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峇峇娘惹开始形成规模是在明朝立国之初,明太祖朱元璋发布的禁海令,断绝了沿海居民的生计,渔民就都逃逸到海外谋发展。直到郑和下西洋时期,大规模的华人商民迁居到马来西亚落地生根后,峇峇娘惹族群才算真正形成。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皇太孙朱允汶(建文帝)继位。为压制藩王势力,他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 废削五王,结果矛盾激化,藩王与朝廷彻底决裂。
当时是众藩之首的叔父燕王朱棣(明成祖),以“清君侧,靖国难”为名对朝廷发动了靖难之役。但杀进南京之后,建文帝朱允炆却下落不明。
于是,明成祖朱棣便派宦官马和(郑和)率 大批船队下西洋,开启了漫长的寻侄之旅。
明朝时期,宦官马和(郑和)七下西洋
寻找建文帝的下落并不是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宣扬国威,建立华夷秩序,开展海外贸易拿下“海权”才是最主要的原因。所以郑和在七下西洋的过程中,将一批船员留在了航运要塞—麻六甲海峡驻守。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批当时定居在麻六甲海峡的 明朝后裔开始与当地土著通婚繁衍,然后结合出这个具有历史研究意义的族群—峇峇娘惹 【峇峇(男),娘惹(女)】
峇峇娘惹全家福照片
其实早在丝路鼎盛时期,就有华人移民与当地土著通婚的先例,但因为规模太小,没有形成族群的概念。
开始形成规模是在明朝立国之初,明太祖朱元璋发布的禁海令,断绝了沿海居民的生计,渔民就都逃逸到海外谋发展。 直到郑和下西洋时期,大规模的华人商民迁居到马来西亚落地生根后,峇峇娘惹族群才算真正形成。
明朝海禁
但他们不是唯一的海外华人族群,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为了殖民开发开始招揽华工,所以当时移民南洋的华人开始增多。 到了明清鼎革之际,遗民因不满异族统治逃亡海外,人数更甚以往的朝代更迭。
到了晚晴、民国时期,也就是鸦片战争之后,出现了大规模的契约华工海外迁移现象。虽然契约华工制在民国建立之初被废止,但也只是名义上的废止,实际仍在继续。
1840年鸦片战争,英军集结军舰入侵广州、厦门等沿海城市
而一战时期作为协约国一方的中国北洋政府,还向欧洲输送了不少劳动力。可以说, 就是随着各种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华人大规模的海外移民,才为形成华人族群奠定了坚实的人口基础。
而当时在马来西亚的华人族群有两类,一类是纯血种华人族群,只跟华人繁衍后代,另一类就是今天要细讲的峇峇娘惹族群(土生华人族群)。
峇峇娘惹是华人与马来人结合的族群,他们大多集中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的麻六甲、槟城等地。 峇峇娘惹族群诞生之初在当地崛起速度很快,这离不开经济财富的积累。
福州长乐郑和下西洋纪念馆
郑和出使之前,船队都会在福建长乐的太平港停泊招聘船员。由于这一带海岸的造船业和航业都很发达,所以居民很早就开始连接海外,向海外谋发展。部分闽粤商人也会随船 到达麻六甲发展当地商业,为后来大规模的商业往来奠定了基础。
而商贾出身的在马华人因长期发展商业,物质生活条件很高, 其财力的富庶程度也是当地土著无法匹及的。
举个例子说明,英殖民时期发展出口型农业,需要能干重体力活的劳动力。由于当地土著不愿意到种植园工作, 而华人又有自己的产业,所以英方大批量的引渡印度劳工。
摄于槟城食物狂想馆,生活在槟城华人的用具崭新昂贵,马来人的用具残旧,而印度人只能端著盘子站着进食,体现了华人的地位
当时,这批印度劳工不仅在种植园为殖民政府工作,还会给富裕的峇峇娘惹担任佣人, 这就奠定了峇峇娘惹族群的贵族身份。
有了财富基础的峇峇娘惹,需要一层政治身份为族群的权益说话。于是很多峇峇领袖开始投身进英国殖民政府设立的机构里工作。
再加上受到英国文化的植入影响,他们开始接受英式教育,不仅服装、生活习惯西化,连政治意识和行为都在向英国殖民政府靠拢, 之后还在成立的海峡英国华人公会里把自己定位成英国子民,所以非常受英方的青睐和重视。
正是有了经济实力,政治地位的加持,峇峇娘惹族群才会在当地迅速崛起,成为社会的上流人士。
借明朝的国威及郑和的名声,再加上长期在当地从事商业活动,拉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某种程度上也让马来土著居民的生活水准得到提高,所以 华人族群刚开始是非常受当地人尊崇的。
但到了年轻峇峇一代,他们没有沿袭“商人世家”留下的产业,而是跑去当“白领”,在经商头脑不知不觉退化的情况下,开始走下坡路, 后来还因为宗教信仰问题与马来人关系恶化,导致族群慢慢走向衰退。
