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不少收据使用的热敏纸含有BPA,过量的BPA可能会造成内分泌紊乱,甚至致癌。
(新加坡讯)钞票上有很多细菌大家都知道,但是无现金支付是不是就“干净”?随着越来越多人刷卡过帐,这些从一个个小终端机里“吐”出来的单据纸上,其实也可能附着著一层有害物质,甚至致癌!毒收据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广告“收据纸有毒!”醒目的标题出现在中国和香港的一些媒体上,网上也有不少这样的新闻,但狮城消费者似乎对这一张张小纸隐藏的健康隐忧并不清楚。
原来,我们经常接触到的信用卡等各类电子付费单据,可能含有可致癌的有害化学物质。
这个有害物质是目前在狮城已被禁用于化妆品和婴儿奶瓶的双酚A(Bisphenol A,英文缩写为BPA)。塑料瓶子,以及装液态食物的罐装食品等可以有BPA,但含量不能超过特定标准。
这个健康隐忧主要源自无现金付费单据所使用的热敏纸(thermal paper)可能含BPA。
热敏纸这类纸张有个涂层,一旦受热就会变色。
消费者用信用卡时,或者在停车场或商场为现金卡充值时,小型机器就是用这类热敏纸,所以不用墨就能“打印”收据,过一段时间,收据上的黑色印记就会褪色。
欧盟在2016年12月宣布要限制热敏纸的BPA含量。这项于明年1月2日生效的条例规定,每公斤的热敏纸所含BPA不得超过200毫克。
负责监管狮城消费品安全的新加坡企业发展局受询时指出,由于全球目前没有针对热敏纸BPA含量的国际标准,因此企发局无法提供消费者相关建议,但它会继续观察新加坡的情况。
企发局至今没有接获任何消费者在这方面的反馈。
广告针对欧盟条例,企发局指出,欧盟的研究发现热敏纸BPA对消费者的危害其实有足够的管控,较大的担忧是针对收银员等常会接触到热敏纸的员工。
根据国外研究,BPA进入体内后会影响雌性荷尔蒙,即雌激素(estrogen)的受体,进而提高出现一些内分泌失调症的风险,包括导致男性或女性不孕,引发乳癌或前列腺癌,以及性早熟(precocious puberty)等。
根据《南方周末》今年1月的报道,BPA会模拟雌激素,与雌激素受体相互作用,在国外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让几种不同类型的老鼠在出生后的短时间内接触低浓度的BPA。待到这些老鼠性成熟时,检查它们的睾丸并测量精子数量。结果发现,在接受测试的3种小鼠中,有两种雄性小鼠的精子数量明显下降。
公众反应不一
受访公众都说不知道这些他们日常会接触到的单据其实含致癌物,但对于是否感到担忧则反应不一。
黄佩玲(38岁,行政人员)说,她知道BPA可能致癌,而她平时用信用卡付账时会收到这些单据。“虽然检查单据后通常就会撕掉,但现在知道单据上可能有致癌物,以后就会多留意,接单据时就只碰角头,也会勤洗手,而且不会让我的孩子碰。现代人在日常生活中已接触不少致癌物,所以会尽量少接触。”
广告江洳芯(27岁,销售经理)则说:“新加坡越来越多无现金消费方式,有点难避免不接触。致癌物一般要长时间接触,而且量要很大才会危害到健康,所以我不会太担心。”
网民热议分享贴士
针对热敏纸可能危害人体,网民在讨论此事时也分享一些避免接触热敏纸的贴士。
这包括如果没有需要保留收据,就在付款时直接告诉店员不需要印单据,又或者让商家通过电邮等方式发送电子收据,而不要拿实体收据。
如果无法避免地拿到实体收据则应该在处理收据后洗手。
那些常得处理这些收据的人,包括收银员等,则可以选择戴手套。
最后一个贴士是鼓励业者转用不含BPA的热敏纸。记者上网查看时发现,目前有至少三家制造商为本地市场提供不含BPA的热敏纸。
女收银员易“中毒”
收据上所含的BPA可能穿透皮肤,女收银员最容易“中毒”。
根据《南方周末》的报道,哈佛大学的一项流行病学研究测量了389名孕妇的BPA尿液样本水平,然后将这些数据与她们的职业联系起来。
结果发现,收银员的BPA浓度最高,而其他人的BPA含量则低得多。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也对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地区400名孕妇的尿液样本进行了测试。再次证明了热敏纸中的BPA可以穿透皮肤,因为最高水平的是女性收银员。
广告在另一项研究中,透过纸张进入人体的BPA,在一周后仍然被发现残留在人体尿液中。
Post in:中国报 Johor China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