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城市更新与城市治理赴新加坡专题培训班学员发言摘要

新加坡优美的垂直绿化让整个城市充满活力。

赴新加坡学习的十点感受

海口市政府副市长 孙芬

9月中旬,有幸带队参加了海口市第三期赴新加坡专题培训班的学习,亲身感受了新加坡人民通过不懈努力,完成了从弹丸落后小国到发达国家的转变,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和典范,感触很深。

一、危机意识十分强烈。新加坡国小物薄,资源匮乏,忧患意识纵贯整个国家发展历程。在建国初期,几乎所有的水都要向马来西亚购买。50多年来,新加坡举全国之力实施雨水收集、污水处理再利用和海水淡化等“三大工程”,占供水总量的85%,仅有15%是外购水源,到2060年将完全实现供水自给。应对发展危机,主要是加快产业发展,从最早的港口贸易起步,先后制定5次产业发展规划,完成了不同时代的产业升级,均是在生产成本上升、区域竞争加剧、经济全球化加速等外部危机挑战下的主动调、超前调。与香港发展不同,新加坡在任何时期都没有放弃实体产业。在这么小的土地面积上,工业产值占到GDP的18.8%。

二、城市规划科学长远。新加坡能够成功,城市规划功不可没,在弹丸之地上做到了精打细算、精雕细刻。首先,是发展定位准确,港城一体。其次,是规划层次分明,先地下、后地上,“一地多用”,辅之“留白”,预留未来发展空间。三是坚持动态调整,概念性规划每十年修编一次,城市总规、分区规划和控规每五年修编一次。而且规划一旦公布就刚性执行,一经批准任何人不得随意修改,做到了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四是注重文脉传承,现在全国保留了7000余栋历史建筑。

三、生态环境宜居宜业。把建设“花园城市”作为基本国策,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绿化目标,形成“点、线、面”结合、“天上、地面、地下”衔接的网络化的城市绿地系统,绿化面积达10524公顷,人均绿地面积近18平方米。经过若干年的实践,新加坡又提出了建设“花园里的城市”,虽仅增加二字,却是国家整体形象的一次大升华,不仅为民众创造了生活工作的良好环境,也成为吸引国际投资和国际旅游的重要因素。

四、城市建设精细实用。在城市规划实施和城市建设上,立足于追求精品、经典,突出精细化、讲究实用。各类工程施工同步设计,同步建设,一次到位。“窄马路、密路网”,15%的国土面积用于道路建设,路网密度达到5公里/平方公里。此外,非常注重人性化建设,建有200公里的“有盖走廊”,衔接公交站、地铁站、人行天桥、社区服务中心,为民众出行遮阳挡雨。

五、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新加坡实际上是人民行动党“一党执政”,但受到民众的拥护,最重要的一条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一是居者有其屋,累计建了100万余套组屋,超过82%的居民住在组屋,18%的购买商品房。二是贩者有其摊,非常关注居民生计问题。全国184个小贩中心逐渐变成“社区饭厅”,有效降低了生活成本,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正向联合国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是行者畅其路,坚持公交优先发展,采取购买和竞拍拥车证、电子道路收费等措施,限制拥有和使用私家车,鼓励居民公交出行来解决道路拥堵。

六、人才保障强劲有力。新加坡自然资源极其贫乏,人力资源是至关重要的资源,政府认为只有依靠人力资源,不断提升人力资源质量,才能使国家赢得生存和发展。新加坡每年将GDP的4%投入教育,仅次于国防支出。高薪吸引人才,把各界精英都吸收到政府部门担任高级领导人。重视职业教育,专门建立职工技术培训基金。广罗全球英才,淡马锡下属40家特大型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60%是外国人。

七、市场经济开放成熟。市场经济自由度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香港。新加坡自由贸易港有9个自由贸易园,贸易覆蓋率达86%。在新加坡,企业注册手续简单、条件宽松、费用低廉;税制简易、税率较低;金融业发达,开放程度高;通关便捷,物流设施完善,全球顶尖的25家物流公司有20家在新加坡经营业务。

