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的长堤一样塞

(新山26日讯)几乎天天上演“塞车”戏码的柔佛长堤,原来已经塞了近大半世纪!

昨日“在狮城打拼”面子书专页,上载了5张70年代柔佛长堤塞车的情景,引起许多越堤族共鸣,纷纷回忆过去几十年来的越堤的日子。

广告

从这些黑白老照片可见,当时长堤没有如今的宽敞,而且还设有行人走道,古董车、巴士和旧式罗厘塞在长堤上,工人还可爬上罗厘上吹吹风、拍拍照,更有的站在罗厘车门处看美女。

因为当年长堤不长,从新山往返新加坡仅1公里,步行约15分钟便抵达彼岸,大多数的越堤族都是“走路”过关卡,一群一群的越堤人中,有不少是妙龄美女,成为长堤上最美的一道风景。

眼尖的网民更意外发现,怎么当年的长堤没有摩哆车龙,并指照片中的古董车和旧式罗厘如今已经很少见了。

广告

有的网民说,70年代,马新分家不久,马币兑新元是一对一,当年越堤到新加坡打工的没有现在多,大多数是去新加坡度假和购物,罗厘则运输货物,所以摩哆并不多。

一直到后期,两国钱币兑换率差距越来越大,才有越来越多人到新加坡打工,八九十年代,到新国打工大马人被称为’番客工”,如今则出了新名词叫“马劳”。

到了2008年12月1日,苏丹依干达大厦启用,取代了旧的移民、关税和检疫大厦,从新山往返新加坡的距离变长了,若要走路步行越堤新加坡,估计3公里,而且没有了行人道,执法单位也不允许步行越堤,有网友更幽默地说:“我做晚班过长堤当散步,那时还很苗条才48Kg,现在没得走长堤58Kg了。”

更有许多网友称,好怀念当时塞车走路过长提的日子。

也有网民说,当年一户家庭一辆车,过关卡再堵塞,也不至于塞上四五小时,如今一家庭有好几辆代步工具,加上在1新元兑3令吉的诱惑下,无论是越堤打工或来新山消费人潮都多,以致70年的塞车在现在看来,是小巫见大巫。

广告

只是长堤一塞就是近

大半世纪,而且是越来越塞,人民都希望马新两国好好检讨,勿让这长堤太沉重!

图/“在狮城打拼”面子书专页

  • 发表于 2019-08-08 22:16
  • 阅读 ( 399 )
  • 分类:社会百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陆翠荔

43 篇文章

作家榜 »

  1. 不在不再 243 文章
  2. 政务服务 166 文章
  3. 段宗 141 文章
  4. 互联网+留学服务 103 文章
  5. 柳炎 66 文章
  6. 寇柔庆 64 文章
  7. 支洋 64 文章
  8. 屠俊 63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