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别称狮城、星洲,位于马六甲海峡南口,北隔狭窄的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紧邻,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隔海相望。国土面积720平方公里,由新加坡岛、圣约翰岛、龟屿、圣淘沙、姐妹岛、炯岛等60多个岛屿组成,通过填海工程新增了约100平方公里陆地。新加坡地势起伏和缓,多为树林覆蓋;地处赤道,年平均气温在23℃-34℃之间,11-3月为雨季,午后多雷阵雨。
广告明朝称新加坡为淡马锡。1819-1942年间为英属时期,1870年代开始成为全球主要的橡胶基地。珍珠港事件后,日军仅用2个月即占领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新加坡之战让英军遭受史上最大浩劫,13万守军成为阶下囚,华人也遭到大屠杀,日据期间新加坡被改名昭南岛。1945年日本战败,新加坡重新成为英国直属殖民地,但追求自治的呼声风起云涌。1959年新加坡自治邦首任政府宣誓就职,李光耀出任首任总理。1963年新加坡正式脱离英国,加入马来西亚联邦;1965年,为了保证马来族的统治,马来西亚将新加坡逐出联邦,新加坡成了独立的共和国,重新加入英联邦。建国之初的新加坡举步维艰,世界对新加坡能否继续存在充满怀疑,李光耀带领国民发展工业,经济取得高速发展,成为东南亚主要的金融和转口贸易中心,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新加坡常住人口550多万,其中340万为公民,50多万为永久居民,华人占75%左右(40%来自闽南),其次为马来人、印度裔、欧亚裔、混血等。官方语言为英语、马来语、华语和泰米尔语,汉字使用与大陆一致的简体,官方文字为英文。新加坡是个多宗教国家,除了第一大教佛教外,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等都很流行。娘惹文化是中国某段被定格的传统习俗加上当地马来文化发展而来,数百年前的中国移民和马来人婚配的后代,男的叫峇峇(巴巴),女的则被称为娘惹。当地美食有马来菜鸡肉沙爹和椰浆饭、中国菜海南鸡饭、印度菜咖喱鱼头、娘惹菜叻沙等。樟宜机场连续多年被评为世界最佳机场。
广告1. 圣淘沙岛 Sentosa Island
位于新加坡本岛以南500米处,是本岛以外的第三大岛,面积3.47平方公里。曾经是英国海军基地,现已开发成设备齐全的海上乐园和旅游度假胜地,主要景点有环球影城、S.E.A.海洋馆、赌场,还有6家风格各异的主题度假酒店。岛西端的英国碉堡西乐索炮台建于1880年。
2. 滨海湾花园
新加坡的新地标,由滨海南花园、滨海东花园和滨海中心花园组成。白天可参观两个临海而建的温室,观赏花样万千的植物;晚上可欣赏精彩的灯光秀,感受炫丽的花园夜景。一个温室名为“花穹”(Flower Dome),以地中海植物为主;另一个温室名为“云雾林”(Cloud Forest),是热带雨林的浓缩版,模仿热带高海拔的植物环境。南花园里有多棵16层楼高的超级树,树冠白天可遮荫,入夜则灯光璀璨,走在树顶的环形长廊,可欣赏对面的金沙酒店、摩天轮等景观。
3. 鱼尾狮公园 Merlion Park
新加坡面积最小的公园,位于新加坡河入海口。矗立于浪尖的狮头鱼身像是新加坡的象征,传说14世纪有位王子在前往马六甲途中来到这里,刚上岸就看到一只神奇的野兽,随从告诉他是狮子,于是王子给此岛起名“新加坡”,梵文即“狮城”。公园旁边的大榴梿建筑是艺术中心,背后是高楼林立的CBD。附近的Clarke Quay克拉码头是集购物、饮食、娱乐于一体的酒吧街,值得傍晚时分来此散步和晚餐,著名的珍宝海鲜楼可品尝辣椒螃蟹,越南料理的Indochine的挑高露台浪漫而神秘,Kandi Bar是世界知名的电子音乐酒吧。周日的码头则变成销售古董和艺术品的跳蚤市场。
广告4. 小印度 Little India
位于新加坡中心区的东北部,居住着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南亚诸国移民,以印度裔最多。在弥漫着浓烈的香料气味和印度音乐的Serangoon Road上,色彩鲜艳的各色小店里,琳琅满目的是传统手工艺品、沙丽、阿育吠陀精油、黄金首饰和正宗的咖喱香料。在Campbell Lane著名的拱廊附近,也有很多有趣的工艺品和印度庙礼拜用的花环,以及地道的印度风味小吃。竹脚市场可以淘到便宜的布料和古玩。Sri Veeramakaliamman Temple这座精美的印度寺庙是这里的标志性建筑,供奉主掌生死的“卡莉女神”,彩绘门楼是典型的南印度建筑风格。
广告5. 马里安曼兴都庙 Sri Mariamman Temple
位于华人区牛车水,新加坡最古老的印度教寺庙,建于1827年。信徒们先在门口摇响铃铛,祈求神灵允许他们进庙,接着洗净手脚并在头上洒水,才能开始参拜。每年10-11月这里有最热闹的蹈火节Thimithi,信徒们头顶水罐、脚踩火炭堆,以纪念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里的Draupadi和Sita等传奇女性,传说她们在火上行走以证明她们作为妇女的纯洁,而浴火出来的她们仍然如鲜花般娇嫩。
6. 国家博物馆
建于1887年,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通过实景再现的方式展现了14世纪以来新加坡的生活及风俗的演变过程,对体会早期华人移民的生活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