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只感谢10个外国人,其中一个就是李光耀

1988年9月14日至22日,时任我国李光耀总理(左)应中国政府之邀,到中国作为期9天的官式访问。9月17日,李光耀在人民大会堂与邓小平进行了他们之间的第四次的会面。(联合早报档案照)

作者

沈泽玮

国改革开放40年,感谢国内100人和国外10人所做的贡献,其中一位就是我国已故建国总理李光耀。

中国今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李光耀是获颁“中国改革友谊奖章”的10名外籍人士之一,也是唯一的东南亚国家政治人物。他获中国官方评价为,“推动新加坡深度参与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政治家”。

(别急,读完这篇文章才看整份名单,就放在文章末端。)

这是我国已故建国总理李光耀获颁的“中国改革友谊奖章”。(海峡时报)

一切源于40年前的“李邓会”。1978年,邓小平(右)访问新加坡,受到时任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接待。(海峡时报)

唯一东南亚政治人物入列 获赞“推动新加坡深度参与中国改革开放”

以40年的跨度来说,10人名单非常短。新加坡这么一个在世界地图上毫不起眼的小国的已故领导人入列,可说是对李光耀的高度评价,也是对新中关系的一种肯定吧。按中共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的说法,获表彰的外籍人士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李光耀这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是如何推动新加坡深度参与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呢?中共党报《人民日报》旗下《环球时报》网站是这么介绍的:

李光耀(1923年09月16日~ 2015年03月23日),新加坡华人,祖籍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高陂镇党溪乡,毕业于新加坡莱佛士学院,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创始人之一。 曾任新加坡总理(开国元首)。

李光耀在70年代末开始与中国大陆交往,双方都放弃了60年代时敌对的政策,李光耀会晤过多位中国领导人,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制定方面有重要影响。

有学者总结,李光耀曾助力推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早在1978年,中国改革开发前夕,邓小平就曾去新加坡考察,从李光耀那获得启发,学习新加坡发展经济和治理国家的经验,并由此坚定了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

上世纪90年代,李光耀退居二线,但仍然在推动中新的第二轮合作,即新加坡在中国的直接投资,建立了苏州工业园区,由此通过带动一个城市的发展,进一步拉动了长三角经济的飞速发展,开创了国家经济合作新模式。

在本世纪初,李光耀又推动了中新第三轮合作,建立了一种更加环保、更具生态意义的经济模式,即在天津建立了新加坡生态工业园区,将一种新的生态经济模式引入中国。

李光耀曾表示,中国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政治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不仅造福中国人民,也为地区和世界和平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500多字的短文虽然细节不多,但基本概括李光耀生前为推动新加坡深度参与中国改革开放进程所作的努力。

回想起2008年,邓小平访问新加坡30周年,同时也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和新加坡学术界就中国借鉴新加坡经验的课题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其中有一种观点认为,邓小平当年所说的借鉴新加坡经验及对新加坡的美言,仅仅是“一句客套话”。

十年后的今天,中共借改革开放40周年肯定李光耀的贡献,已彻底扳倒所谓“客套话”论了。

邓小平到访新加坡 历史性的一刻定格在1978年11月12日

一切回到40年前。

历史性的一刻定格在1978年11月12日这一天。邓小平到访新加坡,李光耀亲自到机场接机。此后,两位领导人建立起很好的互信关

系,也开启了新加坡参与中国改革开放的不解之缘。

1978年11月12日,74岁的邓小平到访新加坡,李光耀亲自接机,这也是邓小平唯一一次到新加坡进行正式访问。(通讯及新闻部)

1978年11月12日,74岁的邓小平到访新加坡,李光耀亲自接机,这也是邓小平唯一一次到新加坡进行正式访问。(海峡时报)

1985年9月13日至25日,时任我国总理李光耀(右)率团第三次访问中国,9月20日与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见面。(联合早报)

作为历史片段的参与者,我国前外交部长杨荣文和巡回大使许通美不久前撰文,描述当年两位老人在特定历史时空下的互动细节。

许通美在《联合早报》中国改革开放40年特辑中谈到邓小平与李光耀的情谊:

