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多张照片真实记录:新加坡的美丽背后,一群外劳鲜为人知的辛酸故事

万事通说

外籍劳工,一直是新加坡特有的现象,他们亲手将新加坡从小渔村打造成现代都市,但却是最被人忽视的群体......

无数游人汇聚于新加坡,他们醉心于新加坡的自然美景,也沉溺于新加坡的现代繁华。

广告

但如果将新加坡建国初期,如同小渔村一般的朴素,对比上如今的新加坡的摩天高楼群,你绝对会感叹新加坡的神奇变化。而将这些变化付诸实际,一砖一瓦搭建出来的,正是百万外国劳工。

。如今穿行在新加坡中央商务区的摩天高楼中,无数衣着靓丽的都市白领在其中工作著而这些大部分建立于90年代的,新加坡的商业心脏。全都靠着当时,无数背井离乡的泰国劳工们完成的。

和现在不同,当时的泰国劳工人数,远超现在的外劳主力国家印度,孟加拉。

Simon A. Peth是一位毕业于德国波恩大学的博士,上世纪90年代,他收集了近900张,泰国劳工在新加坡建造中央商务区的历史照片。这些照片中的每一个泰国劳工都有着一份故事。

泰国劳工的待遇,远远比不上如今的劳工。中暑,工伤,低福利,这些都没有组织这些泰国劳工前赴后继的投入新加坡的建设中。因为他们每个人都苦苦支持着一个摇摇欲坠的家庭。

广告

Srikhoon的故事

1994年,30岁的Srikhoon和朋友一块来新加坡建造丽思卡尔顿酒店,他在这里,和另外5名泰国劳工,度过三年时光。看着新加坡的摩天大楼群的拔地而起。

在每天的辛苦劳作后,他最想念的,最牵挂的,就是已经5岁的女儿。为了给女儿挣够学习的费用,他这三年从没回过一次家。

有时候忙里偷闲,和工友在宿舍里喝酒吃小菜,是他最喜欢的活动,也是最省钱的活动。对于Srikhoon来说,能给家里多寄一分钱,那就是多一份希望。

广告

在90年代,并没有现代那么多的完善的保护措施。受伤是泰国劳工们的家常便饭。对于受伤的劳工来说,最艰难的不是伤病,而是挣不到钱。虽然不用上工,公司也会在受伤工人生病期间包食宿,但是没有收入,就代表着远在泰国的家人会受苦。

虽然工作艰苦,Srikhoon还是喜欢和工友忙里偷闲,而他也就是在这时候认识,来工地拍摄的PETH。

广告

PETH的起点

PETH也是泰国人,但是他家境富裕,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青年时期有去德国留学的经历。

当时一次偶然在新加坡转机的经历,让他认识了这些泰国同胞,也明白,自己国家,正有这么一群背井离乡讨生活的人。听着这些劳工无人知晓的艰辛故事,PETH决定当一个记录者,将他们告诉世人。

于是PETH来到工地,和这些工人一样,来到百米高的施工场所,记录拍摄劳工们的日常。

广告

这些不爱说话的泰国劳工,起初对他的出现感到不适应,一看到他镜头对准他们,下意识的动作就变得不自然,手上的工作差点出现失误。

于是,为了拍到劳工们最自然真实的模样.Peth 连续两个月和劳工吃住在一起,直到他们适应他和相机的存在。

自此,才有了这些珍贵的照片。

劳工们在镜头前不再拘禁,他们将PETH几乎看作一个透明人。

广告

于是,Peth也如愿以偿的抓拍到工人们最真实的瞬间。

这一拍,就是1年.Peth是在建造的后期加入的。因此他和工人们一起经历了工程完结时的喜悦。他那天特意登上完工的建筑塔顶,拍下了这张充满回忆的照片,照片里满是新加坡青涩的样子。

之后,PETH就和劳工们一起返回了泰国。

在临行前,PETH和泰国劳工中关系最好的Srikhoon,在机场外的花坛合影留念。虽然有互相留对方的住址,但因为各种原因,之后二人还是失去了联系......

广告

如今,年过半百的PETH在自己开设的网站上,公布了这些照片。他表示,这几十年他经历了很多事,很多人。但最忘不掉的,就是和这些劳工们吃住在一起的日子。

各位通心粉,怎么看待这些泰国劳工的故事呢?欢迎“ 写留言 ”分享你的看法〜

  • 发表于 2019-08-02 20:51
  • 阅读 ( 371 )
  • 分类:社会百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欧蓉

49 篇文章

作家榜 »

  1. 不在不再 243 文章
  2. 政务服务 164 文章
  3. 段宗 141 文章
  4. 互联网+留学服务 102 文章
  5. 柳炎 66 文章
  6. 寇柔庆 64 文章
  7. 支洋 64 文章
  8. 屠俊 63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