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元钞票背后的三所学校。(曾庆祥制图)
作者
侯佩瑜
不说你不知道,我们每天都带着一张笑脸、150多年历史、三所学校以及几百万的名画出门。不相信?赶紧掏出你的钱包和红蚂蚁一起验证吧。
1元硬币
(互联网)
蚁粉看得出两个硬币有啥不一样?如果你老花,就让红蚂蚁告诉你。
请看左边硬币,国徽下方刻上的“Majulah Singapura”横幅呈往上拱起的弧形,再看看右边的硬币,横幅是呈往下凹的弧形,是不是不一样?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设计改变?好学的红蚂蚁翻找了网上资料,发现2011年网络有此一说。
互联网)
我国1元硬币原本是“苦脸”,1997年金融危机时,有风水师建议把它改为“笑脸”,目的是为了转运。(很扯吧?)
这样的故事当然纯属虚构。金融管理局后来澄清说,改变与风水无关。国徽在1969年首次出现在我国钱币上。由于当时雕刻技术的限制,原本的国徽设计无法以三维的效果铸在钱币上,因此便采用了较时髦的版本(横幅向上拱)。
后来,随着雕刻技术进步到可以铸出原本的国徽设计(横幅向下凹),1992年起,这个设计便开始用在硬币上了。
没有很扯,只有更扯。我国1元硬币的八角形状设计,坊间也有这么一个说法,是已故建国总理李光耀根据光明山普觉禅寺住持宏船法师(已圆寂)的建议铸造的,特地让我国1元硬币有个“驱邪的八卦”。
传言指,当时为建铁线开凿隧道,被指会为我国带来坏运,让1元硬币有“驱邪八卦”是为扭转恶运。
这个说法很快就被推翻了,李光耀在英文书籍《李光耀:新加坡赖以生存的硬道理》中说,关于他迷信风水之说是“一派胡言”,并强调自己是务实派,“不相信星座,不相信风水,也不迷信号码(的吉凶)”。
两元钞票
相信蚁粉们都知道目前流通的钞票是以我国第一任总统尤索夫伊萨的肖像为主题,1999年发行,而背面是根据他自传的各个主题而定的,展现我国方方面面的成绩和价值观。
这包括教育(2元)、绿意盎然的花园城市(5元)、各类运动(10元)、代表艺术的四大民族乐器(50元)、代表青年的制服队伍(100元)、包括国会大厦、总统府和高等法院等标志政府建筑(1000元),和以生物科技研发及芯片电子科技代表经济新里程碑(1万元)。
但你知道两元钞票背面的三座是什么建筑吗?
(互联网)
这是我国三栋著名学府——维多利亚桥学校(Victoria Bridge School)、莱佛士书院和医学院大厦(College of Medicine Building)。这三栋学府与尤索夫关系密切,维多利桥学校和莱佛士书院是他的母校,而医学院大厦的出现则是因为他在1965年至1970年间担任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校长。与此同时,它们也反映了我国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发展道路。尤索夫坚信教育是改善生活的最佳途径。
维多利亚桥学校
根据维多利亚学校网站,红色圈圈的是维多利亚桥学校,是目前位于纳连路(Siglap Link)的维多利亚学校的前身。
(互联网)
维多利亚桥学校。(取自维多利亚学校网站)
这所学校在1867年创办时名为甘榜格南马来学校,后来搬到赛阿威路(Syed Alwi Road),因靠近维多利亚桥而改名为维多利亚桥学校。维多利亚桥学校1933年搬迁到不远处的德威路,并改名为维多利亚学校,现为人民协会总部。该校在1984年搬到芽笼峇鲁,2003年再搬到纳连路现址。维多利亚学校是新加坡第二古老的政府中学。
旧莱佛士书院
蓝色圈圈是位于勿拉士峇沙路(Bras Basah)的旧莱佛士书院,今日莱佛士城所在地。
(互联网)
旧莱佛士书院(互联网)
莱佛士书院的历史得从莱佛士登陆说起。莱佛士于1819年登陆新加坡,除了要把新加坡发展为贸易中心外,也希望把新加坡变成一个学术中心。他希望设立一所学院,它不仅提供基本教育,同时也是栽培英国官员,研究本地文化、风俗和自然环境的场所。莱佛士在1823年亲自挑选勿拉士峇沙路这个院址,当时命名为新加坡学院。
学校于1868年改名莱佛士书院,以纪念新加坡的开埠者莱佛士。学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经是英军的临时军营和军事医院,新加坡被日军占领后,书院当时位于勿拉士峇沙路的校舍,又被改成日军秘密警察总部。
之后因为发现校舍结构有问题,加上受城市发展计划的影响,而于1972年迁到格兰芝路(Grange Road),把原来的校舍加以拆除,并兴建莱佛士城。1990年才搬到碧山的现址。
医学院大厦
黄色圈圈是医学院大厦。它位于中央医院园地里的学院路,目前是卫生部和一些医疗机构的办事处。
(互联网)
医学院大厦。(互联网)
它建于1926年,1949年马来亚大学成立时,是该校的学院。过后新马分家,1982年起,它成为了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其中一所学院。后来,新的国立大学在肯特岗(Kent Ridge)落成,不过医学院大厦则被保留在原地。它曾为本地培训了不少医护人员,为本地的医学教育奠定了基础,在2002年被古迹保存局列为国家古迹。
看了这么多历史资料,累了吧?是时候看一部穿越片,放松一下。
(互联网)
网民Ameerul Shafiq发现自己的朋友超像2元背面的一个学生,拍了个视频来对比。只能说,这位网民也太观察入微了吧,红蚂蚁真想问Ameerul你花了多久时间研究这张钞票啊,也想问问右边这位仁兄,你是穿越来的吗?
