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毅然辞去新加坡工作,回家琢磨开网店,产品远销国外

“咱想着乡里乡亲,能帮一把是一把吧。”今年33岁的常保如腼腆一笑。之前,从新加坡打工的他年薪10多万元。2015年,因为思念家乡的父母妻儿,他毅然辞去工作,回家琢磨著开网店。

大埝乡所在的鄄城,是中国的“人发”之都,据当地人介绍,全县一半以上的人从事假发行业,常保如想到了另辟蹊径。从鄄城往南近百多公里外的曹县,以生产表演服装而出名,他琢磨著从影视拍摄道具切入。

有一天他突然想到电视剧里常出现的宫灯在当地很少有人做,而父亲本就是一位几十年的乡村木匠,于是爷俩买来宫灯,照葫芦画瓢,谁想做出来成品“越看越好看”。46天后,常保如注册了公司,两个月后在淘宝上和1688上开了大冢和室家居网店,准备规模化发展。

广告

在创业初期,本就受限于业务规模和资金,常保如索性直接把作坊建在了家里。他介绍,老人一样能做好宫灯,他们闲时可来做工,农忙时要干农活,都不耽误。

可就在生产销售步入正轨一段时间后常保如发现,宫灯手工制作时间成本太高,一位师傅平均一天制作5个宫灯已是极限,加上喷漆等步骤,平均单个产品耗时长。批量生产虽能压缩时间成本,但是带来的库存风险也与之增加。

市场的需求不稳定,多的时候一天30多个订单,老师傅们加班加点赶制;但是少的时候,堆著的产品卖不出去,量上不去发展慢资金周转更是问题。2016年,他扩展品类,推出手缝榻榻米坐垫、床垫等产品,降低单一产品带来的风险。

在位于县城的一处门头兼做仓库办公点内,一个凳子一张办公桌,就是常保如的临时办公地。没有电脑,他一手拿着手机一手握着笔,翻看负责网店的弟弟发过来的地址信息,手写发货订单。仓库内靠墙两侧本来存放了满满的两摞产品,直到房顶,双11当天及接下来几天,店铺卖出了三分之一的货,为日常销量的3倍。

广告

目前店铺相较起步时,生活已有了很大改观。消费升级,人们对产品品质要求也高,为了今后更长远发展,常保如选用较贵的水性环保油漆,使用日本进口的障子纸原料。2017年12月7日,在第五届淘宝村峰会上,常保如还收获了农村电商优秀带头人称号。

对于未来,他希望在资金相对不紧张时,进一步扩大规模,改善生产条件,和更多的乡亲们一起研究升级产品,增加收入。

曾不信网络的老父亲做梦也没想到,如今自家作坊里的产品还能卖到日本、韩国。常保如梦想着有一天能带着老父亲到国外看看,说不定哪一个房间里,正挂着自家作坊生产出来的宫灯。

本文来自生意我最行,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广告
  • 发表于 2019-08-06 10:46
  • 阅读 ( 319 )
  • 分类:社会百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巩旭

46 篇文章

作家榜 »

  1. 不在不再 243 文章
  2. 政务服务 160 文章
  3. 段宗 141 文章
  4. 互联网+留学服务 100 文章
  5. 柳炎 66 文章
  6. 寇柔庆 64 文章
  7. 支洋 64 文章
  8. 屠俊 63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