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传出进口自马来西亚的某些蔬菜价格上涨了30%至一倍不等。(联合早报)
红蚂蚁上午才刚看到超市红糙米价格上涨了近50%的消息,还在苦恼接下来几天伙食费会不会跟着上涨,下午又传出进口自马来西亚的某些蔬菜价格也上涨了30%至一倍不等。
广告(联合晚报)
看来,生活在物资不缺的岛国城市,除了看老板脸色吃饭,还得看天吃饭,最重要是兜里必须有钞票。
这个消息一出,网民居然相当镇定(可能还在确认是否为假新闻,最近本地这方面的国民教育做得不错),老神在在地猜测此次涨价背后的各种原因。
猜测一:
会不会是开斋节要到了所以涨价?因为每年几乎都会出现同样的pattern,逢年过节前,马国都会公告天下,说国内缺鱼缺虾缺蔬菜(去年年底还缺鸡蛋,记得吗?)
哎哟,别乱猜啦。开斋节在6月5日,还久着呢。不是这个原因。
猜测二:
会不会是最近天气不好,狂风暴雨影响了蔬菜供应?
原则是没错啦。
不过新马一带的雨季每年都在5月底6月初,以及下半年9月底10月这两段时期,4月中旬还早着呢,再加上这两周天气又如此炎热,估计应该不是雨季的原因。
广告答案揭晓:
《联合晚报》指马国媒体报道说,近几个月来新马的天气不是久旱就是暴雨,非常不稳定,再加上马国当局近期也在严厉打击非法劳工导致农场人员缺乏,影响到蔬菜的整体产量,所以价格就跟着水涨船高。
据悉,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炎热天气将持续至5月份,加上马来西亚目前的气温正逼近1998年的最高温标40.1摄氏度,自然影响到某些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联合晚报》走访了本地蔬菜批发商得出的结论是:
部分菜价同农历新年前相比要贵一倍。
一些品种的蔬菜近一两个月来,价格普遍上涨了30%至一倍。
哪些蔬菜变贵了,有你经常吃的吗?
价格飙升的蔬菜包括四季豆、菜心、香兰叶、小白菜以及各种生菜等。
(海峡时报)
50岁的蔬果店负责人陈女士告诉《联合晚报》:
“菜心花在上周非常缺货,批发价曾一度起了1元左右,平均每公斤卖3至4元,小白菜的批发价也起了1元,每公斤卖3元。过后价钱才逐渐趋稳。不过,一些蔬菜如苋菜的收成则不受影响,因此它们的价钱持稳。”
广告本月初,马国报章也曾报道说,红辣椒近来也因收成欠佳,上星期价格也飙涨了50%左右,后来回稳。(这个消息让最近两周吃饭时拿了不少小辣椒的红蚂蚁,感觉“赚到了”。)
据《联合晚报》报道,过去三年来,第一季度从马国进口到本地的蔬菜都出现产量下跌的趋势。新加坡食品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7年首季从马国进口到新加坡的蔬菜有5万5800吨,2018年同期减至5万4900吨,2019年首季下滑至5万4800吨。不过整体看来,供应量还是大致稳定的。
新加坡果菜出入口公会副会长陈春发则告诉《联合晚报》,新加坡目前还未出现蔬菜供不应求的情况,消费者如果负担得起,还是能吃到种类繁多的蔬菜。(红蚂蚁觉得这个才是重点。)
(每日新闻)
“买家如果肯支付较高成本,还不至于买不到理想菜货,这取决于他们各自的经营模式,一切按市场需求而定。所以,我相信这种自然的市场动力会促使马国菜农逐步增产,菜价便会回到之前的水平。”
广告不吃进口蔬菜,还有本地产蔬菜可吃
今年2月,环境及水源部长马善高在国会上宣布,将于4月1日正式成立新加坡食品局(Singapore Food Agency),该机构的其中一个宗旨,就是让没有农业的新加坡也能成为“农业食品中心”,摆脱对邻国的依赖。蔬菜方面自然是要靠水耕技术来提供稳定的菜源。
共和理工学院配合推出“城市农业科技专业文凭”(Urban Agriculture Technology)在2019年1月9日开幕的农业科技实验室,开放给来自各种文凭的多学科师生。(联合早报)
新加坡食品局定下来的目标就是“30·30愿景”,即在2030年时,让本地农产品提供国人30%的营养需求。
目前,本地生产的农产品产量仍达不到国人营养需求的10%。新加坡食品局希望能在2030年时,让国人营养需求的20%来自本地产的蔬菜水果,另外10%则来自本地产的鱼肉和鸡蛋等食物所含的蛋白质。
广告新加坡产的蔬菜在本地农夫市场非常受欢迎。(海峡时报)
有网民认为,蔬菜的营养不一定非得来自绿色蔬菜,还有一种很容易种的“菜”也很有营养,价格也绝对能让人负担得起。
别忘了,不吃蔬菜,国人还有来自台湾的美味水果可以吃,一样有营养。
还有还有,我们还可以:
没错啦,还有菲律宾作为后盾。
菲律宾去年底不是说他们想从今年初开始卖鸡蛋、虾、肉类和蔬菜给新加坡吗?
所以免惊免惊,安啦!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