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早知道 | 新加坡小学为什么如此抢手?原因就在于

低龄留学的比例不断上升,大家都对新加坡留学充满期待。下面就为大家说说新加坡小学留学中的那些事儿。

小学教育有哪些阶段?

小学课程的主要内容涵盖了英文、数学和母语。这些科目帮助学生提升自己在读写和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并为学生的学习打下稳固的基础。

学生也修读其他科目,如美术、公民与道德教育、音乐、社会科学与体育。学生将从小三开始学习科学。这些科目让学生从小接触到不同的学科,培养自己的兴趣和才华,同时掌握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借此塑造他们的品格,灌输他们良好的价值观及社会责任感。

广告

初级的基础阶段(小一至小四)后,学校将在小五至小六年纪的阶段提供基础或普通水平的英文、数学、母语和科学课程。母语表现优异的学生也可以选修高级母语。这意味着,老师能根据学生的能力设定课程和评估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进度去学习。

每一名小六学生都必须参加小学离校考试(PSLE)。这个考试将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以便让他们进入适合自己的学习进度和能力的中学。除了PSLE的成绩,学生也可以根据其他方面(包括美术和体育)的成就和才华,通过直接招生计划进入他们理想的中学。

新加坡小学的考试:

在中国和新加坡的教育中,考试是其差别之一。新加坡小学SA1的考试虽然整个考试历时三周,但是,他们仍旧和平常一样的上学、放学,而且也没有国内那种如临大敌的紧张气氛。

其实这是因为新加坡在考试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学生已经对门目复杂的考试习以为常了,这是根本原因。老师们更是没有理由去担心与着急,因为只要按照学校安排好的考试时间走进课室监考就行。

广告

考核随着年龄难度上升:

去新加坡读小学,对于学生的成长是非常好的,随着年级的升高,新加坡对学生理解运用的考核也越难。

新加坡的考试项目低年级和高年级有所区别,而新加坡低年级和高年级相比,在口试的方面会减少会话,也没有试卷一(作文)。而在分数权重上,低年级试卷会占60%,口试部分占40%。虽然说是同样的题型,但是却体现了年段的差异。

目前,新加坡还在不断改进,在教育方面不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为了顺应考试改革的需要,新加坡已经逐步减少了对书本上记忆性知识的考查,取而代之的是比重越来越大的运用与理解题型。

而且新加坡教育部还准备将今后的测试转向综合性和交际性的模式,也就是所谓的采用提供语境以及真实语料作为测试项目,这样对于学生的怨语言能力的培养也是极好的。

掌握学习节奏很重要:

在新加坡,学生不必花大量的时间死记硬背那些他们在生活中不常用到的字、词和短语,只需要跟着老师的节奏来学习就好,不必连篇累牍地陷于题海中,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广告

建议家长不妨多去了解一下新加坡的小学留学指南,为孩子的未来做规划。

成绩好坏与作业量无关:

新加坡的学生也有作业,但一般不用带回家做,经常是在‘玩’中完成的,成绩的好坏与作业的多少无关。

在新加坡小学,每次老师布置完作业,孩子们都会“争着”找搭档,几个人组成一个小组。作业大多是编个小短剧,或者搜集各种标本等。到了第二天的课堂上,老师会先邀请同学们展示自己团队的成果。

与国内不同的是,新加坡老师非常重视教育方式的“更新换代”,并在不断摸索中寻找适合孩子们发展的教育方式,可以这么说,每一位新加坡老师都是不同的。

图片来源:Schoolbag;S Nirmala Devi,新加坡光洋小学,2018年教师总统奖获得者

广告

新加坡教师课堂展示

学校:新加坡光洋小学(Guangyang Primary School)

老师:S Nirmala Devi(2018年教师总统奖获得者)

科目:科学

作为2018年教师总统奖获得者,S Nirmala Devi在教授科学课程时有自己一套方法。

在生活中,谁是你的铅垂线?

即使是对于很多90后来说,铅垂线都是一个很陌生的东西,但它却是建筑行业必不可少的工具,而这工具也出现在新加坡小学生的课堂上。

而S Nirmala Devi选择通过“情感”类比的方法,帮助孩子们构建对铅垂线的认知。

在孩子们了解铅垂线的工作原理之后(一端挂着重物的线,工程师和工匠通过这种工具确定某些东西是否垂直),S Nirmala Devi让孩子们思考,在生活中谁扮演“铅垂线”的角色。

孩子们在认真思考之后,给出了他们的答案:父母、邻居、朋友……

广告

这种教学方法 - 将科学概念与情感和相关的东西勾连,不仅能够帮助孩子深刻理解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了解认识生活的原貌,还能够拓宽孩子的想像力,当有孩子在作文中,将父母的帮助比作“铅垂线”,不会有人不动容。

铅垂线只是这位老师设法帮孩子找到情感勾连的众多概念之一。

这位年仅29岁的老师一直在思考:如何学生让学生更有兴趣通过新的方式学习科学知识。

于是,她鼓励参加完小六会考的孩子回头向小二三(即将开始科学科课)的孩子介绍科学,一方面让小孩子更容易接受科学;一方面让大孩子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和热爱。

于是,孩子们走出课堂,到花园认识了解植物,让知识不仅仅停留在书本上。

S Nirmala Devi还根据孩子们的需求,自己编纂教学课本,例如小一课本,她通过“短,高,大或小”的特点创建了一个工作表,借此供学生根据动物的相似性进行分类。小二课本中的“蝴蝶诞生”,她编纂了另一本课本,帮助学生识别蝴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

广告
  • 发表于 2019-08-08 05:38
  • 阅读 ( 304 )
  • 分类:社会百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胡荔琪

43 篇文章

作家榜 »

  1. 不在不再 243 文章
  2. 政务服务 164 文章
  3. 段宗 141 文章
  4. 互联网+留学服务 103 文章
  5. 柳炎 66 文章
  6. 寇柔庆 64 文章
  7. 支洋 64 文章
  8. 屠俊 63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