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伤加服役压力 18岁患抑郁症 陈俊铭愧对父母

2019-07-16 00:43

常在节目上制造欢乐的陈俊铭,18岁患上抑郁症,如今还在与情绪的浪潮作战。成长时,父母给予他许多自由,妈妈更是他进入演艺圈的推手。父母对他的期望很实际,不在功名利禄,而是回馈社会。但他眼前只想走出抑郁,还父母心安。

(新加坡讯)29岁的加坡艺人陈俊铭在一个开放自由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但也因为习惯了凡事可以自己做主,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入伍时,适逢情伤加上军队纪律的约束,他失控了,直到如今他还在与抑郁症作战。

懂事上进的他,一张白纸般进入演艺圈,参与加坡电影《我们的故事》和方言综艺节目《欢喜就好》系列,获得许多前辈艺人的提携。然而,总是在节目上制造欢乐的他,这些年来,面对个人情绪浪潮所带给家人的伤痛,最是感到不堪。

常在节目上制造欢乐的陈俊铭,18岁患上抑郁症,如今还在与情绪的浪潮作战。成长时,父母给予他许多自由,妈妈更是他进入演艺圈的推手。父母对他的期望很实际,不在功名利禄,而是回馈社会。但他眼前只想走出抑郁,还父母心安。

感觉像在冲浪,一个浪打了下去,再等下一个浪上来,再打下去……病发时,你眼中只有自己,不会去理会别人,要等到事后才会对身边受影响的人感到愧疚。——陈俊铭说抑郁症。

记者在加坡综艺节目《欢喜就好》系列的几次活动上见过29岁的陈俊铭,和许多观众一样,觉得他就是一个在节目里制造欢乐,在节目外无忧无虑的娃娃脸大男孩。

这天来到陈俊铭在三巴旺的五房式组屋住家采访,他介绍55岁的爸爸陈清仁、50岁的妈妈胡美丽给记者认识,记者问起他在成长过程中给过父母什么痛苦的回忆,才意外知晓经常面带笑容的陈俊铭,原来从当兵开始,就是抑郁症患者,直到今天他还在看心理医生。

这段灰暗的过去,陈家的人很少对外诉说,无论是陈俊铭的圈内朋友,还是他父母的亲朋戚友。陈清仁说,过去的人对抑郁症不是很了解,会误解成是神经病,也就不说了。

陈俊铭(右一)接演梁志强的方言综艺节目《欢喜就好》系列,有机会向各前辈艺人讨教。(档案照)

陈俊铭是怎么患上抑郁症的呢?也许从他小时候说起吧。

1986年,陈清仁和胡美丽在同一家制造业公司上班,两人互生好感,两年后结婚,先后生下两个儿子。

陈俊铭爆料:“我曾经无意间翻出爸爸妈妈的结婚证书,发现他们是在1988年8月结婚的,可是哥哥俊杰的生日是1988年6月,我就去问他们,可是妈妈马上收起来,说小孩子不要问那么多。哈哈哈!”听到儿子的夸张语气,陈爸爸陈妈妈也被逗笑了。

哥哥出生后13个月,陈俊铭也出生了。陈清仁和胡美丽没有想追生女儿吗?

他们解释,他们夫妻俩都来自男丁兴旺的家庭,陈清仁有八个兄弟姐妹,其中六个是男的;胡美丽有四个兄弟,没有姐妹。所以他们想,再生,搞不好又是生男的,就算了。

陈妈妈笑说:“俊铭出生后,护士抱他进来——因为那时经济不好,也没照超声波,不知道生了儿子还是女儿——我马上从病床上爬起来,护士说,恭喜你,生了儿子,我很失望地躺回床上,护士说,儿子你不要?那送给我吧!”

