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留学|精简小升初申请程序,让直接招生计划更平等

众所周知,学生读书升学都需要参加考试。在小学时,国内有“小升初”,新加坡则有“PSLE小六会考”。虽然我们大部分人都是通过这一次次考试完成了升学毕业,但上学时我们也听说过有学生被提前录取或者被保送了。那么在新加坡有没有类似的政策呢?当然有,这就是直接招生计划(Direct School Admission,简称DSA),去新加坡留学,你也能享受这样的政策哦。

广告

近年来,一些经济条件较富裕的家庭,通过各种提高班、才艺班等帮助孩子通过这项计划,率先争取入读名校的名额。但这却违背了这项计划“招收特殊才能学生”的初衷。因此在11月8日(本周四),新加坡教育部宣布将精简DSA申请程序,建立一个统一的报名平台,促使直接招生更平等。

那么接下来,小文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此次DSA改革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1、更看重学生潜力

新加坡教育部第二部长英兰妮女士表示,新的DSA细化了选择原则,这些原则旨在帮助学校识别学生的潜力,即使学生可能还没有机会展示他们的才能。所有学校都改进了甄选程序,不再单凭借一张申请表格衡量学生,而是给予所有申请者一次面试机会,以便更加明智地确定和认识潜在的和具体的人才。

这意味着,今后DSA的选拔将更加看重学生拥有的潜质,对于学生参加过的比赛和获得的奖项将不再过分看重。举个例子来说就是,当学校在选择艺术DSA时,将更多地关注潜在的能力,如节奏感、审美眼光或合拍唱歌的能力,而较少强调学生是否参加过许多比赛或在本地、海外获得过的奖项。

2、不再收取申请费用

目前,一些学校会向报名DSA的学生收取行政费或测试费,最高可达 $50。校方说,有这笔额外费用,是因为要为学生准备能力考试,需要额外人手和资源。

广告

在改革之后,学校将自行承担这笔费用。这是为了帮助家庭条件拮据的孩子,避免他们因为这笔费用,放弃学习的机会。

同时,在这个报名平台建立后,学生及家长不再需要提供纸质版的学生官方数据。学生在上网提交报名申请后,学校即可收到申请者的小学成绩、课外活动和体能测验记录等所有记录,学校也不需要再单独将文件打印出来进行核查。学生、家长及学校都更加省时省力。

3、学生只能最多申请三个学校

以前学生在申请DSA时,为了增加录取的可能性,学生会尽可能多地去申请学校。而在今后,每个学生至多可以申请三个学校,这样一来,就可以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这项计划中来,让他们得以发挥所长。

说了这么多,一定有小伙伴要急不可耐地问,DSA,直接招生计划,到底是什么呢?别急,小文这就给大家科普科普。

什么是DSA?

DSA,直接招生计划,即是招收一部分拥有特长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可以在小六离校考试或O水准会考前,申请进入能让他们进一步发挥专长的中学或初院。

广告

新加坡的中学一般分为自主中学、自治中学、政府中学,这三类学校均有直接招生计划,今年参与中学DSA的学校共有143所、18所初院。目前,新加坡自主学校保留给DSA的学额,高达20%。自治学校和有专长项目的学校的录取比率,则为10%和5%。

DSA申请时间

3-5月是DSA学校的开放日,学生可以参加开放日,进一步了解学校的情况和申请方式;

7-8月是面试笔试的时间,笔试各个学校有不同安排,具体日期可以通过学校官网查询,考试通过后,8月底就能收到offer;

从10月开始,学生可以选择录取的学校,通过网络或填写表格选校,完成最后的录取;

最终被录取的学生将于11月底小六离校考试分数达标后接到通知,这个分数线要比普通学生低很多。

通过中学或初院直接招生计划的学生将不能在会考成绩放榜后参与中学分配活动或联合招生计划(Joint Admissions Exercise)。并且在他们进入学校就读之后,也不能转校以遵守对学校的承诺。

广告 DSA的分类

DSA 一般分为学术、特长两大类,具体的招收情况可以参考各所学校的官网信息。虽然分为两类,但是DSA招收的特长类学生数量更多,如果更偏重学术方向,最好还是慢慢回归到以PSLE为主的选拔方式。

学术类DSA:比较侧重学生的理科,主要参考竞赛成绩,如果能在各大竞赛中拿到好成绩,申请成功的几率会高很多。

特长类DSA:在艺术、体育等方面有优势的学生,比如绘画、弦乐等均包括在内。

到这里想必大家已经明白什么是DSA计划了,那么拥有着特殊才能的你是不是也很想报名参加?快来咨询,你想知道的新加坡留学信息小文这里都有~

  • 发表于 2019-08-06 03:54
  • 阅读 ( 330 )
  • 分类:社会百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唐龙博

47 篇文章

作家榜 »

  1. 不在不再 243 文章
  2. 政务服务 162 文章
  3. 段宗 141 文章
  4. 互联网+留学服务 100 文章
  5. 柳炎 66 文章
  6. 寇柔庆 64 文章
  7. 支洋 64 文章
  8. 屠俊 63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