八、招商引资精准高效。新加坡把招商引资作为国家工程、全民工程和系统工程,政府就是一个“超级招商局”。一是设立专门机构,精英团队精准招商;二是政府主导调控,紧盯全球经济发展趋势,需要什么招什么,不盲目、不浪费资源;三是以跨国公司为主,已有超过7000家跨国公司在新加坡设立机构,其中4200家是跨国公司区域总部。

九、国有经济体大权重。主要是一些政联公司,相当于我国的国有企业。港口、机场、地铁、公交等重点行业和供水、供电等民生资源均由国家拥有或控股,国有私营,很多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意图都由政联公司实施,比如淡马锡公司(新加坡财政部100%控股)掌控的国有资金资产达5000多亿美元。

十、法治体系健全完善。新加坡很好地践行了法治理念,基本上做到“无事不立法”,法律关系渗透到国家、社会、家庭、个人各个方面。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之内人人自由,法律之外没有特权,执法严格,没有变通。从新加坡井然的社会秩序,优美的生活环境,良好的国家风气,便可以看到新加坡“以法治国”“严格执法”的效果。

依托良好生态基底优势

打造国际化滨江滨海花园城市

海口市园林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裴克波

新加坡素有“花园城市”美称,是国际社会公认的“生态城市”与“宜居城市”,在几十年的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始终将城市绿化放在发展的首要位置。新加坡园林绿化规划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理念,对我市下一步的园林绿化规划建设有现实借鉴意义。

一、新加坡园林绿化亮点特色

(一)国家战略,高位推进。1965年建国后不久,新加坡政府就明确了建设“花园城市”的规划目标,把园林绿化提升为国家战略,严格保障园林绿化的各项规划指标,让“花园城市”成为新加坡绿化的国际名片。新加坡国家园林局每年的预算占全部预算的0.6%,且逐年增长。

(二)规划先行,理念超前。新加坡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绿化净化,大力种植行道树,建设公园;70年代制定道路绿化规划,加强环境绿化中的彩色植物的应用;80年代提出种植果树,制订长期的战略规划;90年代提出建设生态平衡的公园,发展更多各种各样的主题公园;进入21世纪,提出对城区公园干道等5种主题街道进行城市空间立体绿化景观设计。

(三)市场运作,精细管理。新加坡积极推广承包商养护制度,把一些园艺工作如割草、修剪树木、移植树木、打扫公园等交给私人承包商负责,以公开招投标方式邀请私人机构参与园艺养护作业,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目前新加坡90%的绿地养护已推向市场。

(四)法治保障,令行禁止。新加坡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台了一批树木保护和绿化的法律法规,要求任何部门都要承担绿化的责任,没有绿化规划,任何工程不得开工,还颁布实施了一系列的强制性规定。与此同时,新加坡注重严格依法管理,对损坏绿化的行为实行严厉处罚。

(五)生态海绵,和谐共生。新加坡建设生态式海绵城市,提升城市生态效益,制定了树根生长范围的改良计划,实施了生态式的景观排水渠道,在解决骤雨内涝和久旱水荒问题的同时,形成了精美的园林景观。

二、海口市园林绿化发展思路及对策

海口市要主动对标新加坡等国内外先进地区园林绿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做法,以国际一流标准加强园林绿化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养护管理工作,充分依托海南良好的生态基底优势,将海口打造成为四季有花、生态宜居、风景怡人的国际化滨江滨海花园城市,让市民游客拥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

(一)统筹实现园林绿化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快推进园林绿化城乡一体化建设,结合棚户区、旧城区的改造做好增绿规划,统筹规划镇(街)、村园林绿化特色,将乡村绿化纳入城市长期发展规划之中,融入城市建设之中。

(二)强化绿化彩化与香化同步提升的景观风貌。全力推进生态自然化、森林化、本土化、花化、彩化和低成本养护化的“六化”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在做好花化彩化基础上,凸显“香化”特色,使之一年四季鲜花盛开、香气怡人。鼓励小区物业加强绿化彩化香化,实行评比奖励机制。

