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类似于知乎的英文网站Quora上有一个热门问题:“大家为什么讨厌新加坡?”
对于这个问题,大家纷纷吐槽:学校压力太大、社会竞争太激烈、外国人才挤占了太多本地人的工作岗位、公积金、内安法、拜金主义、生活成本高、三天两头坏掉的地铁、法律法规太严,甚至楼下泛滥成灾的流浪猫等等等等。
广告到目前为止,阅读次数最高,接近20万的回答是由Theodore Shawcross所写的两千字长文。
他自称是一个英国出生、美国史丹福大学博士毕业、在新加坡待了超过10年的“外来人才”。不过他的文章并不是写自己是怎么不喜欢新加坡的,而是从四个方面探讨了新加坡作为一个成功的国家,是怎么让他一直留下来的。
10年前,Theodore决定带着妻子以及5个月大的孩子一起移居新加坡的时候,并没有任何迟疑。在Theodore看来,新加坡是一个运作得近乎完美的国家。虽然很多新加坡人都羡慕北欧国家甚至英国和美国(这在Theodore看来很可笑)的福利、自由和“生活品质”,但是新加坡的优点也很多:高度现代化、竞争力很强、经济活跃、社会安全、法律严明、节奏快,简直就是创业人士的天堂。
搬来新加坡以后,Theodore从来没有感到后悔:他的孩子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下接受世界顶尖的教育,他的同事都是各自领域的顶尖人才,他们一家在语言方面可以无缝接入这个亚洲国家,他们也几乎感觉不到其他种族的异样目光。 Theodore从四个方面,讲述了自己是如何深深爱上新加坡的。
广告1.种族和谐
Theodore认为,新加坡政府被抱怨最多的一点,就是言论自由,其实是为了更好的保护整个国家。
他认为他在英国现在就充斥着各种因为肤色、语言和宗教导致的仇恨和冲突,他在美国南部的5年也使他深深感受到了美国不同种族之间的隔阂。而他作为一个经济学家,深深认同“所得必有所失”。所以,如果新加坡人要想避免陷入英美那种内部流血,就必须付出代价,包括一定程度的言论“自由”。所以,当余澎杉因为伤害穆斯林和基督徒的感情被判有罪的时候,Theodore是完全支持的,任何有损新加坡种族和谐的东西都必须被掐灭在萌芽状态。
2.生活成本
广告作为一个高收入的老外(Theodore是一个博士、经济学家),他也通过各种义工活动了解过一些新加坡底层民众的困苦。
不过,在Theodore看来,这也是无可避免的。新加坡作为一个小国,必须想尽办法保持自己的经济活力,同时引进来自国外的资本和人才。如果要想提高国民的福利水平,那么加税就无可避免,这必然会影响到新加坡作为本区域资本和人才洼地的地位,从而减弱新加坡的经济活力,最终伤害到整个新加坡社会。
所以,如果自己没有一个富爸爸,那就想办法让自己的下一代成为富二代吧。新加坡政府还是非常鼓励国民创业致富的。在国民高福利和经济活力之间,新加坡政府选择的是后者。毕竟,没有经济发展,也就没有高福利的物质基础。
有人也说在伦敦参观,坐下来吃一顿可以轻松花掉50新元,得到的服务却和在新加坡有空调的食阁里面花10新元差不多。而且很多大城市往往和物欲横流、暴力泛滥、交通堵塞等等词联系在一起。即使考虑到三天两头出故障的SMRT,新加坡也表现得比绝大多数大城市好多了。
广告3.拥车证
Theodore承认新加坡的车非常昂贵,而且可能是世界上最贵的。
不过作为一个城市国家,发达的公共运输让私家车不再成为必需品。这点和美国完全不同:在美国那个大农村,没车根本活不下去。在现代化大城市,拥堵的马路+拥有私家车和便捷的交通+没有私家车之间,大多数人只能选择一个组合。毕竟,车只是代步工具。
4.言论自由
很多新加坡年轻人似乎都有一种错觉:西方发达国家的言论非常自由,你想说啥就说啥,不会因此被抓起来。
Theodore很明确地说,至少在英国,任何会引起暴力、骚乱和恐怖主义的言论都是犯罪。美国可能是例外,不过在美国说别人坏话,小心律师信上门告你诽谤。
新加坡严厉的法律条文主旨还是为了保护每一个人免受因种族和宗教导致的伤害。有人会主张教育才是种族宽容的良药,但是法律才是每个人可以依仗的盾牌。指望每一个人都天性宽容,相信四海之内皆兄弟显然是过于天真了。预防和治疗都不能偏废。
当然,Theodore也认同很多新加坡的法律需要改进,比如作为来自大腐列颠的“绅士”,他认为禁止同性恋的刑法第377A条就很不合理。但是,他认为在抱怨新加坡政府之前,大家应该先想一想,你认为是问题的问题,是不是国际化大都市都面临的不可避免的问题,是不是有已经实践过的解决方法,而这些解决方法会不会带来新的问题。
最后,Theodore回答了这个问题:大家为什么讨厌新加坡?因为好莱坞和无知。年轻人需要挫折才会成长,才会知道他们不会也不应该得到他们想要的一切。
Theodore的这篇长篇大论已发布,就引起了强烈反响,大部分评论也都赞同Theodore的很多看法。
广告“不管这人是真是假,他的文章说的都是事实。除了公积金那些事,新加坡的其他问题基本都是现代化大城市的通病。除非我们愿意去二三线城市,否则必须忍受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