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母语日:自己语言自己救!来看新加坡的“母语战略”

2019-08-06 21:10

每年2月21日是国际母语日

主办方联合国把2019年的

主题定为“土著语言”

希望各地可以利用自己的语言

保留当地文化或者也可以向其他国家借鉴

联合国自2000年起将每年的2月21日定为国际母语日(International Mother Language Day),目标是向全球宣传保护语言的重要,促进母语传播的运动,以免地球上大部分的语言消失。(联合国网站un.org图片)

广告

百花齐放的语言丰富全球文化

International Mother Language Day

联合国大会在2016年时就提议,把2019年定为土著语言国际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Indigenous Languages,IYIL),指出在全球大约6700种语言中,有4成面临失传危机,当中大部分都是土著语言,令使用它们的文化和知识系统都受到威胁。

土著语言受到威胁的其中一个主因,是无论在政治和社会地位方面,这些原住民都是被隔离的一群,又或者他们本身在地理及传统等问题,一直都与世隔绝。

联合国认为,土著语言代表他们复杂的知识和沟通模式,因此应被视为国家发展、建立和平及和解的战略资源。这些语言同时肩负宣扬独特的当地文化、习俗和或有数千年历史的价值,为丰富全球多元文化作出重要贡献。

联合国希望透过庆祝土著语言国际年,可以避免“文化灭绝”之灾,改善原住民的生活。这亦为实现《联合国原住民族权利宣言》《2030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目标作出贡献。

广告

曾经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在回忆录中写道:如果我们只使用母语为唯一的语言,我们不能生存;但以英语为单一语言,我们就会退步,失去我们的文化认同,降低我们对自己及在世界地位的自信。从英国殖民地身份独立后,新加坡按国内民族来选择华文、马来文及印度文作为“官方母语”(Official mother tongue),并以英语作为“工作语言”。不过虽然种族众多,新加坡在多数人眼中,还是一个更倾向于用英语发声的国家。近年来,政府在不断的推出措施来改善这种情况。

幼儿阶段的母语教育是重中之重,是激发孩童学习母语的兴趣,打好双语基础的时机,因此,针对幼儿,新加坡推出了新母语课程,涵盖华语、马来语和淡米尔语,而在最近,新加坡幼儿培育署更是宣布,将拨款300万元用于幼师培训以及开发教材。

新加坡早就推出母语战略

International Mother Language Day

《新加坡》宪法明确规定:

马来语是新加坡国语,英语是新加坡第一语言,汉语是新加坡华人之间交流的语言。

广告

一般而言新加坡人通常需要学会两种语言,即英语加母语,不过由于过去几个世纪英语国家的强大,新加坡人逐步淡化母语成为一个英语国家,很多新加坡人现在只会说英语,而不再讲母语。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新加坡推出了“母语战略”,即要求新加坡教育强化英语之外的母语教学,主要指汉语。

为何要推母语战略

虽然英语是新加坡的第一语言,但是它并不是新加坡唯一的语言。而且,新加坡政府多年来也一直在推进双语政策。

双语是新加坡民族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熟练掌握母语可以让新加坡人在更多的场合进行有效的沟通,更好地理解新加坡的文化遗产,并于亚洲乃至全世界相同语言或文化的群体相互联系。可以说,双语,不仅仅只是语言那么简单,它更是工具。

新加坡的双语家庭越来越多

过去20年来,入学的小一新生当中,来自同时使用英语和母语作为沟通语言的家庭,从83%提升至90%

在教育部双语政策下,大部分学生在求学时期打下母语学习的基础,踏入社会后,就能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自己的语言能力。

广告

教育部长王乙康指出,既然语言学习是一项必须终身努力不懈的工作,就应该将它列入“技能创前程”计划,让新加坡人有系统地继续进修母语。

“对于母语水平较低的学生,我们应该帮助他们提升语言能力。对于水平较高,而且喜爱母语到学生,我们需要鼓励他们充分发挥潜能。”

语言,是经济技能

随着中国、印度和东盟的发展,新加坡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只掌握一种语文或许并不足够。学生们必须懂第二、甚至第三种语言。掌握第二或第三种语言的学生,将会让自己更有优势。

竞争并不只是来自我们的新加坡学生。中国的学生在学习英语,西方国家的学生也在学习华语。与他们相比,新加坡的学生们有着天然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