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这是一篇,非常严肃的文章。(严肃脸)
家暴离我们有多远?
调查显示,在新加坡,每十位女性中,就有一位至少遭遇过一次家暴!并且只有20%的受害者愿意求救,而那些遭遇了家暴却从未发声的女性,又有多少呢?只会更多......
广告(五种家庭暴力类型:肢体伤害、人权侵犯、精神虐待、经济掌控、社交隔离)
6月10日,新传媒阿姐郑惠玉携手TCA(The Celebrity Agency),发起了一场“You Can Say No”的女性权益运动。
“You Can Say No.”是一场针对防止家庭暴力、职场性骚扰和约会性侵的运动。借此运动,阿姐希望能给承受家暴的女性离开的勇气,也希望能有更多人关注家暴问题。
郑惠玉与47岁的受害者Sandra,和另一名匿名受害者进行了对谈。阿姐倾听他们讲述被伴侣家暴的经历。
(一位19岁女孩儿画的画:被困在牢笼中的天使,无法脱身。)
阿姐问Sandra,“你什么时候遭遇第一次家暴呢?”
Sandra回答,“婚礼两个星期后,开始发生第一次家暴。他喝了很多酒,非常暴躁,我们开始吵架。”
“我跑到房间里,把自己锁在里面。不久后,我开门让他进来。那是第一次,他把我的头撞向墙壁。”类似这样的暴力,Sandra平均一星期遭遇两到三次,一直承受了9年。
广告有一天Sandra发现老公竟然也暴力对待女儿。那一刻她才发现,自己可以忍耐暴力,却依旧无法保护自己的孩子。Sandra终于觉醒,决定离开。
在第二起案例中,匿名的受害人与另一半结婚20年,在第15年的时候,受害人老公无缘无故开始殴打她,“打到我的脸也肿了,”受害人说,“那个时候才懂,什么是眼泪。心都开始碎了。”
孩子讲,“爸爸你不要再打了,妈妈要被你打死了,差不多要被你打死了。”
阿姐问受害人,“你为什么不说呢,你告诉他,别再打我了。”
“我有说啊,我越说,他打得越大力。”受害人情绪激动地回应。
提到离开的原因,受害人说,“我没想到他会对孩子说,你不是我孩子。那一瞬间,心真的是很痛的。”
广告(在全球,三分之一的女性在生活中,曾遭遇过至少一次身体上的暴力或者性暴力。)
好在,两位受害者都已经离开那个噩梦般的家,尽管迈出这一步,用了她们很多年。
离开暴力,需要很多勇气,我们深知这需要付诸多大的努力。但这份勇气,能让你以后的路走得更光芒,更自在。再也不需要活在恐惧中。
当我们遇到家暴时,应该怎么做呢?阿姐郑惠玉提醒女性,可通过“A.C.T”来保护自己。
Awareness(意识:一旦意识到有问题,就要采取行动)
Connect(联系:向别人寻求协助)
Take Precaution(防范:自我保护,不要彷徨无助,可以说“不”)
我们需要意识到自己正遭遇暴力,我们更需要知道:这种暴力是不被允许的,更是不可接受的!而多数女性,并没有意识到她们正在遭受虐待......
通常情况下,女性选择继续处在受虐待婚姻里,主要是因为多种心理,这些情绪并不是单一存在的,很多时候,它们交织著,给女性受害者建立了难以逃脱的牢笼。
广告爱 - 因为他们有过共同经历的岁月,所以经常还有爱的感觉。
希望 - 希望他会改变,特别是当他承诺改变时。 (这样的期待经常伴随着一次又一次的虐待循环。)
恐惧 - 她可能害怕孤独或单亲;她可能无法为儿童提供经济上的资助,并且会因贫困而受到困扰,无法获得家庭支持。她可能希望她的孩子和他们的父亲一起长大,哪怕他是一个暴力狂。
耻辱 - 她可能会感到羞耻,如果外人知道自己家庭情况的话。
精神创伤 - 她可能因长期的虐待而受到精神创伤,她没有自尊和自信可以独立生活。
有罪 - 她可能认为她应该受到虐待,因为施暴者总是讲责任归咎于她。(类似于:你对我不够关心,你说错话惹我生气等等,是你做的不够好,我才打你的。)
在这样复杂的心理下,多数女性选择了沉默,选择了隐忍,选择继续承受痛苦。对于她们,我们需要真正的理解,同理她们深陷泥潭时内心的挣扎,重要的是一步一步引导,是伸出援手,而非一味“哀其不幸,恨其不争。”,更不应指责受害者,认为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广告带领她们走出困境,是一个缓慢甚至反复的过程,要知道真正离开一段付出过“爱”的关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需要帮助受害者重拾对生活的信心,找回内心的力量。
如果你正遭遇暴力,请记住:你没有错,错的是施暴者。残暴是爱的对立面,不是什么笨拙的表达爱的方式。这是不对的,是暴力,是犯罪,是杀人。如果你需要帮助,请联系新加坡妇女组织理事会(SCWO),或者写邮件给新加坡眼,我们会重视每一封来信。
如果你身边有人正遭受暴力,请施予援手。也欢迎大家把这篇文章转发给更多的女性,以行动反对家庭暴力。“You can say no!”在新加坡,你不是孤身一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