陈俊铭顺着说:“你看,我出生爸爸妈妈就不要我了。”

陈俊铭身高183公分,在荧幕上有优势。原来他小时候已经显露出来了。陈妈妈说:“他是巨婴,重3.9公斤!”即使有如此重量,她当时还坚持要自然生产,不愿剖腹。

陈俊铭双眼大而明亮,宝宝相片已经看得清楚。陈爸爸骄傲地说,自己有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土生华人的血统,算起来,陈俊铭也是个混血儿呢!“他小时候还参加过婴儿比赛,不过没赢,因为他哭了,呵呵!”

陈俊铭小时参加过宝宝选美比赛,可爱吧?(受访者提供)

服役时情绪陷低潮

家里两个儿子年龄只相差一年,性格却相反。陈爸爸说,大儿子在学习上没有陈俊铭积极,求学时要父母操心;陈俊铭会自设目标,学业成绩向来令人满意,父母于是就不太管他,给他很多自由。

陈俊铭自剖说:“我从小就很好胜,在培道中学念书时会主动跟同学比较成绩,喜欢通过竞争鞭策自己,可能会让人有点白目。后来升上南洋初级学院,我才发现聪明的人很多,自己不算什么,很多科目都是刚刚及格而已。”

从南初毕业之后,陈俊铭服国民服役,因为和女友分手造成情伤,加上入伍后受到思想冲击,才18岁的他发现自己的情绪不时会陷入低潮。

“我是个需要很多自由的人,进了军营,自由却完全被拿掉,我很抓狂,那时感觉自己患了焦虑症。每天起床,双眼一张就觉得心情沉重,莫名地想哭。”由于情绪不稳,他的体格配军务等级被降至C级。

尽管没有来自双亲的压力,陈俊铭从小就有争取第一的自我诉求,“或许从小累积那种压力,终于有一天就爆发了。”他事后分析。这样的情绪爆发每年总会发生一两次,“感觉像在冲浪,一个浪打了下去,再等下一个浪上来,再打下去……”他那时不知道发生什么事,家人也束手无策。“病发时,你眼中只有自己,不会去理会别人,要等到事后才会对身边受影响的人感到愧疚。”

细述这段往事时,陈俊铭也不禁红了眼眶。“有一次病发,我躲在房里发脾气,妈妈也给我搞得受不了了,记得她怒气冲冲地问我;‘你要我怎么做?是我去死是吗?’我在房里大声应道:‘是!’然后重重关上房门。”

陈俊铭小时候和母亲靠着圣诞树合照。(受访者提供)

母借演戏机会引儿回家

18岁的陈俊铭,对陈家来说也像是个分水岭。原来较令父母操心的大儿子陈俊杰,立业成家后一切顺利,生活过得相当不错。至于陈俊铭,脱离了无忧无虑的校园,倒反而开始成为父母烦恼的来源了。

只是,没有病发时的陈俊铭,依然是个懂事的孩子。他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商业行政系毕业后,放弃念荣誉学位的资格,飞到美国专攻戏剧。陈妈妈说:“我支持他深造,我知道他很节俭,我汇钱给他,他会再汇回一些给我,说用不了那么多。有时通电话,也会说到我们都哭起来。”

即使已经漂洋过海赴美留学,抑郁症仍像不散的阴魂,时不时就来袭,让陈俊铭深受其苦。他说,一般人不明白,会问:“你就不能看开点吗?”“听到这句话,我更急躁,你以为是我想看不开吗?你以为我有个按钮按下去,就可以自我控制了吗?”受抑郁症困扰多年,他觉得应该是自己求好心切导致压力造成的。

2016年,陈俊铭看过心理医生,但因为每个月200元的负担太重,所以后来不了了之。今年,他病发次数加剧,决定开始向治疗师求助,接下来若有需要会再看心理医生。

至于公开病情后,是否会担心外界的压力?他说:“以前怎样看我,现在就怎样看吧,不用特意。但希望大家读了我的故事,能更了解和关心身边的人,给予那些在困境中挣扎的人多一些耐心。即使没有能力帮助,一点体谅其实也能带来一丝温暖。”

陈俊铭(左二)和父母及哥哥俊杰。(受访者提供)

