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艺术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为人观看的直观艺术形象的造型艺术,包括影视、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实用装饰艺术和工艺品等。新加坡虽然不是一个特别艺术的城市,但也很努力地在营造一种艺术氛围。
也有很多人是真心喜欢艺术的~
如果来到这里,
在不经意中可能就会看到一些
很赞的视觉艺术作品!
艺术科学博物馆是在滨海湾的标志性建筑,呈莲花状,是世界上第一个艺术科学博物馆。通过各种展览、活动、演出展现出会呼吸的艺术和科学。
来这里游客很多,灯光非常棒,特别是到后面那段时空隧道,超级梦幻超级美!值得一去!不管小朋友大朋友,都很喜欢。
还有融合艺术和科学的互动区,非常特别,给人思想震撼。
营业时间: 10:00 - 19:00
建议时间: 1-2小时
地点:10 Bayfront Avenue Marina Bay Sands, Singapore 018956, Singapore
是一个小景点,坐车经过的时候可以停下来看一看,高高耸立的纪念碑是为了纪念新加坡在二战中遭遇及牺牲各族人民,也是为了缅怀在日本占领新加坡期间死亡的人们。很有纪念意义的景点。
纪念碑高达60多米,由四个小纪念塔合围而成,纪念马来人、华人、印度人和欧亚人所经历的共同苦难,以及那些死亡和埋葬在这里的人们。
地址:War Memorial Park Beach Road,Singapore
到达方式:坐MRT到EW13/NS25 City Hall 出站后向东走5分钟即是。
开放时间:全天
门票:免费
白色的几座塔楼中竖立著一座汤姆·史丹福·莱佛士雕像,旁边有维多利亚音乐厅和剧院,前方的新加坡河上时常有游弋著的游船,相当安静惬意的一片区域。
他对新加坡的开辟、建设和长远规划等做了相当多的努力并立下不朽的功绩。直到今天,新加坡的很多建筑物、机构以他的名字命名,如莱佛士书院、莱佛士医院、莱佛士酒店、莱佛士坊和实丹福路等。
地址:位于皇后坊(Empress Place)大楼后面的沿河地带,近亚洲文明博物馆。
达豪施纪念碑是为纪念达豪施侯爵第二次访问新加坡而建造的。现已成为重要建筑地标,其高度和针形的建筑结构隐隐透露出英式的建筑气息。
整个塔身呈白色,是方尖塔的形式,四个装饰巅峰灯环绕各个角落,适合拍照留念。附近有绿地和公园,在这一处地方就能感受到新加坡作为花园城市的魅力。
地址:1 Empress Place,Singapore
到达方式:坐MRT到EW14/NS26 Raffles Place,出站向北走过桥约15分钟可到。
开放时间:全天。
门票:免费。
在这里,可以探寻到新加坡曾经作为殖民地所蕴含的丰富多元的历史、传统和文化,了解新加坡、马六甲以及槟城的海峡先民与东南亚其他地区的密切往来以及生活面貌。
博物馆收藏了诸多土生华人的珍贵文物,是展示娘惹文化的地方。这里还有针对小朋友们的互动性展品,可以和家人一起学习。
旨在收藏和展示世界上最精致的土生华人物品,以最全面的方式反映土生华人的文化。
地址:39 Armenian Street,Singapore
到达方式:搭乘地铁到克拉码头(紫线)E出口或市政厅(绿线)B出口, 或者从新加坡集邮馆步行2分钟即可。
开放时间:周五10:00-21:00,其余时间10:00-19:00。
门票:6新加坡元。周五10:00-21:00半价。
“河的子民”是新加坡河畔的一系列形态各异的雕塑群。这组是五名脱掉衣服的男孩正兴奋地从桥上准备跃入水中,将如今新加坡再也难觅的一景永恒地定格于此。
这个雕塑超级可爱。走过路过乘船经过都可以看到,栩栩如生。应该不止这一处,还有其他雕塑,可以沿路走,慢慢观赏!
不用特别的去找,就在新加坡河上,顺着河岸走走就会遇见~很生动的雕塑作品,每一组雕塑群都展示了新加坡早期居民简单纯朴的生活方式。
到达方式:坐MRT到NE5 Clarke Quay 站下车向西走。位于克拉克码头附近的新加坡河岸旁。
开放时间:全天。
门票:免费。
新加坡旧国会大厦始建于1827年,是新加坡最古老的政府建筑物。现已改为旧国会大厦艺术之家,外观建筑比较经典,时间紧的话可以在外围拍拍照。小文前几天给大家推荐的圣安德烈教堂和市政厅可以一起游览~
外形建筑风格有点欧美的感觉,最著名和有人气的还是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坐过的座位了。走入“时光的长廊”,可从展览品中了解当年国会大厦的精神、面貌与多个著名人物。
旧国会大厦艺术之家是一个深具吸引力的场所。它展现给您国内外艺术家所创造的现代视觉艺术、音乐、舞蹈、电影与话剧。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11:00—15:00,20人以上团可提前预定时间
门票:每人$8(包括短片与饮料)
交通:乘地铁至莱佛士坊(Raffles Place)站(NS26/EW14),然后步行穿过加文纳(Cavenagh)桥。
----------------------------------------------
编辑:科小文 | 作者:小耳朵 | 审核:李琦
本文系科文教育原创,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