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家发展部宜居城市中心专家林振聪:公园城市代表城市发展更高级形态

每经记者:谢陶 每经编辑:刘艳美

新加坡国家发展部宜居城市中心专家、中新天津生态城首任副总裁林振聪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自城市诞生之日起,人类就从未停止对城市本质及理想城市的探索与追寻。

广告

在《管子·度地》中,“内为之城,外为之廓”表明了城的地理属性;“日中为市”则表示其为交易场所,具备商业属性。这两者都是人们对于城市最原始形态的描述与理解。

去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视察时指出,天府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

4月22日,作为“公园城市”首提城市,成都召开首届公园城市论坛,探讨公园城市的发展模式,交流先进经验,共同深化完善公园城市理论体系。《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下称NBD)独家专访到此次论坛重要国际嘉宾,新加坡国家发展部宜居城市中心专家、中新天津生态城首任副总裁林振聪,分享他关于城市规划、水体保护及打造公园城市的经验与看法。

合理规划利用土地

NBD在高速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中,新加坡面临的主要挑战与应对措施?

林振聪:新加坡国土面积狭小,在飞速城市化过程中,始终面临土地资源紧缺,生态环境压力巨大的问题。在这样的大前提下,新加坡自建国以来就非常重视土地科学规划,依据功能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协调住宅区与工业区布局,并对两者进行适当隔离。另外在工业布局时,将其与交通规划相结合,减少不必要的交通需求,加强对于空气污染的管控。

广告

同时,政府还做了大量工作推动环境保护,在新加坡经济转型过程中,由政府推动淘汰掉许多落后污染性工业。新加坡还严格规定,40%以上的国土面积要具备环保绿化功能。

NBD为转变产业结构,打造生态宜居城市,新加坡做了哪些努力?

林振聪:近一二十年来,新加坡政府致力于开拓知识型经济,不断促进产业创新。同时我们还不断加强和中国的国际合作,比如广州知识城(Knowledge City)项目,我们一起吸引更多国际人才,推广知识产权保护,将许多创意落实到商业化层面并推广出去。

NBD新加坡与中国的合作集中在哪些领域?

林振聪:目前,除了广州知识城项目。新加坡还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与重庆开展“互联互通”相关合作以及天津中新生态城项目。以天津为例,我们旨在一大片荒废的盐碱地上建立起一座生态城市。新加坡的企业也在成都陆续推进相关项目,但未来双方的合作还有待于上升到国家层面。

注重水体开发保护

NBD新加坡在进行城市规划打造公园城市过程中最主要的着力点是什么?

林振聪:新加坡是一座缺水的城市,我们非常重视水体保护与改善。在新加坡整体城市环境规划中,我们尤其注重绿道建设和水体开发保护。

新加坡从各种设计细节入手,将水体和绿道结合起来,为城市居民营造非常好的公共空间与人居环境,让人有一种归属感。人们在这样的空间里面生活工作,很容易激发起人们的参与感,共同保护城市环境。

广告

NBD我们知道新加坡是一座海滨城市,海洋水体及水资源开发保护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为此新加坡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

林振聪:在保护海洋水体方面,新加坡采取了非常严格的措施,我们采用世界上最严格的标准对污水进行处理,对于污染海洋环境的行为采取零容忍政策。

新加坡的水资源主要来自:马来西亚经过柔佛海峡直达新加坡的淡水输送管道,新加坡国内的水源地,循环利用的水以及部分海水淡化而来的水。新加坡建立起完善的雨水收集系统,在全国打造17个集中蓄水区。同时,我们非常重视水的循环利用。我们计划以后将大部分废水都循环到工业用水及饮用水标准,逐渐达到水资源“零排放”,建立起高度集约与循环的水资源系统。

从“花园城市”到“公园城市”

NBD你怎样看待“花园城市”到“公园城市”的转变?

林振聪:首先,无论是打造花园城市还是公园城市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全民参与,最终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相处,以及城市与人的可持续发展。我认为成都具备成为公园城市的良好生态基础与政策条件。

新加坡长期以来都被人们称作花园城市,这已经是一个定型的“标签”了。对我来说,公园城市具备更多公共空间功能,代表了城市发展更加高级的形态。公园城市的出发点应该是以人为本。

广告

新加坡公园城市理念是长期提炼出来的。最初我们只是考虑到环境保护与治理。近些年,新加坡在不断地践行公园城市理念。以东海岸公园为例,新加坡政府投入大量资源,开发这条优良的海岸线并将水域开放给民众,营造亲水空间,让居民与城市生态环境和谐共存。

另外,我想强调的是,新加坡的城市发展经验要推广到全世界各地的话,会面临文化差异与气候差异,不同城市需要因地制宜。

NBD您怎样看待在城市发展进程中,以人类文明为中心的(Anthropocentric)和以生物多样性为中心的(Biocentric)观点?

林振聪:这是一个非常哲理化的问题。所有开发理念和规划理念都是以人的需求推动的。在以人为本、以人的需求为主导的城市化过程中,我们常常忽略了自然的“需求”,而大自然表达其诉求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在进行城市规划与资源开发的时候不能只看眼前,应该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眼光。

总体来说,我认为我们应该以大自然为主,而人只是向大自然要求我们生存所需的资源。

  • 发表于 2019-08-08 13:17
  • 阅读 ( 595 )
  • 分类:社会百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霍诚

4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不在不再 243 文章
  2. 政务服务 166 文章
  3. 留服认证 165 文章
  4. 互联网+留学服务 108 文章
  5. 柳炎 66 文章
  6. 寇柔庆 64 文章
  7. 支洋 64 文章
  8. 屠俊 63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