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去新加坡买房的别样体验

文章来源于知乎,已经作者授权,为了转述方便,故以第一人称描述。

我下面说的房子是特指新加坡的组屋,英文叫HDB。面对国内房价连年上涨的情况下,被迫无奈转投国外。不料柳暗花明,给大家分享下真实记录。

这套房子的基本条件和我买的房子大致相同。

购房合同

房间布局图

第一,都是110平米的使用面积。这里不是建筑面积,没有公摊,没有得房率,没有把香港那套垃圾做法学过来。

第二,户型都一样,三个房间,两个厕所,一个客厅,一个厨房,一个储物间。

第三,它标的价格是38.8万,我的卖家当时标的价格是39万,最后还价还到36.5万。最后算上税费律师费中介费38万不到。

这个价格我是很满意的,不知道大家看了觉得怎样。

我刚来,工资不高,我和老婆的收入加在一起也就6000新币,给新加坡拖后腿了。安居乐业,安居在前,乐业在后,以后会一直坚持努力的。

帮大家简单做个小学算术题。

假设按照国内的得房率80%来算,这套110平米的房子就等于国内买137.5平米的房子365000/137.5=2654.5新币每平米。再乘以汇率,2654.5*4.81=12768.3人民币每平米。

你们不信是吗?我没来之前我也不信。但是这是千真万确的。

是新加坡太低了还是中国太高了?

这种钢筋混凝土的东西到底应该值多少钱才算正常?

房价收入比多少才合适?

税率比

这是新加坡的地铁线路图

新加坡地铁线路图

图片里虚线的是正在建设,实线的是已经建好。这个图不准确,蓝线和黄线已经通车。

有人说你家位置偏,我说没错,我家不在市中心,我家靠近地铁站就行了。800米的距离,步行8分钟到,骑共享单车4分钟到。

我们两个人的工作地点都是中西部,每天公交地铁很方便,半小时就到了。工作日两点一线给我们节省了多少时间,周末偶尔去市中心逛街。我们房子不买西部的,难道买在最东部的机场吗?

我在北京2010年念完大学然后工作,后来又去南京工作。所以,我在这两个城市都租房住过。我来新加坡之后,有次突发奇想,我想知道以前我租的房子如果要买该多少钱呢?以前我只看房租,连这些房子的房价都不知道。上图给大家欣赏一下。

北京市

南京市

南京市

南京市

南京市

南京市

南京市

南京市

最后这个御道街小区的房子我住的最久,我是整租一年的。当我看到这个价格的时候,我的内心是:这TM是个什么东西?你TM是不是逗我?

这种1985年的老破小,比老子的岁数还要大,我住在里面的时候经常担心不要发生地震房子瞬间塌了把我活埋了。但是,说什么都没用,这种三十多年的砖头就和茅台一样,爱买不买,不买滚蛋,少逼逼。

同样是花180万左右的人民币,等我把家具家电弄好,发点我家的图片上来,和这套金灿灿黄登登的大(shi)咖(huo)对比一下。

南京工资....

大南京,这个平均工资对应这个房价真是摆的一米,依壁雕造……

没见过不代表没有,没发生不代表不会发生。

论经济发展,新加坡不算差,论人口流入,大批的人想进来。

它的房价走势是什么样的?看图。

新加坡房价

这才是一个商品正常的走势。有涨有跌。只涨不跌的只有火箭,冲出地球才行。

我作为买家还算运气好,比最高点低了将近13万新币(60多万人民币),四年的连续跌幅超过25%,我的卖家是七年前买的,他自己就告诉我这套房子赔钱了。但是他买了一手的新组屋,政府规定必须在拿到钥匙半年内把这套房子卖掉。它不会管你赚钱赔钱,它只规定一家只许一套,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我买的价格将来也许会更低,也许将来会涨起来,谁知道呢?这是我的家,涨跌都不是我关心的。我要在这个家发展我自己,建立一个幸福的家庭。这才是每个房子真正的价值,绝不应该沦为一个低买高卖的工具。

可能有人认为 :“中国的房价没有泡沫,不是投机炒作,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房价涨是正常的。城市化还没有推进结束,还有更多的人要进城买房,将来还会更高。纽约、伦敦、香港都贵,我们贵也是正常的。”等等类似的吧。

在我眼里,这些话全是放屁。全是资本家的狗腿子替主人汪汪叫。新加坡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人均GDP接近6万美元,地方小,人口多,按道理来说应该寸土寸金啊。为什么我亲身实践买到了便宜的房子?因为新加坡把普通人和有钱人分开对待。家庭月收入在12000新币以内的可以买政府建的便宜的组屋,而且只许买一套,这个资源是宝贵的,一个人只许拿你的一份,买到手五年之内不许卖。家庭月收入12000新币以上的,你们是有钱人,对不起,这个宝贵的资源没你们的份,去买公寓,价格四倍以上,税也高。这叫什么?这叫劫富济贫!

