑来跑去玩起了过家家。

第二天清晨起来,先吃一顿丰盛的早餐,元气满满。早餐虽为中式,却以日式定食的方式呈现,酒店的风格可见一斑。

酒店的公共温泉分露天和室内、男客女客,同时接待不住店客人,儿童免进。住店客人还可以选择房间内自带的小汤池,小孩子也可以泡个几分钟。

其实我更喜欢躲在房间里泡温泉,望着窗外的青山绿水,享受这片刻的舒适与宁静。有时也让娃娃们爬进汤里,拥抱一会儿,又是一种美好的亲子体验。

有人说台湾的温泉不及日本的万分之一,我却不敢苟同。其实做为非温泉控,对不同地区的温泉本没有太大的发言权。但这北投的温泉泡过之后,身心突然非常放松,且全身涤荡著一股暖流,出门经冷风一吹也不觉着凉。之前在日本泡过多次温泉,从没有这种神奇的感觉。

(刚泡好温泉、神清气爽的紫藤夫人强势出镜

)

酒店出门步行两分钟,就能到当年软禁过张学良的少帅禅园,现为一家带花园的餐厅,里面有泡脚的温泉。我们当时匆匆路过却没进去参观,算是此行的一个小遗憾。

在北投那两天正值台北春寒料峭之时,关于温泉所留下的记忆却很温暖。最难得的,是那份惬意与清净。

台北 | 逛吃篇

我们这次的台湾之行碰上两个大事件:第一件是我们在台期间听闻李敖逝世。我对李敖本人及其著作了解不多,但窃以为他代表的是台湾的一个时代;大师一离去,曾经的那段岁月便也随之落幕了。

另一件美食届的盛事发生在我们出行前一天:首届台北米其林餐厅名单新鲜出炉。有趣的是,榜单里获星的台湾菜却只有两家,其他的星分布在粤菜、法餐、日料、创意菜等各种菜系,可见台北是个集聚了世界各地美食的吃货天堂。但无奈拖家带口、路途奔波,行前精心准备的餐厅list只亲测了冰山一角。本次错过的好餐厅,只能留作我日后再来台北的原始动力。

古早味台菜 | 代表餐厅:梅子餐厅 (Umeko Restaurant)

每到一个地方,我习惯尽量多品尝当地的美食。这家梅子餐厅便属于地道的台湾菜,被美食博主称为“拐角的古早台味”。餐厅坐落于林森北路路口,乍一看店名,还以为是日式居酒屋。推开大门,餐厅的装修风格复古怀旧,令我想起小时候的海鲜酒楼。侍者热情地招呼我们上二楼,只见大厅一派热气腾腾的景象。

在座的有很多是日本客人。听说这家餐厅的老板娘七十多岁了,会用流利的日语招呼食客们,服务热情周到。但当天似乎没有看见老板娘本尊,略遗憾。翻开菜单,恨不得把上面的推荐菜全部点一遍。这道红蟳米糕属必点之菜,肉质饱满、蟹黄丰富,蘸着特制甘甜的蟹醋,伴着配料考究的油饭,美味非常。

活烫沙虾,胜在虾肉鲜美,是娃儿们下饭的最爱。

第一次尝试三杯花枝,与三杯鸡同样的做法和佐料,加上花枝本身的口感和鲜味,卖相虽不怎么样,但味道满分。

尝试了台湾卤肉饭和担仔面,上来的都是小而精致的一份,口感符合印象中的水准。

此外,梅子餐厅的乌鱼子切片、白片土鸡、荫汁炒蚵、麻油腰花、梅子酒等都很出名;无奈家人食量太小,只能留待下次尝试。

精致日料 | 代表餐厅:三井料理美术馆 (Mitsui Cuisine)

除了台菜,夫人最推荐台北的台式火锅和日料。这两样受了宝岛历史文化的影响,相当有台湾特色。此行没有机会去亲测大名鼎鼎的祥云龙吟,倒是吃到了这间城中热店:三井料理美术馆。

作为一家日料店,Mitsui的装修风格走另类路线,据说是台湾设计大师陈瑞宪的作品。设计师对灯光、镜面和檀木恰到好处的运用,打造出餐厅的高级感;餐厅正中矗立著一大把芦苇,时尚而不落俗套。

我们点了价位最高的套餐,据说厨师会用当天手头最顶级的新鲜食材来制作这个套餐的佳肴。套餐大概有七八道菜,包括海胆、生鱼片组合、松叶蟹、鲍鱼、牛肉……分量很足却不会过饱,也确实非常新鲜。

我们还给同行的长辈和小孩们点了牛肉涮涮锅和各种寿司。涮涮锅的和牛入口即化,寿司的温度和鲜美也很到位,其中一款鳗鱼手卷寿司深受V宝喜爱,居然连叫了三次,共吃了5、6条,迄今念念不忘。

当天在Mitsui的体验几乎无可挑剔。值得一提的是,在台北吃日料真是太合算了,堪称价廉物美!举个例子:我们全家在Mitsui的晚餐总共才花了200新币出头;而在新加坡米其林一星日料店Shinji by Kanesaka, 一位客人的午饭套餐就要230新币,关键是并不觉得比Mitsui好吃!