(三)扎实推进绿道网络系统规划建设。以规划引领建设,打造更多的公园和休闲开放空间,将我市江、河、湖、海、湿地、公园绿地、小游园和居住区绿地通过绿道进行连接,构成“花园城市”的基本脉络,形成完整的绿道系统,逐步实现海口市城市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

(四)大力推进立体绿化的示范性规划建设。全面加强海口市建筑屋顶绿化、垂直绿化和桥体绿化的统一规划,对建筑立面实施垂直绿化的示范性改造,有效提升新区园林绿化的绿视率和花视率。

(五)“像绣花一样”建立管理精细化长效机制。严格实施城市绿线管控,积极推动《海口市城市绿地绿线控制规划(第二批)》的规划审批,完善相关强制性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注重严格依法管理,发挥“公安+城管”积极作用,对毁绿占绿现象“严管重罚”。

学习新加坡先进经验

完善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海口市市政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陈积卫

一、新加坡的发展成就

新加坡仅用50多年时间,就从一个热带岛国发展成一座闻名于世的现代化花园城市、国际自由贸易港,全球化的发展思路,解决了国内市场供需、人才引进、资金引进及资源匮乏等一系列问题。这都与其健全的城市规划法律体系、严格按照法律进行建设和管理以及“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有直接关系,也与海口市委所倡导的“科学地规划、合规地建设、绿色地发展、优化地管理、贴心地服务”理念相契合。

二、新加坡的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一)规划科学,理念先进。以土地综合利用和交通体系规划为基础,实现了交通、住宅、工业、水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充分融合发展。

(二)先下后上,有序建设。基础设施适应经济发展,遵循先地下后地上的理念,充分合理利用了地下空间。

(三)海绵理念,治理内涝。排水系统由17个大型蓄水池、32条主要河道、7000公里的排水渠道组成。横贯滨海水道河口的滨海堤坝将海水和淡水隔离,用大型水泵调节淡水和海水之间的关系,充分收集和利用雨水。可视化的监控系统可以对雨污分流、污染源查控等进行实时监控,提高管理和执法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四)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统筹道路绿化、人行空间、建筑前区的功能,公共场所的铺装讲究品质不求豪华。在人流密集区,其建筑首层形成“五尺”退界空间供人通行,机动车停靠不影响车辆通行;一般人行道上确保1.5米通行空间,其余空间绿化全覆蓋。

(五)体系健全、严管重罚。城市管理法规体系都很健全,通过严管重罚、遍布街头的监控以及宣传引导等方式增强民众的法治意识。

三、对海口市建设国际化滨江滨海花园城市的启示

(一)理顺市政基础设施“建管养”体制机制。新加坡行政部门职责清晰,机构精简,而海口市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多部门,缺乏统筹控制,管理的顺畅程度有待提升。下一步机构改革中,建议将全市市政道路的标准制定、建设、养护工作适度集中,让“建的人管”“管的人建”,把市政道路终端使用缺陷更多地解决在建设源头。

(二)制定适合海口市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海口市目前通用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为国家的通用标准,但海口市地处热带,气候与内地有较大差异。建议根据我市实际情况融合新理念、新要求,推广道路的街区化设计和城市“家具”的精细化设计,制定新标准,提升建设质量。

(三)进一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坚持做好源头海绵减排、过程管网优化、末端综合保障等工作。

(四)打造有文化内涵的城市亮化景观。新加坡牛车水的中秋彩灯,反映了独特的本地文化,获得社会各界赞誉。我市应积极学习借鉴,打造能够凸显文化内涵的城市亮化景观,为夜间经济建设服务。

(五)精细化管理市政设施。形成多部门合力,联合审批管理,建立执法人员考核评估监督制度,落实严管重罚;此外,要继续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推广“执法+媒体”模式,让广大市民自觉参与到城市治理中来。

城市治理比拼的是城市发展的韧劲儿,要久久为功,既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坚定不移一张蓝图干到底,又需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一步一个脚印,积小胜为大胜,以多积尺寸之功的决心定力,推进海口国际化滨江滨海花园城市建设。