很多人拿经济适用房和组屋对比,你们考虑过几个核心问题吗?

第一,比例问题。新加坡是80%以上的人住组屋,这就是惠及绝大多数人的好事。国内经济适用房的比例是多少?8%有吗?一个大众化的东西和一个小众化的东西本来就没有可比性了。

第二,购买门槛。这里的门槛是家庭月收入在12000新币之内,接近6万人民币,大多数新加坡家庭达不到这个数字,所以大家都有资格买。国内的门槛是多少?我想上知乎的大多数都超过当地的门槛吧,有等于没有,想买也没资格买。

第三,房子的位置,质量,户型,面积,周边配套。

有人高喊这些房子只给新加坡人买,不给外国人买。这不废话吗?

本国的福利当然应该给本国的公民啊。不给本国人反而给外国人,凭什么啊?跪久了站不起来了是吗?

还有人高喊,北京上海是全国中心,将来是全宇宙中心,有顶级学校,顶级医院,顶级人才等等,京沪永远涨。对不对我们先不谈,那南京呢,成都呢,厦门呢,去年集体大涨的三四线城市呢,这些地方是不是也有这些顶级的配套?它们的房价是靠当地居民的收入撑起来的还是靠炒起来的?

好的不学去学香港,从土地招拍挂到公摊面积再到全面推向市场等等,开发商一哄而上。最后所有人都是给地产商打工,给银行打工,给有多套房的新时代的地主打工。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新加坡好的例子放在前面不学?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牛奶宁愿倒了也不能给人喝,房子宁愿炸了也不能给人住。

我是学金融的,冷冰冰的经济学道理我不是不懂。但是,如果一个社会是按照冷冰冰的经济学来运行,这种社会不是我理想中的伟大复兴。

全中国有多少套房子空置没人住?全中国有多少人名下有好几套房?

就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别的国家不发展吗?

经济发展和房价上涨划等号是吗?

就中国大城市人多,新加坡人口密度全世界第二人不多吗?

所有为高房价找理由的都是借口,你们说的所有理由新加坡全都有,但是新加坡就是房价低的多。请问怎么解释?是不是你们家房子用的都是LV牌的砖头,香奈儿牌的水泥?

我的家乡是江苏省镇江市,妥妥的三线城市,除了香醋有名,别的我也没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了。在2017年的涨价去库存这么牛逼的操作之下,已经有一部分楼盘的价格超过15000了。按我买房的价格来看,新加坡连国内三线都排不到,能排四线就不错了,怪不得有人叫坡县呢,还国际金融中心呢,丢人呀。

新加坡政府的官方语言是英语,但是它的建屋局却把这句诗用中文挂在墙上,而且真的这么去做了。

当年为了房子焦虑到经常睡不着,在国内面临压榨双亲,背负巨大债务,对未来充满深深的忧虑,一度想过不再拖累相恋七年的女友。而后来到千里之外,终于有了一个家。站在这幅巨型牌匾下,看着这句熟悉的诗句,小时候学只是背诵考试,毫无感觉。二十年过去,联想到我自己的遭遇,我这个“寒士”的心情是多么的复杂………(我在哪?我应该在哪?从小学的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哪?)有人说看到这张图泪目了,其实当时我也泪目了,中国诗词无数首,他们怎么知道就选这一句的?泉下有知的老杜,您老要是知道了会不会也泪目?

安得广厦千万间

当房价裹挟著所有人一切向钱看的时候,地沟油也好,毒奶粉也好,社会上许多人的良知都会彻底扭曲。大家都要拚命赚钱去追赶房价,如果走正道太慢,那就会有人铤而走险去走歪门邪道,最后受害的是整个社会。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安居乐业,做不到安居乐业,和谐社会就只会存在于梦中而不会成为现实。

各位,中国是越来越强大了,不论我去哪这都是我骄傲的事情,但是更重要的是见贤思齐,从强大到伟大,路还很长。

我曾经疑惑新加坡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不和香港一样以卖地和炒房价来赚取巨额的利润?这些政策的制定者,已经去世的李光耀自己说出了答案。这段话只是从一个角度来谈他的想法,这个选择影响太大了,而且一旦做出选择就没有回头路了。可以看出放弃这块肥肉即使在执政党内部也是面临巨大的阻力,非铁腕强人不可能做得到。

  • 发表于 2019-07-14 01:24
  • 阅读 ( 663 )
  • 分类:房屋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毕琪

53 篇文章

作家榜 »

  1. 不在不再 243 文章
  2. 政务服务 166 文章
  3. 段宗 141 文章
  4. 互联网+留学服务 103 文章
  5. 柳炎 66 文章
  6. 寇柔庆 64 文章
  7. 支洋 64 文章
  8. 屠俊 63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