当地特色菜 | 代表餐厅:阿义师的大茶壶茶餐厅

如果带娃去台北动物园和猫空缆车,可选择到猫空站午饭。可能是因为那一带盛产茶叶,当地有一种茶叶入餐的特色菜,而大茶壶餐厅就是个中翘楚。

(满墙的获奖证书和勋章)

(茶叶虾)

(排骨酥)

中午时分餐厅人山人海;因之前订了位,加上侍者的服务周到,并没有等太久。菜式倒没有太大的惊喜,总体口味偏清淡,茶叶的调味为菜肴增加了一丝清新,略有特色,是去动物园遛娃时顺带就餐的好选择,但没有特地慕名前来的必要。

台湾牛肉面 | 代表餐厅:永康牛肉面 vs. 故宫晶华

台湾牛肉面在台湾美食中的地位举足重轻,相当于辣椒蟹之于新加坡、烤鸭之于北京。光在台北,就有永康牛肉面、林东芳、老张、良品等几大著名品牌。我们去永康街觅食时,特地去了永康牛肉面一探究竟。中午十二点多,店前已排起夸张的长龙。

幸好等位不算久,大概10多分钟就能进店。环境自然是简陋的,因孩子不能吃辣的缘故,我和老人小孩都点了清汤面,VC爸则点了浓汤的牛腩面。的确是汤汁香滑肉大块,但不知为何,我就是无法get到这牛肉面的美味,感觉家乡W城随便一家面馆的牛肉面都能分分钟秒杀它

后来我们去逛台北故宫时,在旁边的故宫晶华吃了他们家著名的鸳鸯牛肉面,也再一次验证了我对台湾牛肉面无感的事实。

不过,故宫晶华是家精致的粤菜馆,环境清雅,菜式巧妙融合了台北故宫的文艺气息,一些镇馆之宝如翠玉白菜、东坡肉形石都被搬上餐桌,且做得惟妙惟肖,很有意思。带娃来故宫的时候可以顺带打卡,是个午餐地的好选择。

台湾小吃 | 代表餐厅:鼎泰丰、夜市

路过台北永康街,路口鼎泰丰总店的大名如雷贯耳,资深吃货都免不了来朝拜一番。虽然我早知鼎泰丰总店的受欢迎程度,但当天还是被它门口庞大的等位人群震惊了

等位大军中有超多日本游客,门口的服务生小姑娘娴熟地运用中文、英文和日文轮番报位,场面堪称经典。

我们之后总算在非高峰时段吃到了士林地区的一家鼎泰丰。都说台北的鼎泰丰比新加坡的段位要高,但我完全吃不出任何区别!只知还是那个熟悉的味道。

永康街是条神奇的美食街,如果仔细逛,能搜罗出一大堆好吃的。小巷弄里随便一家不起眼的小餐厅都可能是隐秘的百年老店,时常有明星光顾,墙上贴满了店主与名人们的合影。我们午饭吃得太饱,便找了家冰店吃台湾特色的芒果冰,娃娃们自然很喜欢。(但在台湾吃冰很容易吃坏肚子,家长们还需谨慎选择。)

找了个月黑风高的晚上带娃逛夜市。流光溢彩的夜市,是台北饮食文化的重要一部分,很多夜市小吃更是进了米其林的必比登美食清单。然而我们终究还是没有在人潮汹涌的夜市中坐下来品尝美食,只是走马观花逛了一圈,买了点水果,让小孩看了看热闹。

记得曾读到一句有趣的话:“为什么要在忠孝东路走九遍?那是因为在台北吃得太撑了啊!”实在是台北美食之旅的最佳注解

听过太多关于台北美食的传说,但几天逛吃下来,体验有好有坏,倒是揭开了被神化的台北美食的神秘面纱。口味是种奇妙的东西,说不清道不明,很多时候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人生在世,找到自己爱吃的就好。

在台北时还见到一位久违的友人,2005年在哈佛东京会议上认识的台湾女生。认识十多年,奇迹般地一直保持着联系(其实应该感谢如今发达的社交网络),期间她在美国一直读到博士,而我从纽约、上海一直搬家到新加坡,如今得以在台北相聚,居然只是第二次见她。友人很有心,特地跑到佳德总店买了一盒凤梨酥赠我;作为凤梨酥爱好者,当天回到酒店就打开来尝了一块——酥软香滑,甜而不腻,口感惊艳,秒杀了新加坡的凤梨酥。后来在西门町买到的绿豆糕也是清新可口,似小时候的味道。原来台北的零食糕点真如传闻的那般美味,我们特地多买了几盒带回来作伴手礼。

综上,便是我们感受到的台北三月。温泉、美食、山景、民国风景点,以及那所有细微的快乐,组成了我们心中那个文艺范儿又小清新的台北。

后会有期。

( 文:紫藤夫人)

  • 发表于 2019-07-17 03:39
  • 阅读 ( 446 )
  • 分类:旅游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步艺

49 篇文章

作家榜 »

  1. 不在不再 243 文章
  2. 政务服务 166 文章
  3. 段宗 141 文章
  4. 互联网+留学服务 103 文章
  5. 柳炎 66 文章
  6. 寇柔庆 64 文章
  7. 支洋 64 文章
  8. 屠俊 63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