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产业格局洗牌,做跨境贸易的中小企业真的没有生存空间了

2019-08-08 03:18

全球贸易环境正在不断变化。

由于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新技术的出现等因素,现在,在发达国家生产某些商品反而更具成本效益。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时代正在过去,全球企业生产策略正在由离岸转向近岸(near-shoring)。

广告

一直以来,来自新兴国家的企业正在地区内乃至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张,并逐步取得规模以及经济优势。

麦肯锡的一项研究显示,预计到2025年,全球500强企业中将有46%来自大中华区和其他新兴市场。这一数据在2010年为17%,在2000年仅为9%。

教授简介

GOH Puay Guan | 吴培源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

商业分析与运营管理系副教授

史丹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

研究领域:科技发展对供应链影响、亚洲企业的全球化等

商业格局的改变对亚洲中小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继续扮演跨国企业的低成本供应商和分包商,或是担任大企业进入新兴市场时的中间商,这些角色已经不再适用。

现在,中小企业必须向价值链上游移动,依托自身品牌和市场定位,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

开发新产品和服务

Matex International是一家新加坡特种化工产品公司。该公司成立于1989年,并于2004年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上市。它的主营业务包括研发、制造、供应和销售纺织品、皮革、纸张和高分子行业所需的染料及化工助剂。

广告

经过多年的发展,Matex成功在30多个国家设立起了办事处和分销渠道。虽然其他公司的低价的产品带来了激烈的竞争,但Matex不打价格战,而是专注于通过创新实现差异化。

Matex巩固了新加坡的总部的业务经营和中国的生产设备,并在两国均设立了研发基地。此外,Matex每年将利润的10%投入新产品和工艺的研发中。

Matex研发出了自有的Megapro产品系统。该系统可有效减少染色操作过程中盐、危险化学品和水的使用,对水温的要求也有所降低。虽然这套系统售价高于传统产品,但其所带来的成本节约和环境效益让它依然极具竞争力。

创造新的价值主张

一直以来,许多亚洲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中都扮演着贸易商和分销商的角色,为不太熟悉当地市场的跨国采购商提供资源。

但随着通讯科技的高速发展和市场透明度的不断提升,全球采购成为新的方向。作为单纯的贸易中间商,未来将举步维艰。

新加坡Pacific Agriscience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销售印度和中国通用作物保护产品的供应商。总部位于新加坡,另外在香港和澳大利亚也设有办事处。

广告

公司的业务主要是从中国和印度的制造商采购化肥和杀虫剂,然后再将其分销至亚洲、澳大利亚和其他地区的市场。直至2010年初,这一商业模式都十分成功。

但在此之后,中国制造商开始直接向海外客户销售自身产品,而海外买家直接从中国采购的信心也有所增长。

随着边际利润不可避免地下滑,Pacific Agriscience开始采取行动维护自身在价值链中的地位,其中包括从欧洲和美国发掘创新型的高价值产品,例如生物刺激素和生物杀虫剂等,再销售给已经建立起的客户群。

此外,该公司还利用其在农业化学产品行业建立起来的全球网络,针对尤其是拥有知识产权的初创公司,开展咨询方面的业务。2016年,通过促成巴西农民合作社CCAB Agro和法国农民合作社InVivo之间的合并,Pacific Agriscience成功搭上了行业整合的快班车。

今时不同往日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和狭窄的利润空间,曾经拥有辉煌过往的亚洲企业同样需要做出积极调整,以适应新的市场。不同公司应对这些新挑战的方式虽然都不尽相同,但大家都清楚地意识到今时不同往日。

广告

正如这两个例子所示,成功转型并向价值链上游进军,超越传统的低成本价值主张,需要的是顽强的意志力、非凡的创造力以及对行业需求的深刻理解。

文章英文版原载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Think Business,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

原题为Moving up the value chain: A strategic imperative

作者:吴培源,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副教授

翻译:杨嘉铭 | 制作:秦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