虽然邓小平与李光耀在1978年11月只见面三天,这次会议让两位伟人建立了特殊的关系。他们彼此欣赏尊重,建立了互信关系。1978年后,邓小平没有再访问新加坡。但李光耀1980、1985和1988年,分别三次在中国与邓小平再度会面

新中在1990年才正式建交,由此可见,两国之间很多密切往来在还未建交之间就开始了。

新加坡,一个“疏远了的亲戚”能取得成就

杨荣文在11月12日刊于《联合早报》的文章透露:

那是1978年11月,他(邓小平)并不是因为新加坡的发展水平而受到启发。如果是这样的话,日本或西方的许多城市将会给他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新加坡特别之处,在于它代表了一个疏远了的亲戚所能取得的成就。在中国以外,没有任何国家的人口以华人占多数。

当事人李光耀在《李光耀观天下》一书中描述,邓小平到访时向自己透露:

“你们有一座美丽的城市,一座花园城市。”李光耀向他表示感谢,但补充道:“你们完全可以做得比我们更好,因为我们是中国南方没有土地的农民后代。你们有学者,有科学家,有专家。你们将比我们做得更好。”邓小平当时没有回答李光耀,只是用锐利的目光看着他,随后继续转向另一个话题。

说到发展经济,日本或许是中国的重点学习对象,但新加坡这个华人占大多数、又是“低学历苦力后代”的国家也能够把经济搞好,这肯定给了邓小平莫大的启示:新加坡能,中国也能,甚至更能

邓小平1978年访新回国后 中国启动改革开放 1992年明确提学习新加坡

就在邓小平回到中国后的一个月,中共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帷幕,随之而来的一场翻天覆地的巨变,不只释放了中国巨大市场的活力,也改变了14亿中国人民的命运。

1992年,年事已高的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更是明确提出要学习新加坡。他说,“新加坡的社会秩序算是好的”,“我们应当借鉴他们的经验,而且要比他们管得更好”。此后,学习新加坡模式的热潮在中国应运而生。

中国已故领导人邓小平第二次南巡的那年(1992年),深圳在该市的深南大道旁竖立起巨幅邓小平画像,以纪念这一历史性事件。(联合早报)

知名学者郑永年曾经撰文分析,到了1990年代,在经历八九政治风波、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后,邓小平需要处理中国当时面临的经济发展与政治秩序之间的关系问题,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新加坡再次成为邓小平的关注对象。

1990年代李光耀退居二线 仍积极推动新中关系

而那个时候的李光耀虽然已经退居二线,仍积极推动新中关系发展。在李光耀的提议下,新中在1994成立了苏州工业园区,新加坡通过这个合作项目帮助培训中国官员,同时也分享我们在吸引外资以及建设工业区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苏州工业园区美丽的金鸡湖畔不仅是这座城市的一张发展名片,也是当地居民的休闲好去处。(苏州工业园区提供)

2007年,当环保问题成为制约中国发展的短板时,新加坡向中国建议联手打造生态城,促成了天津生态城这个第二个国家级合作项目。2013年,在中国的建议下,两国同意在中国西部地区开展第三个国家级合作项目——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

同个时候,新加坡也与中国建立了多个合作机制及对话平台,包括副总理级的新中双边合作联合委员会及地方政府级的经贸理事会。

新加坡商人高管都被吸入中国改革开放浪潮中

李光耀不只推动新加坡深度参与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也鼓励新加坡企业去中国投资。不只是政府层面,还有许许多多的新加坡商人和高管都被吸入中国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小伙子一头栽进,转眼已是中年人。

为了新中关系,李光耀生前还到访过中国30多次,与中国国领导人建立了良好互动。在中国经历八九政治风波后,李光耀协助中国突破西方的外交封锁,也使新加坡在上世纪90年代能够成为中国重视的合作伙伴。

1994年10月6日,时任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访问中国,与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面。(联合早报)

