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华人是指出生在或者移民到新加坡、并持有新加坡公民权或居留权的汉族人士,也称“新加坡华裔”或“华裔新加坡人”)。
2010年,新加坡华人占新加坡人口的74.1%,约4个新加坡人中就有3个是华人,是新加坡人口当中最大的族群。新加坡共和国是除大中华地区以外,世界上仅有的两个以汉族占人口多数的国家或地区之一]。
今日的新加坡华人因为受英文教育的关系和受到西方文化的巨大影响,一般会先认同自己为“新加坡人”,而后才是“华人”,通常“海外华人”又称为“华侨”,与政治或国籍上狭隘的“中国人”不同。
土生华人在新加坡华人整体中占的比例非常小,而这个族群有被主流华人同化的趋势。
1330年前后,中国商人汪大渊到过新加坡,他在《岛夷 志略》里说岛上有中国人居住,这是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华人移民。考古学家在这岛上挖掘出元朝的陶瓷碎片,证明了当时新加坡与中国确有贸易往来。
1819年,莱佛士开辟新加坡之前夕,新加坡还只是一个小渔村,人口据说只有150人,其中有30名华人。这30名华人相信是天猛公从荷属民丹岛引进来的甘蜜胡椒垦殖民,他们在珍珠山和实利己一带伐木恳地,种植甘蜜。
新加坡开埠后,散居在廖内群岛、马来半岛、泰国南部以及中国闽粤沿海的华人闻风涌至,新加坡迅速发展成为本区域的转口贸易中心。
此后至到1940年,新加坡的自由开垦制度,也吸引了人数众多的华人移民到岛上来开垦胡椒和甘蜜园,华人人口迅速增长,人数已达总人口35,389人的半数,成为最大族群。他们大多已经久居南洋或者有南洋关系者,对新加坡这样的岛屿并不陌生,他们移居新加坡的目的主要是经商致富、垦殖或创业。
1840年以后直到1941年的百年间,由于中国国内局势不靖、经济萎缩。而东南亚各地则有待开发,一片欣欣向荣,来自中国的劳工移民一波又一波地涌入新加坡和邻近地区,新加坡华人移民人数有增无减。
华人移民对文化的影响
显然,在早期新加坡华社里,除了少数几名儒商和一小批文人之外,绝大多数都只受过简单教育。因此,弘扬中华文化的重任便落在了那些出访南洋从事政商往来的中国官员,以及在南洋探亲访友、寻求庇护或谋生糊口的知识分子肩上。因此,他们召集华族商贾,恳请他们出资兴建文学社团,创办报刊,并设立学校。
十九世纪末,伴随着中国本土的政治思潮的影响,一场尊孔运动也在新加坡应运而生。于是,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饱含爱国热情的新式学堂、新闻媒体和戏剧,充斥着当地华人文化的舞台。新加坡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教育枢纽,随之而来的,是华人文化在整个东南亚地区的蓬勃发展。
19世纪之际,中国移民绝大多数是男性,到了20世纪30年代,政府实施移民限制法令,限定男性移民人数,而妇孺则可自由入境,这才改变华人男女比例的失衡状态。
二十世纪移民动态
1942年2月15至1945年9月间,新加坡被日本统治。英殖民政府恢复了对新加坡的统治后,采取严格的移民政策,移民活动这才停顿下来。
1965年新加坡建国,初期由于政治方面的关系,中国移民几乎等于零,华人移民多数是从马来亚或邻近国家再移民而来。1980年代,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新加坡的经济转型双重有利因素导引下,大批中国商人、科研人员、知识分子、留学生及劳工,再度形成移民浪潮,大规模移居新加坡。
1987年,新加坡的四种教学语言汇整为单一教学语言,由此奠定了英文的强势主导地位。在这个过程里,新加坡的教育系统经历了重大转变。在殖民统治时代,殖民者只着眼于发展英校,以便培育文职人员以及少量对宗主国忠心耿耿的专才。对于以其他语言为媒介的教育,则任之自生自灭。在强烈民族主义和族群认同的影响下,华社一直尽力维系着母语教学的存续。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由于政府鼓励引进海外专才的政策,新一波的移民潮再次出现。来自中国、马来西亚以及其他地区的华族华裔,重新激活了新加坡本土华社的移民现象。不过,近年来的移民潮输入新加坡的主要为知识阶层。
总的来说,新加坡是以华人劳工为主体的华族社群,华人族群作为本地的主要种族,塑造了新加坡这个社会。二战结束之后,来自中国的移民潮中断了,但是,新加坡独特的移民社会结构业已形成。
回顾历史——牛车水原貌馆
牛车水原貌馆座落在牛车水宝塔街的三间经过精心修复的店屋里,是追寻新加坡早期华人先辈们脚步的门户,人们可以在馆中了解到,当年在牛车水落户的先辈们的故事。
