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画派“四大天王”新加坡首次集展,一窥存世孤品良机

在新加坡,从来没有一个画展能聚集这么多名家的珍藏。

6月15日,画展一共持续三个星期,到7月5日才结束。绝对是艺术爱好者的佳音。

出生于广东揭阳的陈文希(1906-1992年)是“南洋画派”的开山鼻祖之一, 想必大家对陈大师很熟悉。

他中学毕业后,考入上海美专,后转校至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受教于潘天寿等名师。1928年与陈宗瑞等画友合力创办春阳绘画社,并在汕头、广州、香港、上海等城市举行个展。1937年,参与在南京举行的中国第二届全国美展,受到徐悲鸿赏识,同年,被英国画室杂志列入当代中国十大画家之一。

1948年,陈文希远道下南洋,先后任教于新加坡华侨中学(下文统一简称“华中”)、南洋美术专科学校(下文统一简称“南洋美专“)。陈文希立足传统中国书画之根,吸收西洋绘画之精髓,成为融会贯通的艺术大师,被国际艺术界誉为“东方毕加索”。他中西结合的画风,奠定了他在国际艺坛上的地位,同时也是现代中国画大师中的标杆。

1952年,在华中校长郑安仑的鼓励支持下,华中四位美术老师陈文希、刘抗、锺泗滨、陈宗瑞,结伴到印尼峇厘岛旅游写生创作。次年,四人在新加坡联合举办轰动一时的“峇厘之旅作品展”,此后一种展现南洋地区社会风貌的艺术语言逐步形成——“南洋画派”,奠定了他们“四大先驱画家”的地位。

陈文希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他的猿猴画作,堪称一绝。

“南洋画派”的代表人物还有陈宗瑞、锺泗滨、刘抗。

陈宗瑞(1910-1984年)是陈文希半个老乡,也是潮汕人,出生于广东汕头的一个商贾之家。1931年于上海美专毕业后,他南下新加坡定居,从事文化教育工作,先后执教于端蒙、中正、华中、南洋美专、新加坡师资训练学院,为新加坡、马来西亚培养不少艺术人才。

1952年,陈宗瑞与刘抗、锺泗滨、陈文希等画家到马来亚东海岸写生,并举办联展,轰动一时。

刘抗(1911-2004)也是“南洋画派”先驱作家之一。他出生于福建省永春县,1917至1926年在马来亚麻坡居住,1926年返回中国,到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求学,是世界艺术大师刘海粟的得意门生。1928至1933年留学法国巴黎研习美术。1933年返回上海。1937年移居马来亚,同年娶陈人浩之妹为妻。1942年定居新加坡。1950年代,刘抗曾在华中教美术。

刘抗有个儿子十分有名,就是人称“新加坡城市规划之父”的刘太格。

刘太格是新加坡“花园城市”和“居者有其屋”理念的实践者。曾任建屋发展局(HDB)局长、市区重建局(URA)局长与总规划师。他先后参与中国30多个城市的规划设计,为中国带来先进的设计理念和风格。他曾经把中国城市和新加坡的城市规划比喻为西餐和炒饭。

他说:“中国城市规划像是西餐式做法。一堆马铃薯、一堆菜,一堆肉,提倡的是功能分区。我的做法是炒饭,马铃薯、菜和肉都切小,我把新加坡炒成一碟饭,一个综合性功能的环境。”

锺泗滨1917年出生于福建厦门,1933年至1935年进修于厦门美术专科学校,1936年转学到上海新华美术专科学校,主修西洋绘画。1947年至1961年,他在南洋美专执教,期间于1948年也在华中兼职美术老师。

华中子弟对锺泗滨的这幅《华中钟楼》应该很熟悉。

当时著名的电影大亨陆运涛对锺泗滨的作品青睐有佳,在其资助下,锺泗滨于1961年开始全职作画。锺泗滨展出的作品,署名“锺泗滨”的有些是他1952年前的作品,而之后的作品就是大多署名没有“氵”部首的“锺四宾”。

锺泗滨的作品从写实派转变为现代派,为新加坡画坛公认为东南亚一带的新潮画家。

值得一提的是,锺泗滨的作品《晒咸鱼》连同陈文希的猿猴作品,印在新加坡“人像“系列50元钞票背后。

上面说的是南洋画派的“四大天王”。够牛了吧?

