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U与阿里的合作以及对于未来教育的思考

科研与合作

2月28日,南大校长苏布拉·苏雷什教授与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张建锋先生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宣布成立联合研究院,在人工智能领域开展全方位的合作。

(前排,右起)南大校长苏布拉·苏雷什教授与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张建锋先生签署合作备忘录。(后排,左起)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发展部总监刘湘雯女士、新加坡环境及水源部兼卫生部高级政务部长许连碹博士、和南大副校长(研究)蓝钦扬教授在旁见证。

广告

NTU与中国科技巨头阿里巴巴合作建立了一个AI研究中心——这是阿里在中国以外的第一个此类研究所。初期合作为五年,目前已有来自双方的50位研究人员。

该联合研究院将结合南大以人为本、应用在健康、老龄化、居家和社区等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以及阿里巴巴领先世界的自然语言处理(NLP)、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和云端计算等技术,探索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和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解决方案。

根据海峡时报(Straits Times)的报道,研究合作将涉及到人工智能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应用——例如疾病的诊断和预防,以及城市设计等,逐步提供覆蓋家庭、零售、社区和城市交通、医院和疗养院等领域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旨在加强城市运作的效率,协助人们获得更健康、更智能、更快乐的生活。

BACKGROUND

据亚洲新闻频道报道,阿里巴巴将投入150亿美元在发现、探索、动力和展望学术研究项目(Discovery, Adventure, Momentum and Outlook Academy programme)中,而刚刚成立的合作研究机构的资金很可能来自此项目基金。

海峡时报报道称,NTU因其AI方面的杰出工作而被选中为阿里的合作者。 基于2012年至2016年之间引用量的2017年人工智能研究世界排名,NTU位居全球前三位。在签署协议时,苏雷什表示这项合作将为NTU学生和教师提供“将他们在实验室的基础研究与具有直接社会影响的实际生活应用联系起来的机会“。

广告

智能国家(Smart Nation)部长维文(Vivian Balakrishnan)博士在上周的阿里巴巴云峰会上指出:“我们正处于一场新革命的尖端,我们正在努力做的是改变新加坡。” 他补充说:“今天真正的价值在于能够获得洞察力,发展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大数据分析以及深度学习”。

NTU校长苏雷什说:“与前几代人不同,当代青年不仅会换很多次工作,而且会改变专业——这意味着他们必须以更快的速度重新学习。”

面对着当今就业趋势以及社会热点,NTU的教育又有哪些的举措与调整呢?

课程调整与技能培训

课程调整

1.今年NTU设立了新的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本科学位课程,以满足新加坡各行业快速增长的对这些能力的需求。

2.从今年开始,NTU正在全面调整课程,所有的本科生将学习数字素养技能培养的核心课程。

3.校长苏雷什希望NTU毕业生理解如何负责任和明智地使用科技。“我们希望确保我们的学生能够足够多地了解科技的人性方面——例如道德,沟通,领导力。

技能培训

NTU宣布,它将通过在线专业发展课程为全世界的每位校友提供价值1,600新币的额外未来技术学分。

苏雷什指出,这可能帮助专业人士获得晋升。“如果你十年前毕业,一直在工业界工作,对人工智能一无所知,那么你能通过在线系统学习吗?”

广告

作为NTU的校长,苏雷什教授一直致力于能够确保毕业生做好工作准备的方法。那么苏雷什教授是如何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具备高瞻远瞩的教育理念的呢

广告

苏布拉·苏雷什教授出生于印度孟买,为了接受更好的教育,他拿着一个半满的手提箱,口袋里带着不到100美元前往美国。在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获得硕士学位,随后在两年内于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完成机械工程博士课程。他先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并于 1983 年加入美国布朗大学工程系。他的故事可以证明教育的力量,这是他母亲从小就灌输给他的一种价值观。

作为拥有80亿美元研究预算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第一位亚洲出生的领导人,苏雷什教授一直认为,学习的目标应该是获得适应变化的技能。

随着时代变迁,苏雷什校长已经开始了他新的角色,接受一个崛起的中国提供的机会。

觉得本文有用,欢迎收藏及转发到朋友圈让更多小伙伴知道哦。

欢迎关注南洋理工小助手

更多精彩不定期更新

  • 发表于 2019-08-02 17:43
  • 阅读 ( 407 )
  • 分类:留学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宣烟燕

51 篇文章

作家榜 »

  1. 不在不再 243 文章
  2. 政务服务 164 文章
  3. 段宗 141 文章
  4. 互联网+留学服务 102 文章
  5. 柳炎 66 文章
  6. 寇柔庆 64 文章
  7. 支洋 64 文章
  8. 屠俊 63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