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经济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2019-08-08 04:54

上世纪50年代,新加坡经济形式是严峻的。邻近的印尼、马来西亚相继宣告独立。为发展民族经济和本国就业,纷纷绕过新加坡,直接与发达国家进行贸易。。从1947年到1957年,新加坡每年人口增长4.3%,再加马来西亚移民,到1960年,失业率占13.5%。

广告

1959年李光耀上台后,就开始同马来西亚总理商谈新马合并事务。1963年10月,新、马正式合并。然而好景不长,由于李领导的人民行动党在马全境展开政治活动迅猛,马当局担心长此下去,人民行动党主导了新、马全部政务。所以1965年8月9日,新、马又重新解体。

李光耀和人民行动党又被迫回到弹丸之地的新加坡。这也迫使没有资源的新加坡,采取外向型全面出口战略。为了使新加坡对投资商有吸引力,新加坡扩大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提出了各种奖励出口办法。如1967年通过《经济扩展奖励(减免所得税)法案》,

对制造出口的产品所得税由40%减少到4%。对1957年的《新兴工业法令》和《工业扩展法令》也加以修改,投资额越大,免税期越长。这些措施吸收了很多外国企业到新加坡投资。在1965年到1967年的三年时间中,新建工厂超过一百家。

新加坡实行自由企业制度,鼓励发展私人企业,开展自由竞。1968年,由政府出资一半的新加坡发展银行成立。为长期贷款提供财政保障,以直接参股等方式,向新加坡私人企业提供数量可观的建设资金。

广告

60年代后期,在新工业的鼓励下,外资大量涌入,掀起了一股投资浪潮。随着新加坡开展国际性的金融活动。1968年8月诞生了以花旗银行为主的金融市场。接着新加坡设立亚洲美元市场,从而有力的推动了新加坡金融业的发展。

1968年,新加坡经济迅速腾飞,从1968年到1970年三年时间内,新加坡gdp总量从33.5亿新元,增长到58亿新元。年增长率13.8%。而新加坡海外资产在1972年,比1959年多了13倍,达42.3亿新元。70年代初,新加坡成为国际贸易跟金融中心后,西方资本主义的通货膨胀和世界性的能源危机影响到新加坡。世界性的经济衰退,也让新加坡许多工厂、工程被迫停工。大量人口失业。因此新加坡制定了《公共工程五年计划》(1973年——1977年)。通过税收、举债筹集了258亿新元资金,其中117亿用于经济发展开资。主要发展煤气、水、电、交通运输,工业区开发和公共住房建设。结果不仅为工业化提供了更完善的基础设施。而且有力的抵抗了危机的冲击。

广告

但70年代后,西方发达经济长期处于滞眠状态,市场委缩导致贸易主义抬头

发展中国家由于摆脱了殖民统治,也走上了工业化道路。劳动型密集工业已不适合新加坡发展。因为新加坡的人力成本,远比发展中国家高。让新加坡被迫采取重组经济结构,机械化、自动化、电脑化也相继产生,提高了工作效率。

纵观新加坡经济崛起,无非融合了三个要素。

(1)时代背景:二战结束后,大国之间虽有磨擦,但不可否认,大趋势仍是个和平年代。全球贸易化时代,所以新加坡才能在平衡大国关系中崛起

(2)地理因素:由于新加坡位于东西交通的主干线上,因此才有条件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的中转站,因而带动全体行业腾飞。

(3)人才因素:新加坡的发展跟李光耀密切相关。李光耀12岁就接受英式教育,曾在伦敦经济学院跟剑桥法学系就读过。而英国的经济模式一直领先全球的。他熟悉西方政治、经济事务。所以在担任新加坡总理时,能在短短二几几年,把新加坡从一个荒凉地区,带入经济高度发达国家。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