5元钞票
(互联网)
这五元钞票上的图案相信新加坡人都知道是植物园香灰莉木(Tembusu)
植物园香灰莉木。(互联网)
因为这棵树印在了新加坡五元钞票上面,因此也被人们称为“五元树”。
“五元树”自1859年新加坡植物园建成时就已经在那里了,拥有超过150年历史。由于树干长得独特,多年来是国人乘凉、拍照的热点。
为了保护这棵老树,植物园已在树根范围围上栏杆,避免公众靠近踩踏泥土,而造成破坏老树的土壤夯实。香灰莉木是常青树,每年5月、6月和10月、11月开花,味道馨香。
(互联网)
如果你也想拿着5元钞票,拍以上的照片在面簿发炫耀文加骗Like,那你可以到植物园,在天鹅湖的右侧,“E草坪”(Lawn E)上找这棵非常眼熟的大树。
50元钞票
(档案照)
钞票背后的左边是代表我国四大种族的乐器,分别是东方的琵琶,西方的小提琴,印度的古典乐器长颈诗琴希塔(Sitar)和马来的单面鼓贡邦(Kompang)。在乐器的右边则是两幅 “国宝级”的图画了。
在“前景”的是两只嬉戏的猿猴,它取自南洋已故画家陈文希的名画《枯藤双猿》(Two Gibbons Amidst Vines),目前由新加坡历史馆收藏。
陈文希的名画《枯藤双猿》(互联网)
陈文希在二战后从中国广东来到新加坡,先后任教于华侨中学和南洋美专。他的很多作品都以猿猴和鹭鸶为题材。据知,陈文希作画认真,为了更好地把猿猴活泼调皮的习性表现出来,他甚至在家里庭园豢养了六只猿猴,朝夕观察猿猴的跳跃、追逐、翻腾等动作;所以他画的猿猴唯妙唯肖,非常生动,犹如孩子在戏耍一般。
陈文希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他坚持要把自己最好的画留在世界上,他把不符合自己标准的画烧毁。(这简直就是烧钱啊,不知道他有没有烧了几百亿)
陈文希一生得奖无数,并在1992年被追颁“公共服务特异勋章”,他于1991逝世。
陈文希有幅1950年代创作的布面油画《市集》,2013年由香港苏富比拍卖会拍出1324万港元(约216万新元),创下画家拍卖最高价。(红蚂蚁就不为《枯藤双猿》估价了吧,反正也买不起。)
已故画家陈文希。(海峡时报)
想要欣赏他的更多作品可游览:https://chenwenhsi.com/
钞票另一“背景”是南洋画家锺泗滨的《晒咸鱼》(Drying Salted Fish),目前收藏于国家美术馆。
锺泗滨的名画《晒咸鱼》。(国家文物局)
锺泗滨也是在战后从中国厦门南来新加坡,之后任教于南洋美专一直到1961年。锺泗滨把东方和西方的画风融成一体,创出了他独特的风格。他更与同期的一班画家,以东南亚的人事景物为主题,创出了所谓的“南洋画派”。
《晒咸鱼》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图中马来村落的一组男女在田地里晒咸鱼,有的站在晾著的咸鱼旁,有的围着装满咸鱼的大缸子。锺泗滨在1962年获颁“公共服务勋章”,1983年逝世。
目前,他的名画最高纪录是2015年秋季在香港佳士得拍卖创下的近140万新元。(可想而知,《晒咸鱼》价值连城)
已故画家锺泗滨。(联合早报档案照)
以后蚁粉们茶余饭后没话题,就可以掏出你的钱包和别人讲古,还可以装作一副很有学问的样子。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