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年轻人中文水平层次不同,英语更为便捷日常

2019-08-06 07:34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学生主编的刊物《南洋纪事报》视频访问4名年轻人,受访者在视频访问中不会念“丑陋”“珍惜”等华文字,也不清楚“幸灾乐祸”的意思,受访学者认为,这不能代表新加坡华文水平,只显示水平有不同层次。

广告

根据报《南洋纪事报》道,根据2015年的住户调查,新加坡在2015年有37%的华人家庭在家以英语为主要沟通语言,比15年前多了12%。

该刊物针对调查访问四名20多岁的年轻人,他们都称不常说华语,一名女生说只懂得几个华文字如“糟糕”,另一名则说只有在买食物或搭德士时才会讲华语。

记者在访问中设计一些问题测试他们的华语能力,例如念出“丑陋”“杂乱”和“珍惜”三个字,但四人中只有一人能念出所有的字。

对于“幸灾乐祸”的意思,他们大概能解释,但可看出对自己的答案不很确定。

访问最后让他们将一些英文字如"hippo"(河马)译成中文,但有人竟音译成“宜坡”,或只说是“动物”。

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亚洲语言文化学部副主任陈志锐副教授接受媒体访问时指出,上述访问虽不能代表所有年轻人,但可看出新加坡中文水平有不同层次,以及多数人的口语能力比书写和阅读能力强。

虽然有更多华人在家中说英语,但双语家庭也增加,加上生活周遭有华语广播、娱乐和电视节目等,这都能让年轻人接触到华文。

广告

他不赞同,上述报道提到新加坡年轻人的中文水平只处于懂得如何在点菜饭时说“这个”和“那个”等。

受访大学生认为,尽管自己的华文水平不算好,但在新加坡只要能够懂得基本词汇沟通已足够。

陈嘉仪(22岁,大三生)受访时坦言,她使用华语交谈时会掺杂英语,华文水平不高,但以新加坡水准来说,自认已算不错。

有些词汇用英语来说比较容易,例如我曾有个朋友分不清楚“煎蛋”和“炒蛋”,要向他解释或翻译又很麻烦,所以干脆说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