陈俊铭(右二)参与音乐剧《我的妈妈是ENY 狮城温馨版》演出。(档案照)

隔海面试跃上银幕

陈俊铭中学时参加戏曲学会,对演戏的爱好从那时种下,才有后来出国转系的行动。可是他能如愿踏入演艺圈,一出道就上大银幕当男要角,陈妈妈竟然是幕后大推手。

陈妈妈说:“有一天看报纸,看到梁志强导演在为新片征求演员,说要找一个高高、瘦瘦、黑黑的、会讲福建话的年轻男生,我马上就想到俊铭。我通知他这个消息,不知道他会不会嫌弃这个角色要讲福建话,没想到他马上说好。”她笑说,她其实最大的目的不是要儿子当艺人,她只是要儿子赶快回家罢了,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就这样,在一个月内,在“老福建”父母的指导下,陈俊铭把福建话对白音档传给梁志强,顺利通过了两关的隔海面试,就这样毫无经验地跃上了大银幕。

陈俊铭说妈妈被朋友戏称“星妈”,她其实心里也暗爽,毕竟梁志强以前在电视上搞笑时,她就喜欢看了。随后,他成为梁志强的爱将,后者重回电视,推出《欢喜就好》方言综艺系列,陈俊铭经常也是主要阵容之一,福建话竟然和他脱不了关系。陈爸爸说:“我看到他的进步,他现在念福建话稿不必请教我了。”

爸爸陈清仁发现陈俊铭接下方言节目后,福建话进步了。妈妈胡美丽很高兴看到儿子的成长。

从小有长辈缘

胡美丽30年来在同一家公司打拼,养成坚忍的性格,做到了副总经理。陈清仁多年前已离开,中间换了多份工作,现在是一名德士司机。一位仿佛很自律,一位则较惬意看待生活。

陈俊铭说,爸爸是寡言的人,惜字如金;他有事会找妈妈,母子什么都谈。

陈清仁不干涉儿子怎么处理自己的人生,只要求“自己做了什么自己承担”。胡美丽也很开明,给予儿子许多自由。陈俊铭笑说自己的性格较像爸爸,比如脾气暴躁、固执,还有孝顺等。当然,妈妈的节俭和乐于助人等优点,自己也幸运地继承了。

小小陈俊铭和年轻的爸爸。(受访者提供)

陈俊铭是外公抚养长大的,公孙俩感情深厚。(受访者提供)

陈俊铭6岁之前,由外公抚养长大,他与已经过世的外公感情很好,陈妈妈说儿子自小有长辈缘。陈俊铭也点头称是。“我和程旭辉‘辉哥’合作过,他就把我当成是自己的儿子似的,一起拍戏时,多早都会开车送我上班。我和林尤发合作过后,他问我要不要当他的干儿子,我没说要,但后来自然而然就叫他干爹了。”

陈妈妈说:“他拍的方言节目,都是给老人家看的,你看他多有长辈缘。”

以身心健康为重

陈俊铭的事业还不算稳当,工作停停续续,他也努力打拼著。妈妈有温馨提醒过:要不要换工作?陈俊铭的回答是,时机到了,他自然会懂得。想到将来,他说幕后创作和监制他都有兴趣,希望未来有自己的制作公司,可以自己决定拍什么作品。

问陈爸爸和陈妈妈,希望30年后的儿子是什么模样,两人的愿望有一个共同点,都要儿子做公益,回馈社会。物质上的,反而没提。

陈俊铭则说自己对父母深感愧疚,只希望自己赶快好起来,才能让家人从此安心,也才能尽为人儿子的责任。

他似乎已学会放轻松:“每个人回馈社会的定义都不同。今日的我只想照顾好自己的身心,好好的对待身边的人。当然我跟他人一样都会犯错,做错事就要懂得道歉,这就是我如今回馈的方式。30年后谁知道我会有个怎样的生活和性格。以后的事以后才说吧,尽力而为就好。”

Post in:中国报 Johor China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