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教育素质全球第一,看看人家的孩子是怎么学习的

“陪娃做作业”系列前段时间在朋友圈疯狂刷屏,当仁不让地成了2019年爆款段子,让许多吃瓜群众笑出猪叫的同时,也让更多的人扎心了——作为长期奋战在陪写作业第一线、将120设置为紧急联系人并每晚打开求救定位的老母亲们流着泪表示,没陪娃做过作业的家长,不足以谈论人生!

仔细想想,小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孩子面对的又何止做作业难这一个问题呢?

明明练习过好多次的题,下次考试时题型稍有变化还是不会做?

认为在课堂上答错问题丢人,因此从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

常常靠死记硬背的方法来记住老师讲的内容?

刚开学就制订了学习计划,可直到期末它仍只是个计划?

明知零花钱有限,还是忍不住冲动购物,买回的东西几乎没用过,杂乱地堆满房间?

……

这些问题,无论哪一个单独拎出来,都能让爹妈心塞半天。而且,更让人苦恼的是,大小道理和娃说了千百遍,他却好像一直开着屏蔽模式,半点没听进去。

其实,这些问题之所以让家长煎熬、让孩子痛苦,归根结底就在于孩子正处于小学这个学习入门阶段,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得累学得苦,还可能学不好,他们当然会存在拖延、焦虑、不专注、无法坚持等问题。

明白了这一点,“陪娃做作业”就需要换一种打开方式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家长应该陪的,不是“完成作业”这个结果,而是激发学习动力、培养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的过程。当然,做作业只是这个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想要帮助孩子打造决胜未来的学习力,除了日常作业辅导中的方法引导,家长还应该亲自把关,选择一些能帮助孩子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的图书,例如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一套引进自新加坡的《写给儿童的高效学习力打造计划》

这套书是从“亚洲基础教育第一国”新加坡引进的,是一套能帮助孩子激发学习动力、培养学习毅力、提升学习能力的图书。据新加坡出版商反馈,这套书出版10年,畅销10年,非常受当地小学生欢迎。

与常见的传统理论式说教图书不同,《写给儿童的高效学习力打造计划》根据儿童阶段性学习的特点,专门针对6-12岁小学阶段学生几乎都会遇到的学习难题或困扰打造的、科学专业的学习力提升计划,以轻松有趣、富有激情的行文风格,全方位介绍了帮助孩子有效提升十大关键能力的373种简单有效的方法,让学生摆脱焦虑情绪、停止低效拖延、学会聪明学习、培养坚毅品质等。

每本书都可以帮助他们

掌握一种关键的学习能力

《有效备考得高分》

提高应试技巧,成就应试力

《别输给半途而废》

打造坚持不懈,磨炼持续力

《告别低质量勤奋》

掌握聪明学习,提升应变力

《再见,拖拖拉拉》

战胜拖延低效,学会规划力

《想到,更要做到》

告别消极懒散,增进行动力

《敢拼敢赢做冠军》

跨越学习障碍,激发主动力

《别让焦虑打败你》

克服焦虑情绪,练就抗压力

《学生也要断舍离》

精简学习生活,提高简化力

《谁都可以了不起》

实现自我突破,增强自控力

《敢想敢做有担当》

塑造自信担当,培养领导力

有家长可能会问,现在市面上帮助孩子提高学习力的书那么多,为什么要选这一套呢?

1

精挑细选,为中国小学生奉上最权威最值得参考的学习力升级指南

针对这个问题,首先我们来看看这套书——它引进自“亚洲基础教育第一国”新加坡,是出版社反复对比各国出版的、各式各样的同类出版物,精挑细选出来的。

相信很多家长都知道新加坡的基础教育建设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可到底有多高未必清楚。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些数据吧:

去年公布的哈佛大学录取数据中,哈佛大学的整体录取率为5.2%,分给中国学生的录取名额低于0.5%,但同是华人的新加坡录取率高达14%,排名第一。

此外,在2015年颁布的《全球最大规模基础教育排名》中,新加坡排名全球第一,而一直被以为全球教育领先的英国、美国都排到了二十名开外。

2016年12月6日,全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了最新的PISA报告,新加坡学生以数学564、阅读535、科学556的成绩力压群雄,夺得冠军!

OECD自2000年起,每3年组织一次,对76个国家的学生进行数学、阅读、科学等科目的测试,这项测试被公认为“教育界的世界杯”,是衡量各国基础教育质量的权威标准。

目前,全球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采用新加坡的教材。在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邓稼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等科学家的母校清华附属小学国际班也在使用。

正因为新加坡的基础教育制度、教育方法、教育成果都达到了全球顶尖的水平,所以这套在新加坡深受孩子喜爱,畅销10年之久,长踞各大畅销书排行榜的图书值得推荐。

2

针对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问题,进行通俗、实用、有效的方法指导

作者张郁之为新加坡知名的教育家,拥有20年的一线教学经验。最清楚孩子学习情况的,非老师莫属,尤其是作者这样教研经验丰富的资深教育工作者。因此,在这套书中,可以看到,作者直击痛点,提出了大多数小学生都会遇到的学习难题以及迫切需要得到的帮助。

并且,最重要的是,作者不用枯燥的语言,不说空洞的大道理,用孩子看得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传授科学有效但简单可行的解决方法或者实践步骤,简直就是在手把手地教孩子去搞定每一个难题。

例如《想到,更要做到》一书中,作者提出了一个许多孩子正面临的难题:

每天都是24小时,为什么有的孩子总觉得时间不够用,连作业都没法按时完成,而有的孩子却能轻松安排好学习与生活,还有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呢?