然而,没有最牛,只有更牛。

接下来,隆重出场的是…… 林学大。

林学大(1893-1963年)生于福建厦门,1915年毕业于省立福州高级师范学校艺术教育系。1923年9月1日,他和画家黄燧弼和黄庚堂三人共同创办了厦门美术学校,林学大任训育主任。1930年代初,校名改为“厦门美术专科学校”(简称“厦门美专”)。

1936年,应华中之聘,林学大离开厦门南来新加坡,在华中教导数学和美术。1938年创办南洋美术专科学校(即今天之南洋艺术学院NAFA),获推选为首任校长,兼任艺术教育系主任并教导水彩、油画。

鼎鼎大名南洋艺术学院(NAFA)前身即是南洋美术专科学校(南洋美专)。图源:NAFA官网。

南洋美专成为东南亚地区培育美术人才的重要摇篮,林学大功不可没。创校之初,收纳学生14名。面临学校种种的问题,林学大坚毅面对,毫不退缩。1940年第一批毕业生终于诞生。之后,虽然南洋美专逐渐步上轨道,但在财务上总是入不敷出,林学大每周数天还去南洋女中和华中兼课,将所得薪俸津贴贴补南洋美专开支。

在1940年代末至1950年代初,林学大说服了好几位才华横溢的画家到南洋美专任教,当中包括锺泗滨(1947年)、陈文希(1950年)、陈宗瑞(1951年)、张荔英(1954年),他们后来各自对南洋美专的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他如李大白、施香沱等画坛名家先后加入担任导师,促使南洋美专发展日益壮大。

林学大享有“南洋美术之父”和“南洋美专之父”的美誉。南洋美专于1990年改名为“南洋艺术学院”。如今,在南洋艺术学院林学大展览馆门口,伫立著林学大的全身铜像,以资纪念和表扬他对艺坛的杰出贡献。

可以说,如果没有林学大创办南洋美专,就没有现在的新加坡美术。

聪明的读者现在看出林学大与南洋画派“四大天王”的一个共同点了吧?

对。他们都跟百年名校华中有关系。

今年适逢新加坡开埠200年,又值华中创校100年。

华中董事部本次把林学大、陈文希、锺泗滨、陈宗瑞、刘抗等华中老师及华中校友的珍品作一次概括性的展出,推出“华中世纪名家珍藏展”。参展的是31位华中美术老师及校友的100幅杰作,其中不乏鲜为人见、来之不易的存世孤品

尤其值得提出的是,这些珍品绝大多数为私人珍藏或机构珍藏,并非画廊所收藏。换言之,并非市场上所能见

在微观上,在这次画展上可欣赏各个名家画作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点;在宏观上,则可一览新加坡画坛乃至社会的发展历程,温故而知新。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画展,自有它独特的意义。

华中董事部副董事长、前官委议员庄绍平是本次画展筹委会主席、策展人,也是新加坡本地著名收藏家。其父庄右铭是新加坡一代儒商、教育家、书法家。新加坡中正中学校歌歌词乃出于其手。

新加坡眼董事经理许振义博士是华中校友,也是本次画展筹委会委员之一。

为保护这批文化瑰宝,华中董事部动用了三家专业修复公司,将这些多年被忽略的艺术品修复至最佳状态,并得以长久妥善地保存。其中有两幅大油画,即卢衡《钟楼侧景》与锺泗滨的《钟楼》,修缮经历四个月左右,过程复杂,工艺繁难。

华中向来注重“德智体群美”五育。当年华中聘用多位自中国南下的专业美术老师,提升了校园的美育素质。华中早年的四位美术老师——林学大、陈文希、刘抗、锺泗滨、陈宗瑞——桃李满天下,在各自的领域里对新加坡、马来西亚的一代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包括华中四位文化奖得主——何和应、林友权、陈瑞献、吴珉权。

本次展出的作品来自:

除了前文所提到的画作,本次参展的作品还包括:

吴得先书法

张瘦石书法

卢衡《八哥悬枝》

林子平书法《云海》

徐祖燊书法

林友权《岭山飘雪》

何和应《激情》

吴珉权《荷花精神》

方良《观棋不语》

麦毓权《种子的力量》

本次画展还会推出同名画册《华中世纪名家珍藏》。

“华中世纪名家珍藏展”于6月15日2 30pm在华中文化中心艺术展览馆开幕。展览为期三周,7月5日结束。每天开放时间:11am-6 30pm,入场免费。

同时,画展还会有几场讲座:

  • 发表于 2019-07-12 03:33
  • 阅读 ( 927 )
  • 分类:社会百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申屠宇

55 篇文章

作家榜 »

  1. 不在不再 243 文章
  2. 政务服务 164 文章
  3. 段宗 141 文章
  4. 互联网+留学服务 102 文章
  5. 柳炎 66 文章
  6. 寇柔庆 64 文章
  7. 支洋 64 文章
  8. 屠俊 63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