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贩中心:新加坡的国民食堂
一说起小贩,我们往往会想到路边小摊,或许还会想到“脏乱差”三个字。不过,在被称为“花园城市”的新加坡,那里小贩中心,不仅被称作新加坡人的食堂,还要被申请作为新加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新加坡的小贩文化,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广告在新加坡,有80%的人口是居住在政府提供的组屋里,而每9000多间组屋周边,就会有一个小贩中心,每个小贩中心里平均有127个摊位,这给新加坡人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在小贩中心里吃一顿饭,平均花费则在5新元左右、约合25元人民币。这对于人均月收入约1万7千元的新加坡人来说,小贩中心绝对算得上是国民食堂。
南洋国际商学院院长许振义介绍,我们从小开始就很习惯到小贩中心去吃中饭,去吃晚饭,甚至周末约朋友,不是去大酒楼,而是去小贩中心。
新加坡的小贩文化,之所以能够建立,与大批的移民不无关系。18世纪,来自中国、东南亚、印度等地的青壮年开始到新加坡谋生,干活之余,一日三餐都是在路边摊上解决的。1971年起,为了规范管理,新加坡政府通过发放牌照和优惠津贴的方式,吸引小贩们进入政府建立的小贩中心、巴刹也就是集贸市场以及特色商业街。从此以后,小贩们不用再“跑地牛”,路边摊也变成了一家家规范经营的小店。
广告小贩中心里的水果摊老板告诉记者,他在这里做了30多年,35年。如果有体力和能力,会继续做下去,不想退休,做到不能做为止。
随着一代代的传承,在新加坡,“小贩文化”不仅仅是物美价廉的代名词,更承载着新加坡人的生活经历和美食记忆,是一座新加坡人心中的情感联络站。
南洋国际商学院院长许振义称,像我们这样年龄的人当然还有我们的下一代,都是在小贩文化的环境下长大。因为小贩中心经常会有几十年的老字号,从爷爷传给爸爸,又从爸爸传给儿子。
新加坡:非独家恐失传 小贩文化“申遗”有难度
目前,新加坡正在积极准备,希望让“小贩文化”在2020年底获选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不过,申遗之路虽然充满着希望,但是也存在着很多的挑战。
事实上,小贩文化并非新加坡独有,在中国香港、马来西亚等地,也都存在着不同形式或者类似的小贩。这对新加坡的“申遗”工作绝对是最大的阻碍。
南洋国际商学院院长许振义表示,一个最大的困难就是,怎么样把新加坡的小贩文化,同其他国家的区分开来。新加坡小贩文化的特点,相对于其他国家其他社会来说,就是多元种族,多元宗教。
广告此外,随着时代的变迁,小贩经营开始逐渐变成夕阳产业。随着多数第一代小贩步入暮年,一些孩子又不愿意继承父母的工作,很多小贩摊位不得不选择结业。不过,也有很多小贩愿意坚守。“这要看租金的关系,租金允许我们就可以做下去”
为了防止小贩这个职业“失传”,新加坡政府鼓励新一代的小贩进场做生意。在小贩中心,一些人带来了他们的新做法,比如引进非传统熟食,或者改变传统手法让流程机械化,这为传统的小贩文化带来了新气象。与此同时,新加坡还努力把小贩中心打造成独有的观光行程,让更多的外国人认识新加坡的“小贩文化”,增加自己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