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我们所熟知的新加坡CBD,俗称叫作金鞋区。它,还是个“两面派”,为什么这么说呢?
从前它有两张面孔:一张是华人的“灰头土脸”,一张是洋人的“荣光满面”。
如今它还有两张面孔:一张是高楼大厦的“金碧辉煌”,一张是庙宇巴刹的“乡土人间”。
广告这个星期六(6月1日),华族文化中心将举办一场《探索金鞋区的演变》徒步导览,从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出发,途经繁华的珊顿道和罗敏申路,以著名的老巴刹为终点,带你领略新加坡“华尔街”的风采,寻找最初的记忆~
(往日徒步活动现场图片,图片来源:华族文化中心)
从前拥挤不堪的猪仔屋变成了色彩斑斓的小洋楼,从前的苦难只是光电交织下的短暂回眸。不要忘记今天繁荣富强的新加坡浸染著祖先的毕生汗水。
(华族文化中心建筑)
最早金鞋区被称为莱佛士坊,东西南北线交汇在这里。据说莱佛士最早就在此处登陆,新加坡也从此登上了世界贸易的重要舞台。随处可见的以莱佛士命名的建筑、机构也昭示了这位伟人举足轻重的地位。
广告一湾窄窄的新加坡河曾把华人和洋人分开,南岸的华人住在破旧的低矮房屋中,北岸洋人则盘踞于豪华的办公机构内。可是今天的华人一岸已是玉宇林立,华灯盈门。众多的银行大厦环抱着堤岸。据说当初华人得知自己被安排到南岸时,都非常高兴。因为深谙风水的他们看出南岸形似鱼肚,是蓄财之地。
摩天的银行高楼组成一道密不透风的墙,写满了华人先辈们的智慧与勤劳。而这也造就了今天的新加坡。
除了遍地的高楼,繁华的CBD也能容下些许寺庙。寸土寸金的宝地,也有一份乡愁来点缀。除了图中的粤海清庙,还有天福宫等庙堂。这些本是初来南洋的广东、福建人用来保护自己地盘的根据地。现在的这些宫殿多了一份香火的宁静,少了一丝争斗的喧嚣。
广告号称新加坡“华尔街”的珊顿道,如果太过纸醉金迷。那么何不在老巴刹品一品人间烟火。
点点滴滴的历史中,镌刻了新加坡人太多的回忆。也许这回忆被现实镶上了金边,但是它永远不会褪色。和新加坡眼一道在金鞋区走一走,感受繁华中的宁静,典雅中的乡土。
活动详情
时间:2019年6月2日(周六),傍晚5点至6点半
集合地点: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一楼大厅
报名连结:https://www.singaporeccc.org.sg/cbdtrail2019a/
当天会有两场导览中英文各一场。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