新加坡统计局将“华人”(Chinese)定义为一个种族或族群。新加坡华人专指拥有中国汉族血统的人士,如福建人(专指福建闽南人)、潮州人(潮汕人)、广东人(广府人)、客家人、海南人、雷州人、福州人、福清人、兴化人(专指福建莆田人)、江西人、浙江人、上海人等等。在一个混血家庭里,如果父亲是华人,其子女通常会被归类为华人。
新加坡华人的籍贯相当繁杂,也趋于多样化,大体来说,新加坡华人会根据自己所属的汉语方言、民系、语言文化组、籍贯或祖籍来做归类。
华人的族群通常可以由自己所讲的方言来分辨,但是广东人是在保留自己方言方面做得最成功 ,36%的广东人在家中讲广东话,在家中讲普通话或英语的广东人的比率分别只占32%和28%。相反,新加坡主要华人的福建人(指泉漳闽南人)和潮州人多在家中讲普通话,甚至只说英语。现今那些讲闽台片闽南语的人群只限于多数的新加坡年长者,一部分的中年人和小部分的青少年。虽然籍贯或祖籍的观念在年轻族群当中稍有淡化,但一般新加坡华人仍会对自己的籍贯或方言组产生认同,甚至会相当重视或保留自己的方言。
大多数的新加坡华人源自于中国南方,尤其主要是来自福建,再来是广东和海南省。福建人(闽南人),潮州人和广东人涵盖了新加坡华人人口的四分之三,其余的四分之一由19个方言群组成。 这些华人一般称为“新加坡本地华人”,是十九和二十世纪前半叶从中国南方移民来新加坡的华人后裔(第一波和第二波移民浪潮)。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出现了从中国各地区移民来新加坡的第三波移民浪潮。
在新加坡华人社群当中,不同方言组或籍贯的互相通婚十分普遍。但籍贯或方言文化组的归类则会根据父亲的籍贯而定。例如,如果父亲是福建籍,而母亲是广东籍,小孩则会称自己为“福建人”。有些新加坡华人会根据自己的籍贯来联系自己的宗乡会馆。
主条目:峇峇娘惹
新加坡土生华人,也称峇峇娘惹,为早期到南洋的华人。由于他们混有华人和马来人的血统,也同时融合了华人和马来文化习俗,在新加坡华人当中被归类为另外一个族群。他们融合了马来和华族文化,但有自己特殊的文化认同。男人通常称为峇峇,而女人则称为娘惹。新加坡土生华人早期多数居住在芽龙(Geylang)和加东(katong)一带。在新加坡英属时期,由于他们多能通晓英语、马来语与闽南语,也因此是各商业和社团组织的通事或中间人。
有许多新加坡土生华人和新加坡福建人曾经搬离新加坡市中心到东海岸一带丹戎加东(Tanjong Katong),并且建造豪宅与别墅。1965年新加坡独立之后,新加坡土生华人开始迁往新加坡各个地区。新加坡土生华人主要属于闽南或潮州民系而主要的母语为峇峇马来话或新加坡各汉语方言。有许多峇峇娘惹因18世纪葡萄牙人殖民统治由传教士传教而改为信奉天主教。
新加坡土生华人的文化是融合了殖民时期英国,马来和华族(福建)传统文化。
华人初到侨居地时杂居于牛车水一代。基于相同地缘,汉语方言及血缘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华人形成了五大帮群:福建帮,潮州帮,广东帮,客家帮,海南帮。在英国殖民时期,殖民政府基本上采用的是以华治华的手段,指定了一些华人的领袖来管理华社。所以,华社是属于一个半自治的状况。他们组织的方式是通过一些民间组织来互相照顾自己,例如处理同伴的丧事。
因此,这些组织很多时候是个宗教组织,后来再发展成宗庙,或者是从这些照顾善后的组织里面,再发展成同乡会馆和宗亲会馆,以便彼此之间互相照应。经过时代的演变,华人在经济和教育上都有了显著的成长,一些实力雄厚的华商开始发起了跨越帮群的社团组织。这些包括了成立俱乐部(例如怡和轩),商会(例如新加坡中华总商会)。1906成立的新加坡中华总商会是华社的最高机构,自成立起就背负着为华人争取权益的责任。二战时期,新加坡华人曾透过商会来筹款捐赈物资,帮忙受难中的中国。
在20世纪60年代初,新加坡慢慢的争取到了自治。新加坡政府采取了许多使种族和谐的政策,让大家不分种族,不分宗教的一起生活。所以,当时新加坡政府并不太鼓励这些会馆。华人慢慢地由侨居转向了定居,在新加坡落地生根。随着国民意识与认同感的加深,会馆也慢慢地走向了衰退,而这些会馆的组织功能也逐渐被政府取代。
现今的会馆虽不如以前来的重要,但仍然扮演着传承中华文化的作用,尤其是让年轻的一代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及加深文化认同。
|天福宫]]是闽南人在新加坡所建的最古老的寺庙。]]