2009年11月11日,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右)到访新加坡与李光耀会面。(海峡时报)

“汪辜会”、“习马会”都在新加坡举行

1993年,李光耀更是凭借自己长期与台海两岸建立起的联系,促成了首次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因为新加坡与两岸特殊的联系,2015年11月,历史性的两岸领导人“习马会”也在新加坡中举行。2015年也是新加坡建交25周年,到访我国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演讲中缅怀李光耀。

习近平说:

“我经常回忆起和李光耀先生会面时的情形,他讲的话,言犹在耳,对我的启示很深。”

2010年11月14日,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左)到访新加坡期间,与李光耀资政在新加坡河畔为邓小平纪念碑揭幕时握手交谈。(海峡时报)

新中建交25周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5年11月6日抵达新加坡进行国事访问。11月7日,习近平(左)在总统府与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会面。(联合早报)

习近平还形容,新中关系如今“枝繁叶茂,硕果累累”,而两国友谊的“接力棒”,需要年青一代“接过来,跑下去”。习近平在演讲中也透露,他在1986年第一次踏足新加坡,当时的任务就是学习裕廊工业区的开发。

“李光耀的遗产”让新加坡在新中关系上获益很深

当然,新中毕竟是两个主权独立的国家,意见总有分歧时,关系也有不好时,但风雨终究会过去,友谊的小船不会说翻就翻。

如果说,2016年下旬至2017年中旬是新中关系“稳中有变”的考验期,那2018应该是新中关系“稳中向好”的友好期。

而这一切,得追溯到40年前那一场“李邓会”和中国开启的改革开放进程。当然,更不能不提“中国改革友谊奖章”得主李光耀。这位战略眼光极为犀利的新加坡已故领导人为新中关系奠下了深厚基础,这一份“李光耀的遗产”将让新加坡在新中关系上获益很深很久。

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110名对中国改革开放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名单:

中国改革友谊奖章获得者名单(10名)

助力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对外合作的开拓者 阿兰•梅里埃

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位“洋厂长”威尔纳•格里希

促进中国对外经济交流合作的国际活动家 克劳斯•施瓦布

国际知名企业参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 松下幸之助

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支持中国改革开放的政治家 大平正芳

推动新加坡深度参与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政治家 李光耀

中欧过奥林匹克事业走向世界的推动者 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

中英友好的传承者、中英经贸人文交流的促进者 史蒂芬•佩里

倡导并推动中外经贸合作和中美友好的企业家 莫里斯•格林伯格

致力于向世界讲述当代中国的国际友人 罗伯特•库恩

(资料来源:新华网)

改革先锋名单(100名)

