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亚太知识竞争力指数》发布,新加坡第一,上海第五,中国中西部亮点频出

4.JPG

亚太知识竞争力评价范围

今天上午,浦江创新论坛发布了由上海市软科学基地“上海交通大学知识竞争力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研制的《2018亚太知识竞争力指数》。这是自2010年以来该排行榜的第九次发布。

今年,该指数首次新增中国的20个地区纳入评价范围,并发现不少中西部地区虽然排名靠后,但在知识经济生产系统中的部分板块仍不乏亮点。这说明,在过去九年中,中国中西部地区的知识经济已得到相当幅度的提升。知识经济的“中国板块”在亚太地区正稳步隆升。

广告

知识竞争力提升,中国新增20个地区参评

研制该排行榜的首席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罗守贵介绍,根据与国际竞争力中心的约定,2017年之前的评价范围包括亚太的33个地区。但从今年开始,为了给中国转型升级以及知识竞争力发展提供一个参照系,他们将中国几乎所有省级行政区都纳入排行榜——除了澳门因数据缺失严重而无法纳入评价范围。

他说,整体上看,中国从中央到地方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形成了充分的共识,并在科技与教育投入方面形成持续而稳定的增长机制,这对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形成新的经济驱动力至关重要。过去四十年来,中国坚定的知识投入和技术积累正在发生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未来四十年中国必将在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知识竞争力版图上占据越来越显著的位置。

5.JPG

亚太知识竞争力指数2018

在今年的53个评价地区中,包括中国的33个地区、日本的9个地区、澳大利亚的3个地区、印度的3个地区、韩国的2个地区。另外,以色列、新西兰和新加坡3个较小的国家直接作为地区单元。

广告

该指数对亚太参评地区用19项指标进行评估,综合反映了各地区将知识资本转化为经济价值和居民财富的能力。新加坡今年蝉联冠军,韩国首尔和日本东京分别位居二三。第四到十位分别是中国香港、中国上海、韩国蔚山、中国北京、中国广东、中国台湾、以色列。

我国中西部地区知识经济正向高质量发展

今年的亚太知识竞力排行榜上中国板块整体表现非常突出:除了香港、上海、北京、广东、台湾占据了前十席中的五席外,浙江、江苏近年的知识竞争力大幅提升,分别上升了11位、6位,杀入前二十,与天津进入同一方阵。

这与近年来,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诸多传统产业被淘汰或转移,知识密集型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知识经济生产方式正在建立,是密不可分的。与去年相比,除了江浙两省,天津、山东、重庆的知识竞争力排名均有上升。

1.JPG

在今年新入榜的中国省份中,虽然新进入的中西部地区排名比较靠后,但一些地区在知识经济生产系统中的部分板块不乏亮点。如西藏、云南、安徽、河南、海南和贵州的经济活动率均位于前十,甘肃和海南的就业水平分别位居第三和第六,西藏的初等和中等教育人均公共支出位居第六,表明这些后发地区也在积累知识经济的生产要素,向着高质量发展转变。

广告

罗守贵说,值得注意的是,安徽的知识密集制造业就业强度位居第十,这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纳入长三角城市群之后,安徽还将更多得益于长三角的辐射,未来知识竞争力还将有更大的上升潜力。

继人口年龄红利之后,人口质量红利正在形成

上海从2010年以来,知识竞争力排名从中区的19位,上升到了高区的第5位,并已连续六年稳定在前十的排名中。

罗守贵认为,这可以归结为三方面原因:第一是近年来上海加大全球科创中心建设的力度,本年政府人均R&D投入排名第六,并已基本建成国内最完善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第二,上海集聚了数量可观的各类创新型人才,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力巨大,2013-2017年上海吸纳的归国留学人数占比在主要城市中始终高居35-40%。第三,上海的知识密集产业优势明显,其千人IT就业人数排名第二、千人汽车与机械工程就业人数排名第三位,显示出经过多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努力,已经建立起了知识密集型产业的明显优势。

8.JPG广告

2018年3月LinkedIn发布的《中国海归人才吸引力报告》:2013-2017年海归人才在国内主要城市的就业情况

同时,由于多年持续在科技教育上的高投入,虽然上海人口年龄结构的红利早已结束,但人口质量的红利正在形成。罗守贵认为,这将是未来上海人力资源优势持续的一大竞争力,但应注重吸引更多年轻的高校毕业生来沪、留沪,以保持已经形成的知识竞争力的良好生态。

作者:许琦敏

编辑:许琦敏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 自浦江创新论坛

文汇网

  • 发表于 2019-08-04 01:43
  • 阅读 ( 384 )
  • 分类:新闻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申彪贤

53 篇文章

作家榜 »

  1. 不在不再 243 文章
  2. 政务服务 164 文章
  3. 段宗 141 文章
  4. 互联网+留学服务 102 文章
  5. 柳炎 66 文章
  6. 寇柔庆 64 文章
  7. 支洋 64 文章
  8. 屠俊 63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