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登机牌被诈骗5000多元,很多新加坡小伙伴都曾这样做...
只有晒死的,没有低调死的!
坐飞机去旅行...手机咔嚓一张...然后上传到社交平台上...
要去墨尔本了...要去米兰了...要去纽约了...
这种事情又多少小伙伴干过...
另外,每次坐飞机,最后你的登机牌你是随手扔了...还是...
(图:来源自网络)
说个案例!
一家国外机构Mintel,一份新近访调中发现,过去两年,每十个加拿大人中就有一人曾遭遇信用卡诈骗,其中华裔为最容易遭诈骗的族群。
调查报告显示,年龄在35至44岁之间的加拿大华裔以及家庭年收入10万以上的人士最容易遇到信用卡诈骗。约有5%的加拿大消费者遭遇过电话诈骗,4%的人曾被盗走现金。另有2%的加拿大人曾被冒用身份。
安省一名女性居民被骗走了5000多加元。当时她正因报税的事跟加拿大税务局交涉,突然就接到了"税务官"的电话。
骗子能说出税务局向她催讨的准确数目,而且知道她和税务局之间的争执。她因此没有怀疑对方的身份。
假税务官说,如果她不马上付清税款就会被逮捕。而最方便的付款方法就是去买几张Visa预付卡,然后打电话把密码告诉他,最后把预付卡寄到税务局去。
该居民照做了,结果被骗了5000多加元。
...
别急!
继续看案例!
(图:来源自网络)
一男子在新西兰入住旅馆时,不幸落入信用卡诈骗陷阱,1分钟就被套出了发卡机构,信用卡号和密码。
广告男子到新西兰东南部出差,租住了当地一间旅馆。
在前台登记入住时,他刷信用卡付了费。之后拿着房卡去自己的房间休息。
没想到刚过不久,房间内的电话就响了起来。
打电话的人自称是旅馆经理,表示刚才为其办理入住手续的员工是新入职的,手续出错了。
为了更正错误,经理要重新核对其信用卡信息。由于刚刚刷过卡办理入住,接到的又是宾馆房间内的电话而不是手机,男子没有多想就把自己的卡号和密码告诉了对方。
之后一段时间男子居然都没有怀疑,直到接到发卡银行的电话,问他有没有在某地消费,得到没有的答复后银行表示会冻结这张已被盗用的卡,并寄一张新的信用卡。
直到此时男子才得知打电话的是骗子。骗子是怎么知道谢先生房间号码电话的呢?
...
这两个案例都有乘飞机,都随手扔了登机牌...
而登机牌里的秘密,你或许不知道...
看则视频,你真的会后怕的,不忽悠:
视频连结:https://v.qq.com/x/page/m13184gj5qm.html
视频中主要提醒大家,一定不要乱扔登机牌。视频中主持人使用专业破解软件,轻松获得了机票二维码包含的私人信息。
接受采访的两位妹子都惊呆了:"No,not like that..."(从没想过会这样。。。)
广告“I think it's scary, like you have never think about those things”
"我觉得这很恐怖,以前从没考虑过这样的情况"~
外媒相关报道:
很多人觉得,反正登机牌上只有姓名、航班号、目的地、座位号, 随手扔了也不会有麻烦。
登机牌上还有至关重要的二维码(右上角):
(图:来源自网络)
不法分子可以通过扫描这个二维码,得到你的姓名、护照号、家庭住址、邮箱和联系方式(手机号)等重要私人信息。
专家提醒,一定要注意妥善处理登机牌,不要以为下了飞机就没用,可以到处乱扔。
你可以把它撕成碎片再扔掉,也可以涂抹掉二维码再扔,防止别有用心的人得知你的私人信息,从而破解密码、盗用身份。
给登机牌拍照并上传到网上同样不安全。因为使用扫码app不仅能够识别纸质印刷品上的二维码信息,同样能识别电子设备(手机)屏幕上的二维码设备。
(图:来源自网络)
不法分子能够看到你在社交媒体上传的登机牌,扫描二维码-获取你的私密信息(包括身份证、护照号)。
(图:来源自网络)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各种新型诈骗手段也层出不穷。
很多诈骗者都是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了他人的个人信息之后,骗取当事人的信任从而得手的。
扫描登机牌二维码,得到各种信息~
还有些人会利用获得的信息,假冒、盗取他人的身份进行违法犯罪的勾当。
有时候大家出门旅游一高兴,就将登机牌和火车票晒在朋友圈里,这种行为很有可能让个人信息被非法分子盗用。
不要小看机票和火车票的条形码/二维码。虽然通过“微信扫一扫”或者普通的扫码软件无法识别,但是这里面包含的乘客身份证号、护照号等私密信息,通过专业软件是可以轻松读取的。
国内媒体也就此事咨询了多个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员。来自不同航空公司的职员都证实:
登机牌二维码/条形码上的确包含旅客私密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护照号、联系方式等。
广告对于二维码泄密的情况,二维码就是按照一定规则把信息编译起来的图像。
为了读取方便,二维码的编程规则是通用的。因此理论上说,手机都可以读取机票上的二维码。
说了这么多,现在信息安全已经成为了我们不该掉以轻心的问题。除了登机牌,火车票、快递单、保险单据、税务单据等也同样有信息泄露的风险、需要妥善处理。
本文素材,观点及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络我们及时删除和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