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教育部2004年推出直接收生计划(简称DSA),旨在让学生在小六会考前凭学业成绩以外的才华报读中学。从去年开始所有中学的非直通车课程可保留多达20%的学额给DSA申请者。
整体而言,去年143所中学(占93%)提供DSA,比前年多15所。有3000名学生(占同届的8%)成功通过DSA报读学校,比前年的2700名多。各校去年共接获1万8000份DSA申请,比前年的1万6000份多。
广告去年通过DSA成功报读中学的学生当中,60%就读非直通车课程学校,这个比率比前年的五成高。“这与我们鼓励更多学校开放DSA供学生申请的目的一致,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发挥他们的强项,不局限于小六会考的表现。”
郑凯荔念小学时就有意报读圣公会中学,得知这所学校的直接收生计划增设华文这个申请项目后,决定把握机会。她去年成功通过现场写作、录制自我推荐视频以及面试这几关,在小六会考前就通过直接收生计划(Direct School Admission,简称DSA)被学校录取。像郑凯荔一样通过DSA到非直通车学校念书的中一新生有所增加。
此外,一些学校也增添可申请的项目,这些因素相信提高了申请DSA的需求。
圣公会中学
圣公会中学在原有的体育项目以外,增添制服团体、表演艺术以及华文这几个新项目供学生申请。校方去年接获约240份DSA申请,是前年的三倍。本届中一新生有大约15%通过DSA入学。
圣公会中学副校长吴企威受访时指出:“增设的项目是配合学校现有的专项活动与愿景。例如,华文这个新增项目是配合学校培养双文化精英的宗旨。学校已有的华文优才培养项目让学生有机会参与演讲、翻译和浸濡等活动,加深对华文的兴趣。通过DSA华文报读的学生可通过这些平台发挥强项。”
广告接下来,校方打算在今年的DSA申请活动增添机器人技术与编码这些新项目。
华语能力强的郑凯荔就读树仁小学时担任过活动司仪,也曾任校纪学生长。
她受访时说:“我喜欢圣公会的学习环境,希望在中学能继续培养对华文的兴趣。申请DSA时,我们除了得现场写一篇作文,也有一个周末的时间做视频,以华语介绍自己为何是学校的最佳人选。我用手机自拍一个简单视频。最后,参加面试与副校长和华文教师对话。”
“我对数学没太大的信心,小六会考积分离学校截分点约10分,因此很开心能凭对华文的兴趣进入心仪中学。上了中学,竞争压力一定会有一些,但我会加倍努力。”
南洋女子中学校
直通车学校南洋女子中学校去年则增设“创新与创意”这个项目,供学生申请DSA。原有项目还包括体育、双语、数学、科学和美学。各直通车学校通过DSA录取的学生比率可高达50%。
南中发言人指出,去年接获的申请数量与往年相近,申请者来自100多所小学。南中一般每年有约30%至35%中一新生是通过DSA获得学额。校方会采用面试、视镜等方式筛选学生,留意那些在各自才华展现热忱与实力的学生。
广告毕业自裕廊西小学的蔡露霆(12岁,中一)以“创新与创意”报读南中。她很开心能如愿到南中就读,每天与同校的姐姐从西部住家搭公共运输上学。
蔡露霆自学前阶段就喜欢绘画,小学时曾是美术学会组长。
DSA面试时,她与南中教师聊她对绘画与美术的兴趣,之后与其他申请者,以小组形式在20分钟内创作一个立体作品。之后,她与两名组员轮流介绍作品。
常被认为是“高压”过程的DSA对蔡露霆而言,不是件有压力的事。她受访时说:“我没有参加任何DSA工作坊,也没有做什么准备。面试让我通过活动发挥创意,聊我的兴趣,我并不会感到紧张。我觉得,如果是父母逼孩子学习来申请DSA,那才会有压力。”
从今年的DSA申请活动起,教育部会简化申请程序,旨在方便资源有限的学生。学生可通过统一报名网站提交申请,申请手续也一律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