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新加坡建国初始,开国之父李光耀就提出了“居者有其屋”计划(Home Ownership Scheme),鼓励人民拥有自己的政府组屋。
政府成立了专门的职能机构——建屋发展局(Housing andDevelopment Board)来负责新加坡住房规划、建设和管理,为低收入者提供廉价住房。
建国30 年后,新加坡居民住房自有率就已达到90%。2005 年,新加坡人均住宅面积达到25 平方米,有80%以上的新加坡公民住进了政府组屋。
广告然而,新加坡的私有住宅价格却是年年攀升!
据国际物业顾问世邦魏理仕(CBRE)的《全球生活报告》显示,新加坡以87万4400美元的平均房价排名全球第二;仅次于均价为120万美元的香港。
这份报告对从巴塞罗那到伯明翰,全球35个城市的私人住宅市场进行了调研。
整体来看,亚洲市场表现强劲,占去前十名中一半的名额。在香港之后是新加坡(87万4400美元),然后是上海(87万2500美元)。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美联储实施QE政策,导致大量资金涌入新加坡楼市。外资和外国人的涌入,推动新加坡房价持续飙升,一跃成为亚洲房价第二高的城市。
2009年开始新加坡实施楼市管控,政府规定借款人每月按揭还款额不得超过收入的60%,同时对房屋交易征收高额印花税。
广告管控措施之后,新加坡房价在2013年见顶,随后便开始长达近四年的下跌,直到2017年三季度又开始重回涨势。
于是2018年,新加坡政府赶紧采取更严格的房市调控政策:个人额外买家印花税(ABSD)税率提高5个百分点,贷款比率(LTV)收紧5个百分点。
也就是说:新加坡公民购买首套房时免除印花税,但在购买第二丶第三套及更多套私宅房子,分别需付额外12%和15%印花税;对于永久居民,购买第一丶第二及更多套房子,分别需付额外10%和15%印花税;外国人和实体购买房子时,一律需付额外20%印花税。
尽管降温措施带来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市场中对于私宅的需求,但,新加坡的房价依旧贵呀~
以新加坡目前的房价计算,一位月薪约8000新币的白领,需要12年左右的时间才能买到位于市中心附近60平方米(650平方英尺)的公寓。
广告非要找点心理安慰的话,也只能看看香港:
同一个人在香港想要买类似地区,类似大小的公寓,需要不吃不喝22年……
新加坡已经比香港好上10年了……
根据瑞银UBS的报告,新加坡的住房市场仍然属于“合理估值”,因为其整体房价自2012年以来一直保持在相对持平的位置。
不像其他城市的住宅市场,如香港,慕尼黑,多伦多,温哥华,阿姆斯特丹和伦敦等,存在着较大的泡沫风险。
小编表示,自己十年的工资恐怕只够在新加坡买一个厕所。
小伙伴们,你们怎么看~
?
广告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