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中国不仅需要星座城市,更需要城市银河

2019-08-04 00:43

近日, 著名国际城市规划大师、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主席刘太格以“新时代、新经济、新城市”为主题的首届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西咸)国际论坛上发表题主题演讲,并在会后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的采访,对中国的大城市病的治理和城市规划理念的转变等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广告

刘太格表示,做规划主要是两个字——“为人”。要搞清楚城市的定义,再经过思考做出明智化的决策。新加坡的规划经验和价值希望能对中国城市发展提供参考。

城市发展要有特色,但不一定是搞标志性建筑,更重要的是自然环境,把老建筑和小村镇能当做紫禁城来保护。应该把城市当做一个族群来对待,而不是当作一个单体,让城市的片区、卫星镇、小区有机组合。

“我参与了西咸新区城市规划,从南到北有一个时空结合的大西安新轴线。我很在意西安这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一定会继续严谨明智的把这个工作做好。”

谈理念:把城市当做恋人

刘太格表示,1985年,新加坡通过了比较明智化政府的政策和规划。只用了25年,新加坡就变成宜居、繁荣、进步的城市。

他建议,中国城市规划从大范围入手,再做小范围,再做整体布局,最后做局部布局。“中国现在规划期做到2035年,我建议做到2070年。”

刘太格进一步谈到了如何保持规划连续性的问题,“我在中国做了接近50个城市的城市规划,大的上千万人口,小的几十万人口,每个城市都有它的现状情况,我们是一定要接受。不接受的话,就是把以前建设的东西丢掉,这个是资源浪费。不过在适合现状的基础上,因为资源和条件的制约,可以做一些处理方式的修改。但必须保持规划的原则,不要拿现状、情况不允许来当借口,进而把规划中的一些基本原则丢掉。”

广告

结合曾经参与大西安规划的经验,刘太格指出,做城市规划之前,首先要做两件事:一个是保护自然环境,一个是保护历史街区。

“因为每座城市自然环境是独一无二的。历史街区、自然环境,是每个城市特色最大的因素。”

在做好这两者的基础上,刘太格认为,规划制定者应当充分的认知“城市”的定义,弄清楚城市规划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样的。

有了城市的定义,里面的功能布置要怎么做?刘太格提出城市规划要做到“身份、功能、等级、范围、尺度、数量、比例、布局”八个方面的合理。

刘太格指出,“要把城市做好,其实不纯粹是科学性东西,我们要有适当人文学者的心、科学家的脑、艺术家的眼。希望规划师做规划时候,要跟土地谈恋爱,不要把土地当做一堆土想改就改,一定要把它当做恋人。”

谈城市病:高效利用土地

对于城市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人口大量集聚,刘太格表示,一个城市人口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它的经济发展很顺畅,经济发展顺畅带来就业岗位,就会导致很多大量的人口集聚。就业这个事不可避免,而且基本上是一个好事,这代表着当地有着大幅度的经济发展。

而在人口大量涌入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升城市密度,也成为令人关注的问题。

“全球60%人口在亚洲,亚洲只占全球30%土地,我绝对支持亚洲城市做高密度。不过,大城市密度要更高,中小城市低一点。”刘太格表示。

广告

他指出,一个城市做高密度,也可以宜居。中国城市发展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就是远看建筑高度很高,好像密度很大,其实近看土地的覆蓋率很低,利用率不是很高。在新加坡,建筑层数高,土地覆蓋率也很高,土地得到充分利用。新加坡新建的工厂容积率要求在2.5。而中国较多单层的工厂,容积率可能1还不到。

而对于很多中国城市的“大城市病”,刘太格认为,这主要把城市当做单体、而非族群的结果。比如北京,若把它分为5-6个人、给予适当健康的体重,问题会大为简化。有了城市细胞,形成多个商业中心,可降低钟摆式的交通压力。

“中国城市不仅要做到星座城市,我建议做城市银河。不要让一个人的身体,承担几十个人的体重。我建议,用一个系统方式来把它组织。城市下面有片区,片区有卫星镇,卫星镇有小区。中国有些超级城市,比如京沪要当做星座城市来做,而非一座城,可以很多城市组合即使人口密度很高,交通等问题也不严重。”刘太格。

谈创新:先把城市基本功能做好

在回答记者关于如何创新城市发展的问题时,刘太格表示,创新是当前城市发展一个很普遍的口号。如何将创新融进城市规划,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是懂得城市里面的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如果你连基本的生活需要都不懂,要怎么讲创新?”

广告

刘太格以治病来形容城市创新,“就好像你当医生,你要治疗一个人,首先要把他的身体、五官治疗好。治疗完了,那么再看这个人是不是有特殊的条件,能够到去当这个跑步家,或者芭蕾舞蹈家或者音乐家。创新是锦上添花的问题。基本的功能必须做好,所以我觉得我对这个创新这两个字是非常担心。就是说身体没有搞好,就叫他去跑步,就叫她去跳舞,你说他(她)的成绩会不会很大?”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