答案就是每个人的时间管理能力有差异。

那么作为一名小学生,如何提高时间管理能力,更好地管理时间呢?作者在书中为孩子们提供了非常简单但实用的方法:

*按重要程度给任务排序,优先处理重要任务:最好列出任务清单,按“红绿灯法则”(红色为紧要任务,黄色为重要但不紧急的任务,绿色为普通任务)为任务排序,并依次去完成它们。

*找出自己的“精力巅峰”:找出头脑清醒、注意力集中,学习效率最高的时间段,那就是你的“精力巅峰”。可能是在早上,也可能是在深夜,因人而异。在这段时间里学习,能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学会说“不”:在思考问题或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对于分散你的注意力的人或事委婉但勇l敢地说“不”。

再如,《告别低质量勤奋》这一册,作者也提出了普遍存在的一个学习困惑:

同样的学习内容与进度,有的孩子埋头苦读,甚至不惜挑灯夜战也无法取得好成绩,有的孩子学得轻轻松松却能在考试中名列前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后者更聪明吗?

这是一个能让许多孩子都产生共情与共鸣的问题。在期待中,作者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当然不是,只是因为第二类学生用对了学习方法。

作者告诉孩子们,每个学生,都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聪明学习的方法。如何找呢?紧接著作者就循序渐进地引领学生去判断自己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首先,判断自己的学习类型。作者认为,学生大致分为四种类型,每种类型有各自的明确的学习特点:

视觉型学习者 图表爱好者。喜欢通过板书讲解或PPT 演示来学习。

听觉型学习者 小组讨论爱好者。喜欢听着音乐学习或大声朗读学习内容。

运动型学习者 课堂角色扮演爱好者。习惯在思考或学习时走来走去。

逻辑型学习者 “模式”运用爱好者。喜欢按程序办事,寻找不同的模式来处理问题。

确定学习类型后,孩子就可以在对应的方法介绍中找到专属于自己的聪明学习方法啦!例如,视觉型学习者,使用的学习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多使用表格、图示来梳理、归类信息;

*多运用思维导图法来厘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做笔记的时候,下意识地着重标出重点内容。

是不是都是非常简单可行的学习方法呢?只要将它们记下来,在日常学习中有意识地使用,小读者渐渐就会发现自己的学习思路变得清晰了,学习的效率也大大提高,可以更加自信地完成学习任务。

还有作者提出的这类问题:

课文和公式全靠死记硬背才记得住?

明明练习过好多次的题,下次考试或做作业时,换个题型还是不会做?

这便是陪娃做作业时许多老母亲都躺过的“枪”。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它们呢?

首先,作者深入浅出地告诉我们,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许多孩子没分清了解和理解的区别,误以为“我知道了”这部分内容(譬如死记硬背),就是“我理解了”它。

纠正了错误的认知之后,作者具体提供了三种训练方法来帮助孩子提高理解力,通俗易懂好操作:

*联系上下文语境学习,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内容;

*接收到知识或信息后,要养成分析、理解、记忆的学习加工习惯,将了解到的信息转化为我们理解的内容;

*时常提醒自己,先理解再记忆,形成习惯。

3

故事、图表、插图等助学工具的大量使用,弥补孩子理解力的不足,让枯燥的学习更轻松。

书中有大量的小故事小案例,生动有趣,穿插出现在方法介绍中,不仅能适当缓解孩子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的学习压力,还能给予孩子具体的实践指导:

故事与正文内容互为补充,让孩子进一步明白了解与理解的区别,懂得在面对问题时,应该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

为了将学习方法介绍得更加清楚,作者还在书中使用了许多表格。这些表格,结合文字内容,将抽象的重难点知识形象化,帮助孩子进行多样化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此外,作者结合文字内容,亲手绘制了大量的漫画风插画。这些插图生动地再现内容场景,图文并茂,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轻松。

而且,与其他图书插图不同的是,这套书中的大部分插图的主角,都是一个表情生动、亲切可爱的小男孩,他的反复出现,很容易让小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情与共鸣,让整个阅读过程“活”了起来,插图中的这个男孩仿佛成了小读者的伴读,乃至学习成长的榜样。

值得一提的是,这套书还有一个用心设计的环节——在每个章节的开篇都有精心梳理出的本章节关键知识点。

有了这部分内容,孩子在进入本章节的阅读前,就可以提纲挈领地快览学习重点,让接下来的阅读更有目的,更高效。

改变陪孩子做作业的打开方式吧,帮助孩子赢在小学,我们都需要《写给儿童的高效学习力打造计划》!

  • 发表于 2019-07-14 06:46
  • 阅读 ( 431 )
  • 分类:留学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黎彪滢

4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不在不再 243 文章
  2. 政务服务 160 文章
  3. 段宗 141 文章
  4. 互联网+留学服务 100 文章
  5. 柳炎 66 文章
  6. 寇柔庆 64 文章
  7. 支洋 64 文章
  8. 屠俊 63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