峇峇娘惹文化纪念邮票
族群衰退的首要原因离不开文化传统的遗失。峇峇娘惹文化属多元民族文化,是由华夏、欧洲以及当地马来文化融合而成的。
他们为了顺应这个特殊时代的发展,不停的相容其他的民族文化, 导致最后忘了自己的传承,造成文化传统的遗失。
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藏峇峇翻译文学书册
从语言选择上看,他们的用语是峇峇马来语,它是由闽南语及当地马来语融合演变出来的。但 峇峇马来语只能作为家庭用语,无法进行正常的社交沟通。
他们的社交语言是英语,所以长期下来华文汉字慢慢被遗忘,而族群语言也因沟通限制失去市场,慢慢走向消逝。
从穿着服饰上看,他们主要以娘惹服饰文化为主。娘惹服是在马来服饰的基础上,将华夏及欧洲服饰的元素融合而成的。
博物馆里的娘惹服饰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作为娘惹文化符号代表的服饰并不被峇峇娘惹的后裔所喜爱。他们没有固守祖辈留下的传统, 反而将服饰转变的越来越现代化,最后失去自己独有的文化特色。
娘惹菜全席及具有民族专属特色的器皿
从饮食习惯方面看,峇峇娘惹将马来饮食和华夏饮食融合在一起,创造出娘惹菜系。它是中式食物配合马来、印度等香料烹饪而来的,口味甜酸辛辣。
旧时代娘惹的职场舞台就在厨房,大家闺秀出嫁前都会在家里跟着母亲学习烹饪。但随着女性地位的提升以及角色的变化,会做娘惹菜的人越来越少,这道 母系氏族代代相传的传统菜系将逐渐走向失传。
《又见麻六甲》舞台剧中的结婚场面
从婚配制度方面看,内婚制的瓦解加速了族群的衰退。由于多民族价值观的迥异,峇峇娘惹和当地土著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
从大规模迁移到现在, 华人在马来西亚的地位一直处于二等公民的位置。有的华人为了争取政府福利,与当地土著通婚后改信伊斯兰教。
始于财富溃于财富,族群的衰退脱离不了“弃商从政”的干系。英国政府殖民地时期,峇峇受英式教育的影响,开始摒弃祖辈留下来的产业,纷纷投身进英国政府统治下的政治舞台。
日军侵略马来西亚
之后还经历过被日本侵略的战乱时期,整个家族的产业受到重创,经济实力大不如前。再加上他们的思想西化,家族意识淡薄,族群之间还相互争夺财产,使得本来就日渐薄弱的家底被掏空,人财两空的局面给曾经辉煌的产业时代划下句号。
对自己的民族身份产生认同困惑,是加速族群走向衰退的最后一根稻草。在1989年的南洋商报《麻六甲历史城系列》中,有一段话是这么形容他们的:
“早期的峇峇人是矛盾的一群,他们脱离华人社会,却又不能真正融入马来社会,成为两头不着岸的人。”
这种尴尬的社会角色让他们既不被流着同样华夏血液的华人认可,也不被当地马来土著居民所接纳。
麻六甲古城遗址
由于峇峇长期处在上层阶级,当地的土著居民对其不满已久,他们觉得自己的生计都掌握在这群人手里,所以 一直把自身置于“被害人”的角色之中,将峇峇视为经济上的剥削者。
麻六甲荷兰红房基督教教堂,基督教传教士曾经来过麻六甲宣传,而麻六甲是华人族群最聚集的地方
尤其在 信仰主张的问题上,马来人与峇峇无法做到和谐共生。因为最开始峇峇娘惹族群并没有皈依伊斯兰教,而是选择坚持祖辈的道家信仰,虽然马来人不太高兴,但还是对他们的宗教传承表示尊重。
结果到了英国殖民文化盛行时期,受英式教育的影响,峇峇开始认为英国才是自己的宗主国,所以他们在族群特性和民族意识混乱的情况下,选择皈依基督教, 这种信仰的转变让马来人难以接受,所以两个民族间的矛盾隔阂越变越大。
马来西亚独立广场
到了马来半岛独立时期,马来人又通过推行各种抵制政策,去改变峇峇娘惹族群的生活习惯及政治经济活动。 因为深知政权都掌握在马来人手里,他们又将自己的政治效忠对象转为当时的马来半岛政府。
而从小接受华文教育的纯种华人,认为峇峇娘惹数典忘祖, 不仅将母体文化发展成了“四不像”,还在国家认同这个严肃问题上摇摆不定,最终迷失自己。
娘惹们
新加坡建国初期,峇峇娘惹族群打算去中国化,将种族名改为娘惹,结果遭到南洋华人的强烈反对。
然后,他们又改变主意,意欲加入马来族,但马来族长期排斥厌恶他们,并没有同意通过。 所以他们的种族名称至今都没有更换成功,依旧还是华人种族。
更让人感到绝望的是,在南洋多次屠华反华的事件中,他们充当着反华势力的间谍, 而当华人被侵害流亡之后,他们又会马上成为当地土著的发泄对象。
虽说是特殊时代造成的特殊结果,但也因为他们的国家认同、族群认同出现问题,才会把自己置身于狭缝生存的尴尬境地中。
《小娘惹》电影中峇峇娘惹族群的剧照
社交圈西化,内婚制瓦解,传统习俗遗失都在加速这个族群的衰退,他们的思想被渗透进越来越多的异族文化, 把自己最宝贵的文化传承及信仰弃之,才会发展到支离破碎的局面。
现代社会几乎找不到有纯正血统的峇峇娘惹,如今再提起峇峇娘惹,想到的只剩下博物馆里的收藏摆设。
作者:三木七 编辑:Thomas (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