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于敏

基础教育改革的优秀教师代表 于漪

农村改革的先行者 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

率先到内地投资的澳门著名企业家和社会活动家 马万祺

数字经济的创新者 马云

“互联网+”行动的探索者 马化腾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优秀人民调解员 马善祥

“863”计划的主要倡导者 王大珩

海洋维权的模范 王书茂

推动汉字信息化的“王码五笔字型”发明者 王永民

科学治沙的探路人 王有德

打造寿光蔬菜品牌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典型代表 王伯祥

科技兴油保稳产的大庆“新铁人” 王启民

科技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者 王选

支持国家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香港工商界优秀代表 王宽诚

推动依法治国的理论创新者 王家福

全面从严治党中纪检监察干部的优秀代表 王瑛

保卫改革开放和平环境的战斗英雄 韦昌进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探索者 韦焕能

知识型企业职工的优秀代表 巨晓林

党员领导干部的楷模 孔繁森

经济体制改革的积极倡导者 厉以宁

载人深潜事业的实践者 叶聪

初心不改的农村的先进模范代表 申纪兰

外交领域国家利益的忠实捍卫者 史久镛

三峡移民安置的实践探索者 冉绍之

港口装卸自动化的创新者 包起帆

西藏牧区改革的“排头兵” 尼玛顿珠

扎根牧区、带领牧民脱贫致富的优秀基层干部 廷•巴特尔

国企改革“邯钢经验”的创造者 刘汉章

民营企业家的优秀代表 刘永好

远洋运输体制改革的推动者 许立荣

践行“工匠精神”的优秀代表 许振超

我国首位奥运冠军 许海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的积极推动者 许崇德

“复兴号”高速列车研制的主持者 孙永才

航天科技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孙家栋

农村改革的重要推动者 杜润生

民营汽车工业开放发展的优秀代表 李书福

电子产业打开国际市场的开拓者 李东生

讴歌改革开放的歌唱家 李谷一

开创山区扶贫新路的“太行山愚公” 李保国

海归创业报国推动科技创新的优秀代表 李彦宏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表演艺术家 李雪健

不忘初心、奉献一生的退休干部楷模 杨善洲

城市集体企业改革的先行者 步鑫生

华西村改革发展的带头人 吴仁宝

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 吴良镛

乡镇基层党员干部的优秀代表 吴金印

厦门航空事业的开拓者 吴荣南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优秀民警代表 邱娥国

乡镇企业改组上市的先行者 何享健

落实干部政策、平反冤假错案的执行者 何载

深度贫困地区带领村民脱贫攻坚的优秀代表 余留芬

司法体制改革的“燃灯者” 邹碧华

民族团结进步的践行者 库尔班•尼亚孜

对外开放法制建设的积极实践者 张月姣

注重企业管理创新的优秀企业家 张瑞敏

创新型一线劳动者的优秀代表 张黎明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模范检察官 张飚

中外合作“平朔模式”的创造者 陈日新

“一带一路”卫生领域合作推动者 陈冯富珍

激励青年勇攀科学高峰的典范 陈景润

社区党建和治理创新的探索者 茅永红

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探索者 林毅夫

可可西里和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的先驱 杰桑•索南达杰

用生命践行航空报国的优秀代表 罗阳

农村基层党建“莱西经验”的实践创新者 周明金

小商品市场“汉正街”模式的主要开创者 郑举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的推动者 郑德荣

塑造传承“女排精神”的优秀代表 郎平

改革开放中涌现的优秀农民工代表 胡小燕

真理标准大讨论的代表人物 胡福明

“中国天眼”的主要发起者和奠基人 南仁东

温州民营经济的优秀代表 南存辉

科技产业化的先行者 柳传志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推动者 锺南山

资本市场发展的实践者 禹国刚

谱写改革开放赞歌的音乐家 施光南

体育领域交流开放的优秀代表 姚明

“张家港精神”的塑造者 秦振华

改革开放试验田“蛇口模式”的探索创立者 袁庚

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 袁隆平

企业“军转民”实践的创新者 倪润峰

“雷锋精神”的优秀传承者 郭明义

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优秀代表 屠呦呦

“改革文学”作家的代表 蒋子龙

空军实战化创新战法的优秀代表 蒋佳冀

三巡苍穹的英雄航天员 景海鹏

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 程开甲

乡镇企业改革发展的先行者 鲁冠球

倾力支持国家改革开放的香港著名企业家 曾宪梓

助推思想解放、拨乱反正的电影艺术家 谢晋

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催生培育者 谢高华

鼓舞亿万农村青年投身改革开放的优秀作家 路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践行者 鲍新民

文物有效保护的探索者 樊锦诗

量子信息研究的创新者 潘建伟

为国家改革开放作出杰出贡献的香港著名企业家和社会活动家 霍英东

航母战斗力建设的实践探索者 戴明盟

原标题: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 宣读中国改革友谊奖章获得者名单

(资料来源:新华网)

  • 发表于 2019-07-16 03:48
  • 阅读 ( 570 )
  • 分类:新闻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堵琳媚

32 篇文章

作家榜 »

  1. 不在不再 243 文章
  2. 政务服务 166 文章
  3. 段宗 141 文章
  4. 互联网+留学服务 103 文章
  5. 柳炎 66 文章
  6. 寇柔庆 64 文章
  7. 支洋 64 文章
  8. 屠俊 63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