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1日讯)孙中山革命盟友之子、新加坡妇产科先锋杜祥和医生于本月8日与世长辞,享年93岁。
根据《联合晚报》报导,杜祥和在上世纪60年代担任竹脚医院大学组的主管,为这所医院日后发展为世界级的医院奠定了基础。
杜祥和在本地是鼎鼎有名的医生,他曾协助竹脚医院获得皇家学院认证,允许医院在本地为妇产科医生提供培训,省下须派医生到英国接受培训的金钱和人力。
因对葡萄胎有杰出研究,杜祥和成为当时少数受邀到西方世界发表研究报告的东方人,也让国际医学界开始关注我国。
广告杜祥和在上世纪60年代担任竹脚医院大学组的主管,为这所医院日后发展为世界级的医院奠定了基础。(档案照片)
杜祥和的家庭背景非比寻常,他的父亲杜景祺也是一名医生,还是孙中山的追随者,曾任黄埔军校军医院院长兼军医院教授。
他在2002年把孙中山送给父亲的“博爱”两个字书法转送晚晴园孙中山南洋纪念馆,而引起华社的注意。
纪念馆当年的馆长冯仲汉说,在新加坡,孙中山的遗物非常稀少,能得到他的墨宝十分难得。
不说不知,杜祥和在1947年因优秀的成绩考入爱德华七世医学院(国大医学院的前身),同届的还有马来西亚首相敦马哈迪。他也曾同后来成为我国第二任总统的薛尔思(Benjamin Sheares)医生共事过。
杜祥和在医学界非常踊跃,也曾在70年代担任新加坡肃毒协会会长。他也是笃信圣经长老会班丹加略堂的高级牧师。
父亲曾加入推翻满清革命
他的父亲杜景祺生于清朝末年,年轻时在汕头的一所由西方传教士开办的医学院受教育,对同样是接受西式教育的孙中山非常景仰,而且还毅然加入同盟会,为推翻满清的革命尽一分力。
广告杜景祺经常替孙中山携带秘密信息,在革命志士之间穿梭,置生死于度外。
黄埔军校成立的初年,杜景祺接受校长蒋介石的聘请,担任军校军医院院长一职。
杜祥和生前受访时说,他对父亲生前忆述的历史事迹,印象模糊。但是他父亲在1924年的一回死里逃生的经历,他倒是记得清楚。
那是一个军阀割据,动荡不安的年代。有一天,杜景祺在广州被敌对势力绑架。当他正要被枪决时,突然听到一把声音,叫他去喝水。他于是向看守者提出要求,当他来到井边,见到附近有一道矮墙,不顾一切越墙逃跑。在一些农民的协助下,顺利脱险。
杜景祺活到古稀之年,在92岁那一年逝世。他一家在1926年移居到新加坡和马来半岛后,定居巴株峇辖。他的孩子则在新加坡受教育。
孙中山挥笔题字赠送
孙中山当年挥笔题字,把“博爱”两个字送给杜景祺医生,这幅目前由晚晴园孙中山南洋纪念馆保存着的珍贵文物,见证了杜家同中国现代革命史的一段渊源。
1909年的冬天,杜景祺完成了一项任务,在广州同孙中山见面。当时,孙中山的妻子宋庆龄也在场,而且还亲自下厨为他准备晚饭。饭后,杜医生要求孙中山为他写一幅书法留念。这位革命先贤欣然同意,提笔写了“博爱”两字。
除了这幅书法,杜家原本收藏了许多富有历史意义的文物,但是在日军南下侵略马来半岛的时候,杜景祺在朋友的劝告下,把这些文物烧毁。这是因为这些文物可能成为杜景祺支持中国抗日战争的证据。唯一留下的文物,是孙中山所写的“博爱”两字。
广告1969年设立 杜容诊所
杜祥和在1969年同其他医生设立“杜容诊所”,巧的是,其中一名医生容应骞,也是孙中山另一名追随者的后代。
容医生的祖父容开(又名容星桥),是中国最早派往美国留学的100名留学生之一。容开是“同盟会”的活跃成员,对当年的革命运动作出很多的贡献。
容应骞医生也收藏了一件孙中山遗物,那是孙中山委任容开为革命运动筹饷委员的委任状。
Post in: 中国报 Johor China Press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