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森真的要造车了。前段时间,车叔推过一篇有关戴森造车的资讯,现在事情有了新的进展,海外权威媒体披露:以生产高端卷发棒和吸尘器闻名的英国公司戴森(Dyson)宣布将在新加坡建立电动车工厂,这座完全定制化的双层制造工厂计划于2020年完工,届时将用于投产电动汽车,其生产的电动汽车预计于2021年上市。
广告(新加坡戴森工厂效果图)
想好了说干就干,看看人家戴森的魄力和行动力,国内新能源玩家中骗融资的该有多汗颜。只不过,戴森的工厂选在新加坡闹哪样?
新加坡建厂成本很高
提起新加坡,不少人表示五味杂陈。在这个小小的弹丸之地,华人是主体,但地位却不高。新加坡经济发达,城市管理完善,法律极其严苛。你要是随地吐痰、乱写“到此一游”,可能要挨一鞭子,国家才用高压方式让国民树立守法意识。
新加坡2017年人均年收入为5.5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34.6万,是典型高收入国家,排在世界第六。而中国人均收入为0.88万美元,二者差距太过悬殊。而在汽车产业,即便一线工人也多半不低于中位数,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准更高,所以在新加坡建厂要付出巨大的人力成本。
广告新加坡70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挤下了近6000万人,人口密度不输北上广。新加坡类似深圳,地少人多钱多,地价相对高昂,尤其是相对发展中国家。不过由于政府的强势管控,也不高得离谱。
新加坡同样也是适合的
抛开成本,我们来看看新加坡的优势。首先,与港澳地区不同,世界金融中心新加坡的工业竟是支柱产业,有一套成熟、完善的汽车产业链。新加坡科教发达,汽车领域人才资源丰富且优质,高水平的工程师和员工多多。政府大力扶持汽车产业,还能够为戴森这样的新锐车企提供激励计划:比如建厂可享5年以上的税收减免,针对项目成本30%的拨款以提高企业商业效率。目前尚不清楚戴森是否参与激励计划。
也就是说,新加坡当地供应链、市场准入和劳动力专业技能有优势,可以抵消了成本因素带来的风险。另外新加坡靠近中国大陆——这片作为广阔的汽车单一市场,物流成本也不高。要知道,去年戴森全部营业额中四分之三来自亚洲地区,主要来自中国大陆。那为何不干脆在中国大陆建厂呢?
广告首先,新加坡是“自由贸易港”城市,与中国、日本都签署过自由贸易协定,汽车及相关零部件产品可以享受关税减免。另外,新加坡非常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戴森的电动车可不比其它电动车,独创的黑科技不会少。在新加坡,剽窃别人的知识成果要挨鞭子、坐牢,而且是来真的,谁敢!至于这事儿在中国,不说大家也知道。
重要是的,戴森跟新加坡是有渊源的,11年前戴森就已进驻新加坡,成立了一支小型工程团队开发戴森高速数码电机。目前,戴森在新加坡的员工人数已达1100名,累计制造超过5000万台戴森高速数码电机。另外,新加坡曾是英国的殖民地,部分文化是共通的。所以说,欲发力远东市场,新加坡确实是很好的跳板。
戴森造车的近况如何?
广告除了新加坡工厂,戴森在英国哈拉温顿军用机场园区投资2亿英镑修建办公楼及实验室,组建了一支400人的汽车研发团队(从劳斯莱斯、宾利、阿斯顿•马丁、特斯拉挖来的),研发团队正着手电动汽车项目。当然戴森还会继续招兵买马,额外增加300个汽车业务工作岗位。
戴森到底要研发出什么样的电动车?当然目前一切尚处于设想、方案保密的阶段。戴森本人曾透露:在家电领域积累的电机、流动动力学、HVAC(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轻量化、全景摄影等创新技术可以统一整合到电动汽车上。产品将搭载自动驾驶技术,配备自家的360度摄像头设备。反正按照戴森一贯的尿性,总会一两样瞬间抓住你眼球,让你长久爱上它的东西,但愿如此吧。
广告车叔结语
就从选址新加坡可以看出,戴森肯定瞄准的是高规格、高品质、高性能电动车,我们尽可以把期望值调高,但也不要想像得太过怪异。会不会是下一个特斯拉?但至少,待日后特斯拉肆虐电动车市场时,戴森让我们多了一份高调性、差异化的选择。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