在新加坡,“'''闽南人'''”一般统称为“'''新加坡福建人'''”(闽南语:Hok-Kien),构成约新加坡华人当中的43%,是新加坡华人社区当中最大的[[民系]]。新加坡闽南裔华人多数源自于[[福建省]]南部,主要是[[厦门]]、[[泉州]]及[[漳州]](包括:[[安溪]]、[[晋江]]、[[同安]]、[[南安]]、[[惠安]]、[[永春]]、[[龙海]]、[[漳浦]]、[[诏安]]等)。他们所讲的方言是[[新加坡福建话|新加坡闽南话]](在新加坡称为“福建话”),主要是以[[厦门话|厦门闽南语]]做为标准,但较偏泉州音。在语言沟通方面,[[泉漳片|闽南泉漳话]]跟[[潮州话]]能够达到50.4%的互通,但却很难跟[[琼语]]进行沟通。
在1979年推行[[说华语运动|讲华语运动]]之前,[[新加坡福建话|新加坡闽南话]]曾是新加坡华人各[[民系]]当中的共同语,也是其他种族如[[马来人]]和[[印度人]]跟华人沟通的语言。
早期的闽南先民大多落脚于厦门街(Amoy St.)和直落亚逸街(Telok Ayer St.),逐渐形成了围绕于[[天福宫]](Thian Hock Keng Temple)的区块。他们随后又成立了宗乡会馆如[[新加坡福建会馆]],并且把区块展延至福建街(Hokkien St.)和中国街(China St.)一带。新加坡福建人在早期新加坡河一带的贸易活动当中是最活跃的。
由于他们来自中国[[闽南]]沿海一带,并且从事海上贸易,大多有信奉[[海神]][[妈祖]]之习俗。除此之外,他们也信奉其他道教之神明如[[玉皇大帝]]、[[九皇大帝]]、[[福德正神]],也信奉各府、县的乡土神如[[清水祖师]]、[[法主真君]]、[[开漳圣王]]、[[灵安尊王]]、[[广泽尊王]]、[[保生大帝]]、[[保仪大夫]]等。
唯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人所说的“福建人”,其实指的是来自[[泉漳]](包括[[厦门]])的“闽南人”,而不包括在福建省境内其的他籍贯;也就是说“福建人”并没有包括在“闽南地区”以外的福建人士。一般来说,在新加坡不被称为“福建人”的福建民系包括[[闽东民系]](福州人、福清人和宁德人)、[[兴化民系]](莆田人和仙游人)以及闽西的[[客家人]]。当时不采用“闽南人”而使用“福建人”来特指厦门、漳州以及泉州移民的原因有两个:
1、当时“[[闽南语]]”只是一个语言学概念,所以除了专家学者以外,其余来自[[泉州]]、[[漳州]]、[[厦门]]等闽南地区的百姓并没有“闽南”这个概念,更不会把自己称为“闽南人”或把自己的语言称为“[[闽南语]]”。
2、在清朝末年以及民国初年的移民浪潮中,来自[[泉漳]](包括[[厦门]])的移民远远超过福建省其他地区的移民。这三地的移民到新加坡扎根之后,因为沟通需要,这三地原本就很接近的方言被混在一起使用,渐渐地形成[[新加坡福建话]],简称[[福建话]]。来自福州和莆田等地的移民占少数,他们当时为了沟通需要,也得舍弃使用自己的[[闽东话]]和[[莆仙话]]而改用属于[[闽南语]]系的[[新加坡福建话]]。马来西亚也有类似情况。(新加坡的福州人和莆田人通常都会很明确的说自己是“福州人”和“兴化人”,不会说自己是“福建人”,因为“福建人”这个称谓早已被“闽南人”所使用。)
现今的新加坡华人大部分属于清末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49年成立以前的第二批移民浪潮的后裔,而并非属于明末清初的第一批移民浪潮的后裔。新加坡的华人大部分是[[中华民国]]在中国大陆时期移民到新加坡的第一代或第二代后裔。因此,大部分新加坡华人的中文程度理应没有第一批移民浪潮后裔那么差。但是,因为新加坡政府的教育政策自1965年建国以来一直偏重英文而轻视中文(部分原因是为了排斥中国大陆的共产思想,限制新加坡国民与中国大陆亲友交流),导致一批又一批的新加坡本地出生的华人接触不到中华文化的母体,对原本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化日趋感到陌生。这种现象尤其反映在90后的新生代,既把祖宗的南方汉语方言给忘了,在学习华人共同语“华语”也遇上诸多困难,索性把英国人的母语“英语”当成自己的“母语”。这种现象曾受到新加坡政府和语言学者的关注,并想方设法扭转这个趋势。这批精英不但给“新华文学”增添了不少著作,贡献不小,也在汉语教学方面为新加坡的中华文化出一份力。但是,因新加坡政府内部许多高官都是受英文
教育者,其中文能力也都不好,在推广华语的时候通常只是做表面功夫,所以许多有心人士的贡献最终石沉大海。
近几年,新加坡政府似乎开始意识到保留新加坡中华文化的重要性,开始注重一年一度的[[推广华语运动]]。电视上也播放了一些欧美以及非洲裔小孩说华语的片段,以激励(也可说讽刺)新加坡新一代华人认真看待自己的母语。新加坡第一任总理李光耀也在电视上和报章上呼吁国民开始认真学习自己的华语,并鼓励一些使用英语为家庭用语的人开始在家里转用华语与家人交流。}}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