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全球推崇的STEAM课程,它与STEM的差别在哪里?可别小看了那个“A”

STEAM与STEM的差别在哪?

-在于A !

什么是STEAM?

S =Science(科学)

T =Technology(科技)

E =Engineering(工程)

A =Art(艺术)

M =Mathematics(数学)

广告

A是什么?

A指的是liberal arts人文艺术,包含了Humanities人文学科与Social sciences社会科学,而非单指art艺术,这样就太小看STEAM中A的重要性了。

但凡人文、历史、哲学、艺术、设计、社会研究等都是在STEAM的A。

Q1. 而为何STEAM的A/Liberal Arts人文艺术是如此重要?

因为人文艺术是以人为本,探求“需求”。

而STEM是满足需求与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其中的M/Math数学则为STEM的基础,也如大家所耳熟能详的数学为科学之母。

Q2. 那我们要如何将人文艺术带进去我们的STEAM课程?

这必须要先了解什么是“需求”,以人为出发点的“需求”。一个好的人性产品与解决方案,要能精确理解使用者的需求,以人为本。

而好的“观察”就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这也是STEAM课堂上很强调平日的“观察”与“思考”:

若一昧以技术导向为出发点,将各种最新科技与技术加诸在产品,而忽略了人们的真实感受与需求,就会成为使用者不必要的功能与服务,套一句话,这就一点都不人性了呀!

广告

STEAM的A,关键在于“设计思考”

工程融入人文:

人文教育是‘消失的基础’,若能在工程教育融入人文教育,让未来的工程师培养出预测、定义与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将是重要的教育改革。

工程领域学生的课表中的人文课程目标,常让学生觉得这些“必修”的人文课程和自己的专业不相关,因此,学生难以感受人文教育的价值。

然而,要解决当前世界面临的问题,如消灭饥饿、预防恐怖主义、减少碳足迹,都需具备跨领域训练,人文思考至关重要。

在工程教育融入人文教育能帮助未来的工程师具备预测、定义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将工程教育结合人文课程的课表,即为欧林工程学院(Olin College of Engineering)校长Richard K. Miller所称工程教育中“消失的基础”(missing basics)。

包括设计、创意、团队合作与跨领域思维,以及了解一个计划背后的社会、政治、历史与经济内涵,皆是人文教育的支柱。

广告

新加坡重视STEAM综合教学

当地学生已开始学习

在新加坡,约七成男性大学生修读工程与建筑、资讯科技,以及科学、数学与统计课程,女性大学生中修读这些课程的也有四成。可以说工程学也支撑著新加坡的未来经济。

不过,正如新加坡经济已随着发展变得更为复杂,工程学也必须跟上STEAM的步伐。

新加坡重视STEAM综合教学,因为生活中发生的大多数问题都需要应用多种学科的知道共同解决。自2014年起,新加坡教育部与新加坡科技馆合作,在中学推行STEAM有关的应用学习项目,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促进终身学习。

根据调查,东南亚企业对STEAM方面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而新加坡修读STEAM学科的学生超过52%,明显高于其他东盟国家35.8%的平均值,新加坡要继续鼓励STEAM相关人才培养,这是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

广告

据新加坡教育部表示:边实践边学习,而且不设考试,动手的乐趣让STEAM应用学习项目在中学生中广受欢迎。目前新加坡62%的中学提供了STEAM相关应用学习项目。

例如新加坡巴特礼中学运用STEAM来完成“香水调配”应用学习项目,是目前新加坡首个选择该主题的学校。该中学的学生不仅可以学习香水调配技术,还能亲手设计和调配反映自己个性的香水。

STEAM应用学习项目分为8大领域,12个主题,每门课程都附有实操项目。希望通过STEM应用学习项目,让学生可对未来的学业和职业做出更好、更明智的选择。

例如,为了帮助学生了解海上远程操作车辆(ROV),课程开始时将邀请一位海洋研究工程师向学生展示ROV以及一个简化版本的海洋机器人,在之后的课程中,学生们将自己动手逐步打造该机器人。

新加坡的学生在进入高等教育后,就会发现STEAM与他们在工艺教育学院、理工学院及大学里学习的课程息息相关。一般包括工程、信息、通信技术及生命科学等。

新加坡教育部表示:“这些课程将建立在学生之前对STEAM的了解和兴趣基础之上,为他们开启令人兴奋的职业生涯。”

广告
  • 发表于 2019-08-09 04:26
  • 阅读 ( 405 )
  • 分类:社会百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郑姬

37 篇文章

作家榜 »

  1. 不在不再 243 文章
  2. 政务服务 166 文章
  3. 段宗 141 文章
  4. 互联网+留学服务 103 文章
  5. 柳炎 66 文章
  6. 寇柔庆 64 文章
  7. 支洋 64 文章
  8. 屠俊 63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