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新加坡,“滴滴”会面临什么样的结局?
8月26日,中国“滴滴”发布了《关于乐清顺风车事件的自查进展》的通报,其中提到,“自8月27日零时起,在中国全国范围内下线顺风车业务,内部重新评估业务模式及产品逻辑”。至此,历时3年多,以数起命案为代价的顺风车业务终于告一段落了。
广告中国滴滴顺风车为什么这么不顺?笔者以为,这是其无序扩张的必然结果,在其背后则是一场资本无限膨胀、无视公共利益的“盛宴”。
今年4月据《华尔街日报》等媒体报道,滴滴当时正在和多家投行洽谈IPO事宜,期望在2018年下半年上市。
5月下旬的消息显示:滴滴已初步决定落户香港上市。滴滴出行作为国内一线未上市新经济企业,其估值水平可以名列国内前三,除了1500亿美元的蚂蚁金服之外,就数滴滴出行、美团的估值最高,都能有600亿美元以上,其市值甚至位列全球十大新经济企业。
在资本扩张的诱惑下,“顺风车”已经变味了。在中国印发的文件阐述:私人小客车合乘有利于缓解交通拥堵和减少空气污染,城市人民政府应鼓励并规范其发展。
由此可见,顺风车的主要功能不在于营利,而在于减少拥堵和污染。不过,此后的顺风车则好像成了“漂白的黑车”,所有计程车可以做的业务都可以做,但是相应的监管都没有。
特别是与公安交管部门之间几乎隔绝,在不少城市,不但事前不要运营许可,而且事中监管基本靠企业自律。
广告事实上,新加坡也有顺风车,只是在监管方面细致多了。2015年2月,新加坡议会又通过了《道路交通法(合乘例外)》的修正法案,将符合规定的私人小汽车合乘(俗称顺风车)从非法营运中豁免,法案对合乘定义非常清晰。
主要界定标准包括:1.合乘的发生是车主的顺路行为;
2. 车主不得在道路上、停车场或公共站点主动邀约乘客;
3. 车主应在合乘前知会乘客其计划出行目的地;
4. 车主应在合乘发生前与乘客就费用(包括现金或其他对价形式)、上车点、下车点等与乘客达成一致;
5. 费用(包括现金或其他对价形式)不得超过因合乘产生的成本(据解释,收费必须显著低于计程车收费);
6. 如果合乘包括1名以上乘客,则合计收费不得超过因合乘产生的成本;
7. 每位车主每日不得超过2次合乘;
8.车主不得在车内外张贴有关招租费用等信息。
新加坡的规定如此细致,显然是为防止私人车辆以“合乘”之名行“非法营运”之实。
新加坡顺风车与中国顺风车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司机发起请求的随机性搭乘,旨在缓解交通压力;后者是乘客发起请求的无限次运营,本质上是为了最大程度地做生意。
广告在强有力的监管下,新加坡的顺风车只能发挥其提供便利、缓解拥堵的功能,自然不可能成为一个“大生意”。
而在弱监管下的中国顺风车,由于其体量巨大,人员、车辆、管理上都只要很低的成本,所以快速扩张,进而以其规模优势迅速成为资本的宠儿。
物极必反,顺风车出发点的变味直接导致:业务不断爬坡,安全不断滑坡,直至最终激起民愤,在几起命案的催化下,给上市带来变数,最终“滴滴”自己也不得不让其下线。这正应了一句老话:出来混,总要还的。