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加坡正式为该国的小贩文化申遗。
新加坡比起其他国家,更关注小贩文化的独特性,申遗之举显示其对小贩文化的情感交流与世代传承的重视。
对游客而言,各城市火热的美食街,都是城市体验中最活色生香的部分之一;
对当地人而言,小贩文化是检视国家的一个窗口,用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的话说就是,“小贩中心宛如‘社区饭厅’,是形成国家认同的重要一环。”
那么新加坡的“小贩文化”特殊在哪里呢?
广告应需而生
早晨,在小贩中心买一杯咖啡、一份咖椰面包、一粒鸡蛋作早餐;中午,在小贩中心买一大份麻辣香锅和朋友分享;
晚上,在小贩中心买一碗酿豆腐充饥,或是一份红豆冰解暑。
很多新加坡人的一天都和小贩中心联系在一起,小贩中心可以说是承载新加坡人记忆的场所。
资料显示,早在19世纪,新加坡的小贩们就在街头巷尾摆路边摊。
新加坡小贩历史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加坡作为新兴独立国家,面临严重的就业问题,很多失业者为了谋生成为街边小贩。
1972年,新加坡政府在该国最西端的裕廊建立了第一个小贩中心。从此,小贩们纷纷搬进了由政府管理的,上有屋瓦遮风挡雨,下有水电供应,卫生设施和桌椅齐全的小贩中心。
到1986年,新加坡全境小贩中心的数量已超过110个,路边摊彻底成为新加坡人的回忆,一些小贩使用过的路边摊手推车甚至被送进了博物馆。
广告更多元更独特
新加坡是海外华人占比最高的国家,多个族群的人们在新加坡共同生活。顺应新加坡人的多元饮食需求,小贩美食一直以来都以品种丰富著称于世。
不仅有华人的肉骨茶、潮州粥,还有印度的羊肉汤、米暹,马来西亚的沙嗲肉串、炒面,等等。
伴随着新加坡的经济起飞,以及新移民人口快速增长,许多新兴美食也产生了,小贩们开始经营中国的麻辣香锅、日韩料理等,西餐摊位也摆了进来。
与此同时,传统美食也开始改良,增加了一些以前处理不了的新配菜。
新加坡小贩文化的特别之处就在于不同族群的饮食可以出现在一起,而来自不同族群的食客虽然各有饮食禁忌或民族文化差异,但能接纳对方在同一个小贩中心用餐,同时在行为上还能照顾其他族群的禁忌。
广告政府的角色
新加坡政府在小贩中心的建立、运营、管理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971年新加坡开始有计划地建造小贩中心,向小贩发放执照,将他们迁入各个小贩中心。
在2001年政府还推出了耗资4.2亿新元(约合人民币20.73亿元)的小贩中心翻新计划,以改善用餐环境和卫生条件。
新加坡政府在小贩中心的选址和规划上也下了很大功夫。
新加坡政府在为小贩中心选址时会优先选择组屋区附近的地方,方便居民生活的同时也保障了客源。
另一方面,新加坡政府规划小贩中心内部摊位时会充分考虑餐食的多样性,小贩中心一般不存在很多摊位经营同一种食品的现象。
新加坡国家环境局也鼓励小贩参与小贩中心管理,通过成立“小贩商联会”等类似工会的组织参与管理制度的制定,加强行业自律;同时也鼓励小贩们联合聘用清洁团队,专门负责公共卫生设施的保洁和餐盘餐具的清洗。
广告情怀与未来
在新加坡的小贩中心里,每到周末,平时居住在城市各地的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用餐是很常见的情景。
新加坡人对美食的记忆是通过小贩中心在家族中传承下来的,而小贩自身的传承也是如此。
虽然有些小贩的收入不菲,但小贩群体在新加坡社会中的地位并不高。再加上近几十年来新加坡的教育水平突出,很多年轻人不愿从事小贩职业,而更愿意凭借知识追求更高的社会地位,和更喜欢的工作。
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新加坡的小贩面临着断档的威胁。
所幸,新加坡政府推出的小贩培育摊位、小贩美食烹饪课程等项目都在逐渐收效,也有不少小贩的子女感念父母的辛苦和祖辈创业的艰难,毅然辞去工作投身小贩事业。
无论如何,新加坡的小贩中心现在仍然鼎盛。
2018年,李显龙在国庆群众大会上说,希望保留和发扬新加坡独特的小贩文化,让众多美食与手艺获得传承的同时,也让全世界进一步了解当地独特且丰富的多元文化。
这或许也是众多新加坡人的心愿。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