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新加坡,你会看见街道旁
一排排整齐的低层楼房。
和高楼大厦的冰冷不同,
这些建筑色彩缤纷,
在热带阳光的照耀下,格外吸引眼球。
这些花园小洋房式的建筑,
就是今天小文要科普的店屋。
广告窈窕淑女,心向往之
店屋(Shophouse),也称为下铺上居,是华南地区及东南亚独特的乡土建筑,多为两至三层高,一楼是店铺,二三楼为民居。
店屋常常是窄长的设计和装潢,从街道的一头延伸到另一头。它的正面看起来相当狭小,只有四五米宽,然而店屋内部别有洞天。一家店屋的深度至少是宽度的三四倍,直通后巷。街上是车水马龙,店内却独有一份静谧。
按照规定,店屋的临街面要留出五英尺的公共空间,这就是著名的“五脚基”。因此店屋的一楼后缩,用两根柱子来支撑上层的楼房。各家店屋的五脚基相连,成为连续的走廊,从街道的一端直通到另一端。在炎热多雨的热带,它不仅烙印着文化,还为行人遮阳挡雨,逐渐发展成为繁华的商业街道。
广告有了它,妈妈再也不用担心
我在逛街时经受日晒雨淋了!
烽火佳人,百年兴衰
店屋的起源多认为是华人的故乡——中国,但也有说是荷兰人统治马六甲海峡时,其首都阿姆斯特丹的民居风格影响了新加坡。但不管起源于何处,由于新加坡地处东西方交汇要冲,地少人多,这种可以共享土地空间的建筑风格很快流行,一直到1950年代都是新加坡主流的建筑形式。
小小的店屋记录了航海时代的东西方文化碰撞,之后更是见证著南洋华人的奋斗史。十九世纪后半叶到二十世纪初,中国的封建皇朝崩溃,民国在动乱中风雨飘摇。闽粤沿海的居民为了躲避战乱,纷纷下南洋,来到新加坡的华人往往会租住在店屋。白天在外辛勤工作,晚上坐在一起闲聊,店屋成为他们在异国他乡抱团取暖的港湾。即使凭借店屋在海外安身立命,华人依然遥望远方思念著故乡。
广告店屋的变迁,诉说着新加坡近代的故事。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店屋从简陋的两层楼房变成了精修的多层阁楼。二十世纪初的新加坡迎来了经济大繁荣,店屋成为展示财富和品位的象征,商人们在店屋正面堆叠上大量的浮雕和装饰,色彩与光影相交映,华丽而夸张,不禁让人联想到中世纪的欧洲建筑,所以这一特别时期的店屋被称为“中式巴洛克“。
大家来找茬,确实有相似之处呢~
到了中期,受西方现代主义装饰风艺术的影响,以及省钱省工的现实需要,店屋的装修渐渐趋于简单和现代。而单调的钢筋混凝土使得店屋失去了它独有的风格和特色。二战爆发后,店屋遭受了灭顶之灾。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新加坡遭受了飞机的狂轰滥炸,大量木质结构的店屋遭到严重破坏。日本宪兵队踹开一间间店屋的大门,抓走数万华人枪决,以报复南洋华人对抗日活动的资助。
广告斑驳的墙垣,是时代碾过的遗留。二战结束后,被马来西亚踢出联邦的新加坡既缺乏资源,又没有军事保护,时时处在被吞并的危机中。国父李光耀开始了一系列激进的改革,用强力的手段推动发展。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而店屋成为落后的象征,被整栋整栋地拆除。
混血美人,春暖花开
八十年代,新加坡已经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但这座现代都市,满是冰冷的钢筋水泥,失去了吸引游客的魅力。曾经,新加坡人急着告别过去,此刻方才惊醒,想要保护所剩无几的店屋。
牛车水、小印度和甘榜格南被划为历史保护区。在政府的强力政策下,店屋得到全面翻新,一些店屋成为风味十足的宾馆、闹市中的豪宅,还有些成为富有特色的创意小店。
广告在新加坡,华人、马来人、印度人会根据自己的口味,装饰出风格各异的店屋。华人掀起中国风,挂上牌匾和灯笼,刻上华夏的图腾。伊斯兰教徒绘出星月和植物,留下连续的木饰。马来风味的木雕、希腊罗马式的柱头和拱圈、殖民风格的盾牌和勋章,盘旋在店屋正立面。百叶窗、推拉窗、滑窗、玻璃窗各领风骚。不同风格的元素甚至会混搭在一起,共同装饰同一间店屋,带来别样的混血魅力。
店屋选美大赛,你投谁一票?
动荡的时代过去,店屋获得了新生,
成为新加坡一大特色。
如今在坤成路、丹戎巴葛、安详山等地区,
都保留着完整的店屋。
广告Everton Park店屋(近地铁欧南园Outram Park)
来旅游的你,走进店屋逛一逛,
感受历史拂过的记忆。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