新加坡海绵城市建设对海口的启示

海口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梅雷鸣

通过培训和考察,本人学习了新加坡在城市规划建设及规范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理念知识,对下一步做好海口海绵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有了很大的启示。

一、淡水资源是新加坡的国家生命线

新加坡的一个理念是,“水资源政策高于一切其他的政策,其他政策都得在水资源政策面前跪下”。可见,淡水资源是新加坡的国家生命线。新加坡在建国之初就在研究海绵城市的建设,是亚洲最早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的国家。

二、新加坡海绵城市建设和管理

新加坡海绵城市建设,包括海岛国家生态环境的建设,保证年度均衡的降雨水平,最大化的雨水收集系统,新生水的最大化利用。

1、生态环境的持续治理和保护

新加坡一直保留了30平方公里的热带雨林生态保护区,作为国家的中央集水区,在完成平面绿化的同时,也开始要求立面绿化和空中绿化,目前该国绿化覆蓋率已达到70%。

2、河道体系的疏通和管理

新加坡5条河道体系都完成了清理和整治,且居民未大量搬迁,5条河道与城市内雨水沟河排洪渠联通,汇集后通过滨海湾堤坝扎口,堤坝内均为淡水,形成了新加坡的新型水库。

3、科学研究,精耕细管,海绵城市建设

新加坡国内82%人群居住在组屋内,组屋建设过程中已经考虑了雨污分流;另外新加坡保留类似“牛车水”社区的历史建筑物,在启动“后巷计划”后,在相邻房屋均要求退出围墙约2米成为房屋后巷,后巷集中设置雨、污水管。

新加坡一直秉承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建设模式,先完善区域地下空间和管网、路网的建设,再开展片区的招商开发工作。该国的污水管全采用深埋、自重力模式,流向全国四个污水场。雨水沟基本采用渐层明沟排水,且雨水沟侧壁均设计雨水孔,方便大雨过后土层内雨水排出;主干道设置2×2米左右的大型排水渠,支路雨水沟直接排向雨水渠,无雨时是20厘米宽左右的小水流,逢大雨时是条河道,明沟方便清理、无异味,大雨时是道景观;第二代干线渠两侧砼侧面改为斜坡草皮,同时将直线改为曲线,增加过水面积,为解决安全问题,设置了5条防护措施。

为保证树木成活水平和更好的透水性,新加坡在新建道路的景观树下采用了德国的席而瓦细胞种植技术,解决树木根系发达问题对路面损坏的同时,也保证道路更好的透水性。

4、淡水应用管理

新加坡采用分阶段量的方式收取不同单价的水费和税费,市场化手段教育大家节水的习惯。

三、新加坡海绵城市建设的学习思考

海绵城市建设不但要考虑城市最大化的利用雨水和再生水,同时也要建立生态城市,实现均衡化的降雨和适当的海水利用。

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旅游城市,生态立市是根本。最大化地提升海口绿化覆蓋率,未来的梦想就是零步进公园。

2、逐步分阶段实现全海口市的雨污水的分离,通过立法规范市民的一些行为,确保生活污水和雨水切实按设计管道流入。

3、逐步实施将垃圾填埋点改造为湿地公园,新生生活垃圾100%采用焚烧处理,焚烧残渣改做为建筑材料,建筑垃圾考虑填海处理,增加全市范围的雨水收集面。

4、经济科学设计雨污水系统,建议部分地区雨水采用明沟设计,并设立生态干线雨水渠。

5、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引进先进的技术,使得砼路面也能成为很好的集水面。

(来源:海口日报)

  • 发表于 2019-07-16 18:52
  • 阅读 ( 459 )
  • 分类:社会百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倪澜康

43 篇文章

作家榜 »

  1. 不在不再 243 文章
  2. 政务服务 166 文章
  3. 留服认证 165 文章
  4. 互联网+留学服务 108 文章
  5. 柳炎 66 文章
  6. 寇柔庆 64 文章
  7. 支洋 64 文章
  8. 屠俊 63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